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我州着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升级版”

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09日

严守生态红线 加大矿山治理 强化地灾防治

本网讯 近年来,我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功能定位,结合甘孜良好生态本底,严守生态红线、加大矿山治理、强化地灾防治,不断加大土地综合治理建设力度,土地生态效应不断“发酵”,打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金土地”,铺展出自然资源美丽嬗变的宏伟画卷。

采矿区沿三条河流两岸呈点状分布,形成了大量的矿渣堆、矿坑,对土地形成压占、损毁,原始地貌改造严重,自然景观破坏,迫使河流改道,对岸冲刷严重......面对炉霍县砂金矿的“病态”,我州按照“河道疏浚+新建护岸+场地平整压实+覆土+种草+架设网围栏+新建步道+设置标志牌”的治理办法,疏通河道深度1-1.5米、宽度8米、总疏浚长度1.65公里,新建护岸工程约1km;土地平整、覆土、复绿360亩,设置5556平方米围护体系,设置总长1.4公里步道,并设置标识标牌,让占地1.85平方公里的炉霍县砂金矿废矿,一改往日的满目疮痍,变得妩媚多姿、明艳异常,处处是花,处处是景。

炉霍县砂金矿废矿的蜕变,只是我州废弃矿山治理恢复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我州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炉霍砂金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黄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等,修复治理面积80余公顷。此外,还投入9226.28万元,实施了16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自2019年7月以来,我州按照“严格保护、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原则,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线、人居环境安全保障线、甘孜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画好守牢。截至目前,全州已开展六次生态红线评估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结果基本形成。据州自然资源局提供数据显示,我州生态红线红线评估调整后,共调出图斑14.91万个,面积6215.63平方公里,包括道路51条、合法矿业权4844.85平方公里、风电、水电、光伏等生态能源项目55个;补入图斑14.87万个,石渠县域普公坝省级湿地公园、得荣县域国家一级公益林、泸定县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康定市一级二级公益林、新龙沙鲁里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强的6217.75平方公里区域已补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我州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呈现分布范围广、密度大,活动频繁、规模大,危害严重等特征。

近年来,我州着力构建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探索走出了具有甘孜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新路子。地灾调查精度不断提高,监测预警体系日趋完善,综合防治效果日益显著,应急避险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支撑保障切实增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取得了因灾伤亡和财产损失逐年下降的显著成效。2016年至2019年我州共争取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约20亿元。组织实施了14647户避险搬迁安置,500余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57处清淤加固、甘孜州州本级及16个县级地质灾害能力建设、196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129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实时监测体系建设、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最大限度保障了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 张亚贤


  • 上一篇:青春不散场 梦想正飞 2020高考落幕
  • 下一篇:牢记初心使命 真情为民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