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红色村变“网红地” 贫困村成致富村

甘孜日报    2021年05月23日

海螺沟磨西镇柏秧坪村

游客在柏秧坪村宣传展板前合影留念。

游客听红色讲解员讲述红军在这里与敌军激战的故事。

◎本网记者 马建华 张亚贤 文/图

“1935年5月28日拂晓,国民党先期驻守在桂花坪的两个连,正在酣睡中被枪声惊醒。打瞌睡的哨兵被扮作背夫的四名红军缴械生擒,并从哨兵口中得知兵力部署详情:桂花坪至磨西一带部署总兵力一个营,兵力和武器装备正在紧张调集中。守军陈连长慌忙指挥应战,见大势已去,在突围退逃中被击毙。红军对不敢抵抗而溃逃的国民党24军进行追击。溃兵向林子里逃窜,红军乘胜追到林子里击毙敌人后,马不停蹄奔赴泸定桥。”5月22日,在海螺沟磨西镇柏秧坪村,红色讲解员王琴绘声绘色地向前来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人员讲述发生在86年前,红军在这里与敌军激战的故事。

贫困村华丽转身“致富村”

王琴带着身穿红军服装的游客行进在“红军小道”上,具有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农舍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在红军战士泉水疗伤的雕像前,一个鹅卵石垒砌的池子里,温泉水碧波荡漾,游客在这里体验泡脚,凝望着红军雕像,仿佛听到了86年前的枪炮声。

王琴告诉记者,重温入党誓词、聆听桂花坪战斗故事、吃忆苦思甜饭……今年5月以来,柏秧坪村全新打造的这条党史教育红色旅游线路备受全国各地机关单位职工和游客的青睐,不时有自驾车或大巴车满载着游客,前来追寻那一段浴血奋战的红色印记。这个昔日门庭冷落的小山村,而今门庭若市。

“开民宿酒店的村民,今年赚到钱了。”看到一拨又一拨的客人纷至沓来,村民们喜上眉梢——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

“我们柏秧坪村到磨西古镇十来公里,海螺沟还没有开发的时候,我们走路或牵牲口到磨西一个来回,一天的时间就没有了。为了节省劳力,三分之一的人家养了牲口。要想盖个大瓦房,还得依靠牲口到磨西去驮瓦。村民以玉米和土豆为主食,那时候,村里基本上是茅草房。娃娃到磨西去读书,只能住校。日子过得艰苦,村里的姑娘都嫁到交通条件好的乡镇去了,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都很困难。” 柏秧坪村村支部副书记王全伦回忆过去的苦日子黯然神伤。

转机发生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争取到项目资金,打通了到柏秧坪村近15公里的通村公路、4公里的硬化联户路, “一通百通”,村民从此走上了幸福路。

改建二台子沟和柴码子沟桥梁、改造人畜安全饮水、安装太阳能路灯、旅游民居房屋风貌改造……幸福美丽新村生活由此起航。

海螺沟成功创建国家级5A景区以来,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提出打造磨西温泉康养小镇的战略,景区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得益于我州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海螺沟已成为我州热门景区之一,村民依托温泉资源和秀丽的山水风光,纷纷开办农家乐和民宿,风景变“钱景”,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红色文化激活一池春水

“过去,村民把种植的土豆拿到磨西去卖,无人问津;现在,村民上山挖的竹笋、自家种的土豆等蔬菜,成了城里人青睐的美味。”王全伦说,这两年,他们村成了网红村,游客多,民宿的生意好,他和妻子杨术琼选择就近在同堂温泉民宿里工作。

“我现在每个月能拿3500元,在旅游高峰期最多时能拿4000多元。”王全伦笑呵呵地说,“我妻子是民宿里的管家,每个月工资8000元,比我高多了。”王全伦告诉记者,以往在外打工,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块钱,现在他们两口子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15万元。

在柏秧坪村红军广场,村民马东美正在和丈夫清洗刚从山上采挖的新鲜竹笋。“眼下正是新鲜竹笋大量上市的时节,新鲜竹笋不论是口感或鲜度都是最好的,游客最喜欢吃,刚刚几桌客人打电话,要吃竹笋炖鸡。我们整巴适点,游客吃得满意了,也相当于给我们打了免费广告。” 马东美的家保留了原始古朴的川西民居风貌,这也是吸引游客光顾的原因之一。

“红军在这里激战后,受伤的红军就着温泉水清理好伤口,便昼夜不息地奔赴泸定桥,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红军故事。为了记住这段光荣的历史,利用好红色资源,我们打造了‘红军小道’和红军‘泉水疗伤’雕塑温泉池,在‘红军小道’上安放了栩栩如生的红军战士雕像,让游客一走进我们村,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王全伦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党员干部来到这里,穿着红军服装,穿过崇山峻岭间的羊肠小路,走进荆棘密林,体验红军队伍急行军的艰辛,牢记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几乎每天都有团队前来柏秧坪村,高峰时,停车场、村道、村民家门口都停满了游客的车。”马东美告诉记者,村里实行轮流待客制,家家户户都能参与游客接待。当游客体验完红军长征的辛苦后,可品尝到磨西老腊肉、地道的农家菜。

马东美说,当地民宿老板为游客准备的食材全部是村民自产,以往不值钱的土豆白菜全都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有的游客还自己动手到农家地里挖土豆带回家,香肠、腊肉更是供不应求。 今年“五一”至今,该村共接待游客近2千人,创造收益近10万元。

“我们村开办民宿的农户,少的收入10万元一年,多的数十万。” 王全伦高兴地说,村民不仅可以在民宿酒店打工挣钱,把自家种的蔬菜、养殖的猪和土鸡拿到酒店来出售,还能卖上好价钱。

“柏秧坪村不仅是一个宜居的美丽乡村,还具有很好的红色资源,希望学校及家长多带孩子们过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来自成都的刘先生说,他和家人利用假期自驾车到磨西,瞻仰毛主席故居,体验当年红军长途跋涉的艰辛,感受贫困村变成富裕村的变化,那一座座漂亮的民宿酒店,与绿色森林相得益彰。

当年红军走过的贫瘠之地,如今已成为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乡村振兴再出发,柏秧坪村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 上一篇:稻城县雄登寺
  • 下一篇:践行“四力” 笔触基层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7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