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藏木香带来新希望

甘孜日报    2018年07月30日

技术员在现场指导。

◎谢臣仁 曹梦 徐平波 本网记者 田杰 文/图

7月28日下午,记者在德格县龚垭乡秧达村采访时,在一块长势喜人的藏木香地里,四位村民和县农牧局技术员石春荣正在烈日下一面除草,一面交谈。那暖心的话语,那灿烂的笑容,那亲切的画面,让人格外感动。

“去年你家藏木香收成如何?今年又种了多少?”

“可惜才种了两亩,将近卖了一万五,这比种青稞强了好几倍;今年我又多种了半亩,我不晓得明年是啥情况,反正希望你经常来指导我们哈!”

这位与农技员对话的中年妇女名叫充翁曲珍,今年50岁,是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记者详细询问她家的致贫原因时,她坦然地说:“我老公在10年前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到县医院、州医院以及拉萨、成都等很多家医院治疗过,尽管花了十一二万元,但最终还是没有治好,使得我两个女儿连学都上不起。一家人就靠种3亩多地的青稞过日子,风调雨顺的年份还能收千把斤,一遇到天干,能收六七百斤就算不错了。正当一家人为还账着急、为生活发愁时,县农牧局来动员我们试种藏木香,几次动员之后,我勉强种了几分地,可第二年挖的时候,我就弄得狼狈了,自己没有劳力更请不起人来挖,好在后来邻居帮忙,我总算把它变成现钱。当时的收购价比现在低很多,但还是比种粮食强,就这样小敲小打了好几年。种的时间长了,人也就变聪明了,挖的方法也从起初的人工挖,变成了后来的牛耕,现在拖拉机已排上用场了。我前年一下子就种了两亩,去年卖了一万五,于是今年又多种了半亩。其实,种藏木香比种青稞简单,既不施化肥,也不用农药,下种的时候多用点农家肥就行了,管理只有两件事,一是地里一干就得放水浇,二是草一长出来就得扯,不然产量会受到影响。这两年县藏医院的收购价每斤给到了9块钱,你说平时不管理好那肯定收成也不会高。因此,只要我没事,基本上都会到地里转转。今年光是我们这个组的15家人就种30多亩。一个人扯草很枯燥,所以今天我与三家种植邻居就凑在了一起,没想到县上的技术员也来了!”

正当她说得津津有味时,丈夫在门口大声地叫她回去,说是危房改造的师傅要走。记者跟随她来到了家中。从房屋四周转了一圈之后,她扶着梯子来到了二楼,一看左边快要掉下的一根横梁已经换上了新的,她又转到刚建好的厕所。随后,她满面笑容地对三位师傅说:“我家的危房经你们的排查和维修之后,马上就变成了新房子,太感谢三位师傅啦!”

记者发现,她半瘫痪的丈夫也是一个勤快人,除了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外,他正在调漆准备把该画的地方都画一下。充翁曲珍叫他不要干,但还是我行我素。“这十来年,曲珍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罪,两个女儿也跟着‘倒霉’。幸好政府给了我们很多帮扶,这几年又种藏木香,两个女儿也都能进城打工,要不然这日子真没法过。现在,我家欠的账全部还清了,家电家具已添置齐了,藏木香带来希望了,两个女儿的收入增加了,今年能实实在在脱贫了!”说话间,她丈夫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充翁曲珍仅仅是德格县依托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

采访中,德格县委书记嘎绒拥忠告诉记者:“贫困群众要致富,离开产业没出路。眼下,德格县正围绕全州产业发展思路和‘育龙头、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营销’要求,加力推进‘1371’扶贫产业布局的落地落实,并通过实施万头奶牛扶持计划,采取“以奶促牧”方式,精心构建以马尼干戈为中心、覆盖雀儿山以东所有牧业乡(镇)的“高原牦牛产业圈”;着眼‘三个百公里’产业带发展,采取“种养结合”‘抱团取暖’‘串珠为链’和‘产村相融’等方式,精细推进沿雅砻江百公里种养结合万亩有机农业产业带、沿国道317百公里文旅融合康巴文化产业带和沿金沙江百公里产村融合万亩干果产业带建设;立足文化特色,精明构建‘一轴两翼’七个绿色产业园区,力求在国道317轴线上建成马尼干戈牧旅商结合产业园区、独木岭牧俗风情体验园区、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康巴文都)、南派藏医药康养园(康巴药都)、折学沟康巴风情游乐园(康巴耍都),在东西两翼上建成大阿须格萨尔文化演绎园、麦宿民族手工艺传承园;着眼全域旅游发展,精致打造错通三连湖4A景区、窝公昂措湖4A景区等五大景区开发,尽快启动多瀑沟4A景区和玉隆拉措4A景区建设,进而形成最美湖泊群养心之旅。面对同步全面小康的时代考卷,感恩奋进的德格人正以‘始终在路上’的奋斗姿态,攻坚决战、担当作为,并力争以更加出色的实干实效实绩,激情书写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德格实践的崭新篇章。”



  • 上一篇: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村游客接待量大幅上升
  • 下一篇:炉霍五千干部群众再唱山歌感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