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金沙江水暂停34小时后重新流动

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江边牧民举着望远镜开心笑了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王勤

      海拔3527米,脚下就是金沙江,扎西举着望远镜,镜筒中,是一棵金色乔木,扎西笑了……一夜之后,藏在水中的树,终于出现。在他左侧,陈华指着江水下游,众人簇拥着,望过去,江畔房屋,露出水面,金沙江水,正在缓缓南去。一个本乡牧民、一个异乡修路工人,异口同声,“对了、对了!”

       白玉县日西村,站在山坡远眺,金沙江水蜿蜒而去。这里也是监测白格堰塞湖的制高点。10月13日,山崖上,民兵、村民、修路工人排成一排,守望34个小时后,对岸山坡留下一条水痕。下午4点,甘孜州水文站传来信息,堰塞湖库区容量减至5500万立方米,水位已经从2931米下降至2898米。

      雪山深处江水汩汩 “暂停”的脉搏突然跳动

      10月11日上午7点,甘孜州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泥石俱下,形成堰塞湖,这条长江上游的大江,引来各界关注。江水踟蹰不前,就在日西村扎西大叔的牧场旁边。

      1200多公里跋涉,陈华从川东小县来到金沙江畔修筑盘山公路,走南闯北二十年,这种阵仗还是头回看到。10月13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一行从白玉县城前往日西村观测点,四驱车沿着山路向前,云雾穿过杉树林,碎石路铺上一层白雪,远处高山银装素裹,伫立天地。从海拔3020米爬升到4680米,越野车终于“屈服”,前往观测点只能弃车徒步。

     在徒步半小时之后,风急天高的茫茫雪山,一辆皮卡车,载着一车修路工人出现,“前面还要再翻一座山,走路怕要两三个小时。”司机探出头,拍着车门,“上车吧!”

     下午1点,金沙江横贯群山,在阳光下反射出一道弧线。观测点的山头,两座帐篷搭在高山草甸,阳光下,人们躺着、坐着、站着,目光始终注视着脚下江水。“对了,对了,退了十多米了!”一位民兵告诉记者,早上7点左右,江上雾气还没散尽,江水对面的房子,已经出现在了视野,隐隐约约,有些梦幻。

     脚下江水,昏黄,宛如油画,泥沙汇入江中,有些黏稠,远处两山之间,却能清晰看到,江水已经漫过了堤坝。

     村里人:金沙江边有冬季的牧场

     扎西是村里人,站在山坡上,累了,哪怕躺着,他也拿着望远镜,歪着脑袋看着江水两岸。两天了,江边灌木丛慢慢浮出来,一棵金色乔木,离江水越来越远。他在灌木丛搜寻着,希望家里的三头牦牛能够出现。

常年暴露在高原的阳光下,45岁的扎西一脸黝黑,和厚实的臂膀很搭。搭话时,记者问他,山体滑坡怕不怕?“怕!怎么不怕!活了半辈子,没见过江水断流过。”扎西很坦然,他担心会有更多山体滑坡,江水抬升,江边的牧场就遭殃了。

     9月中旬,山里开始下雪,牦牛要准备从山坡上往金沙江边转移,在那里度过两个多月。扎西家养了10多头牦牛,除了活跃在山坡上的,已经有三头跑到了江边灌木丛,江水上涨之后,他没有再看到牦牛的身影。

     “山下牦牛肉38元一斤,骨头都要卖35元一斤呢。”扎西不甘心,一遍一遍搜寻着牦牛的踪影,他更担心的是,这个牧场消失在江水中,这个冬天该怎么度过?

     夜晚睡觉也不踏实,迷迷糊糊,耳朵听着窗外动静,落石扑通砸落水中,他也要走出门外,望着对面山梁,黑漆漆的,只有头顶是满天星斗。

     10月12日下午5点,“膨胀”的江水终于越过堰塞湖坝体,从涓涓细流到流水拓宽,大自然的“神来之笔”,让大家喜出望外。

     江畔房屋、江中树木,都回来了,在江水上游,一个月牙形的草地,也朝着圆月形状,一点一点恢复。

     扎西裂开嘴,笑了起来,他把消息告诉了县里亲戚,让他转告在县里读书的孩子,“金沙江水开始流动了”。

     异乡人:为“江水”让路的工程准备复工

     离开家乡,外出挣钱,陈华去过很多地方,老家是川东浅丘,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上修筑公路,他也一点不露怯。“西藏的工程都做过,早就没高原反应了。”离家1200多公里,陈华在今年6月进入甘孜州,他所在的四川智洪建设公司,要在山里修一条牧民进出的公路。6月的高山,山花烂漫,这里的工地,就和在高原做过的其他工程一样,安静、孤寂,活动在眼皮下的,除了摩托、皮卡,就是摇摇晃晃的高山牦牛。山坳中,几块木板一拼,彩条布往上面一搭,三三两两的工人就住在一起,出工、休息。

     如果不是因为对岸的山体滑坡,他还很难下到海拔3000多的山头,看一眼别样的金沙江。“比老家的渠江宽多了!”不过,这江水,已经没有渠江那般汹涌澎湃。

     山下出现了堰塞湖,山上的工程也停了,工程队要保障道路的通畅,让专家、观测人员尽快到达观测点位。刚刚搅拌好的水泥,凝固了,搅拌机和工程车停靠在雪山平地,窗户上落满白雪。

只有皮卡车还在山间跑着,最多的时候,每天要跑三趟,在1000米的海拔高差爬上爬下,尾箱里,塞满鸡肉的编织袋,堆在一起。要保障观测点的物资,工程队也变成了志愿者,拉帐篷、装食物,运送到观测点的帐篷。

     10月13日下午,陈华和几个老乡也站在山头上,寻找此前关注的几个点位,其中一个老乡看到过唐家山堰塞湖,眼前的江水,显然比当年看到的还要吓人,“这里面泥沙太多了。”他刚说完,一旁的藏族村民抓住他,开起玩笑,“嘿!是不是你带来的哦!”大家哄堂大笑。

    “你看那棵树,离江水的直线距离已经有几十米了。”陈华转移了话题,居高临下,他也对自己的估测很有信心。常年与青山为伴,他的视力很好,江水退去,留在山林的一条印记,他也能够清晰辨认出,再往下,就是堰塞湖坝口,一夜之间,这里筑起大坝,今天再看,水已经漫过去了。他也知道,金沙江恢复正常后,工程也将再次恢复,一段一段,水泥路将铺向老乡家门口。这时的大山,将重归平静,山头聚集的专家、民兵、记者,都会一波一波下山去。

     等到过年的时候,他们也会下山,回到老家。“这次的新闻事件不是手机上看的,是亲身经历的哦。”陈华说,老家的人,更不会看到这种堰塞湖。

  • 上一篇:基本保障全面落实 后续物资保障有力
  • 下一篇:习近平同志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版发行习近平同志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