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让尊老敬老成为 新时代新风尚

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18日

◎倪洋军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九”在数字中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在古代重阳节有求寿之俗,流传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世代繁衍、时代进步的力量之源。家中有老人,是一种幸福;社会尊老人,是一种美德。目前,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超老龄化”社会,80后、70后将渐失生活主动权,将来会有一部分人,虽然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已经无法工作了。他们需要回到家庭,照顾家庭,因为他们无法找到保姆。当老龄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的水平,老龄化会严重制约后续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尊老敬老,让老年人安度晚年、老有所依,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必须面临的时代课题。

尊老敬老,需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首先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懂得尊重老人、孝敬长辈。作为已经成家立业的子女,要能够克服困难,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力所能及地为老人做点什么,多陪陪老人,多给老人一些亲情关爱,多与老人交流沟通,多关心关心老人的日常起居,多带老人到郊外活动,让老人不至于感到孤寂无助。要突出言传身教,做好家庭美德的传承和家风家训的养成,教育引导每一个家庭成员把孝老爱亲融入到血液中,特别要注重从娃娃抓起,多给他们讲一些尊老敬老的“小故事”,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感化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让尊老敬老代代相传。

尊老敬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个好汉三个帮,世界需要热心肠。人是属社会的。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更离不开全社会共同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一方面,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老年工作,不仅要注重发挥好老年人的夕阳红正能量,而且要想方设法关爱老人,特别是困难孤寡老人,经常性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将温暖送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心坎上,不让老人特别是鳏寡孤独生活困难老人伤心流泪。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孝道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并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尊老敬老活动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挖掘身边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好儿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人教育引导身边人,让尊老敬老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尊老敬老,需要有良性制度安排。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对老年人的敬重关爱,需要一些过程性、阶段性的活动安排,更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良性制度安排。党和国家层面,要认真研究中国目前的老龄化社会现状,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不让老龄化问题影响到家庭、拖慢了发展。各级各地各有关方面要系统谋划、统筹安排好本地的老年工作、老龄事业,规划建设好养老机构,配备好服务设施,管理好服务人员;加大医疗机构老年病人绿色通道建设,开设老干部特色门诊,开通老年人救助热线;完善智能家居,做好老旧小区的电梯改造等工作,真正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成为美好现实。要加强监督巡查,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得力的,要问责追责,让孝亲敬老有关制度安排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纸面上。

尊老敬老,需要融入到日常点滴。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小之处见功夫。老年关爱工作、尊老敬老行动,不是光在重阳节这一天搞一些风俗活动,也不是只在重阳节这一日给老人买多少贵重礼物,而是要将工作做在平时,让尊老敬老融入到日常的点点滴滴。在家庭中,哪怕是给不在一起住的老人打一个电话,哪怕抽空帮老人捶捶后背揉揉肩,帮父母洗洗筷子刷刷碗,都是一种尊老家风传承;在社会上,哪怕是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一下老人,哪怕是见到老人摔倒时主动去扶一下,都是一种敬老善行义举。只要我们心中时时装着老人、想着老人,日常处处护着老人、为着老人,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就不会失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成为现实。

当然,打铁必须自身硬。尊老敬老,能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成为新时代新风尚,还需要老人自身严格自律,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始终保持健康心态和身体,在家庭和社会上树立好的形象,特别是老干部要永远不忘初心,永葆政治本色,永续优良传统,发挥好余热,而不能也不允许为老不尊、品德败坏、褪色变节,让人无法尊敬、爱莫能助,乃至沦为家庭和社会的负累。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尊老家庭,传承好优良家风;敬老社会,弘扬核心价值观;爱老国家,激发老同志正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 上一篇:端牢国人饭碗 莫忘粮食安全
  •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