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甘孜日报    2018年03月27日

■李 灿

两年来,甘孜县经过艰苦卓绝的攻坚,坚决完成了65个贫困村退出、1164户5331名贫困人口脱贫的既定目标任务,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脱贫攻坚的任务最繁重,必须情之所系,强化使命担当。要干成一件事,首先要过“思想关”。必须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坚定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广泛深入开展宣传,一环扣一环组织动员,在全社会凝聚起强大的思想共识,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脱贫攻坚的目标清晰,必须心中有数,全面统筹推进。精准识别是构建起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一块基石,直接关乎成败。必须坚决杜绝闭门造车、盲人摸象的情况,坚持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归纳了“四看四算四议”工作法,既算收入更看实物,既定量识别又定性确认,并多次开展“回头看”,真正摸清了贫困底数,为县委、县政府制定科学统筹的总体和年度目标任务,提出五年脱贫攻坚任务四年完成,力争2019年实现贫困县“摘帽”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的基础最重要,必须突出重点,破除瓶颈制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县大部分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施工期短。必须坚持精准施策、抢抓时间、重点发力,按照缺啥补啥原则,量身打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工作实际中应该把握好“两个结合”,将验收标准与本地实际结合,在确保达到“硬杠杠”的同时,充分考虑实际使用效益;将政府主导与发动群众结合,想方设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尤其在后期管护中发挥主体作用。

脱贫攻坚的产业最关键,必须因地制宜,拓宽增收渠道。产业发展是关系脱贫攻坚最终成效的关键核心。发展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能照搬照套,不能凭想象办事,要深入了解掌握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筛选出既切合实际,又具备发展前景的产业。发展产业必须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统筹考虑获得收益的时间,既要关注当年利益的获取,让贫困群众尝到甜头后更加坚定信心;又要站高谋远,发展长效产业,防止大面积返贫情况的出现。

脱贫攻坚的主体最根本,必须发动群众,增强内生动力。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必须千方百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中。要以农民夜校为阵地,教育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调动贫困群众奔康致富的劲头。要切实发挥农牧民党员带头作用,组建先锋队,开展邻里互助,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要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贫困群众自主创业,逐步形成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脱贫攻坚的保障最有力,必须整合力量,落实各项措施,切实把资源和力量精准投放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强化组织领导,理顺脱贫攻坚指挥体系,选优配强工作力量。要强化资金保障,用活用足扶贫资金使用政策,最大限度整合打捆行业资金,统筹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要强化工作督查,县级领导亲自带队,逐村逐户抓落实、抓督导。要强化工作问责,层层立下脱贫攻坚“军令状”,对工作不落实、完不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的相关领导进行严肃问责。

2018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州委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进一步振奋精神、再鼓干劲、增添措施,继续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作者系甘孜县委副书记)


  • 上一篇:从三个故事看脱贫攻坚
  • 下一篇:生态扶贫 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