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海螺沟冰川公园”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印记(一)

甘孜日报    2017年10月21日

    1980年成都生物所考察海螺沟。左二 刘兆光、右后一 印开蒲。

    她孕育于19851986两年,诞生于19871015日。她是中国第一个5A级冰川主题旅游景区;她是蜀王——贡嘎山的天之娇子;她是国道318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是泸定县旅游发展的里程碑,甘孜州旅游的地理坐标;她有一个响亮瞩目的名字——“海螺沟冰川公园”(以下简称“冰川公园”)。这个名字,既是一个30年历史名词,又是“自信、开拓、拼搏、吃苦、实干”和“敢为天下先”海螺沟精神的代名词。300名“冰川公园”追梦人为之奋斗了3年。他们不忘海螺沟,用科学和汗水凝结传奇动人海螺沟故事。“冰川公园”的诞生是开发团队每个成员无法抹去的人生价值与生命代号,是“冰川公园”永远铭记的一段历史印记。

    科考科研成果引领海螺沟追梦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中央提出“科研,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中科院下属北京、上海、武汉、兰州、成都科研所的地质地理、冰川、高山植被、水文气象专家组成一支庞大的“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奔赴广袤的横断山区,以贡嘎山为中心,展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系统的定向定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冰川冻土、森林植被、矿产资源、国土面积、历史文化等多课题科考普查。1980年,住在海螺沟一营地青石板沟的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所长刘兆光,在一棵粗壮的苞槲科树上观察到一株倒悬附生在树杆上的小草,它形态优美,经鉴定研究确定是一种百合科黄精属新植物,并命名为“飘拂黄金”,被业内认定这是20世纪80年代一项具有世界水平的发现。队友印开蒲等人在海螺沟发现了珍稀濒危一、二类保护植物水青树、康定木兰、云杉、独叶草、圆叶杜鹃、莲香等40种,在科考中,科考队编写出了海螺沟的植物“家谱”。刘照光著的《贡嘎山植被》、印开蒲著的《川西植物及花卉》就是贡嘎山的一部“植物族谱”。刘兆光去世后,成都生物所按照他生前遗嘱,把他的骨灰一半葬在青石板沟,一半葬在茂县。可见刘兆光当年在科考海螺沟时,投入了全身心的感情。而印开蒲每两年就要来海螺沟一次。每次陪伴印开蒲来造访海螺沟青石板沟“植物大观园”的有世界著名的植物研究学者、欧洲园林学者。

    19852月,我第一次到成都生物所拜访刘兆光老师时,他就滔滔不绝谈起海螺沟自然资源“家底”,并要我向州、县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他和印开蒲建议:设立“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或是“自然保护区”。

    就在刘兆光、印开蒲在海螺沟青石板沟安营扎寨一年多的时间里,成都地理所也有一支地质地貌、冰川冻土考察队扎营海螺沟1号冰川舌端“城门洞”,一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大岩窝。地质冰川专家陈富斌(现是中国国家公园研究者之一)和队友陈继良、王明龙等5名专家,对海螺沟冰川进行了为期11天的定位观察研究。那年考察海螺沟冰川还有兰州大学地理系、冰川学专家李吉钧,地质与环境教授刘叔珍,气侯气象专家宋明琨等科学家。19831月,成都地理所将上述科学家的科考成果汇集成《贡嘎山地理考察》一书。从此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有了地质地貌、气候“族谱”。中科院兰州冻土冰川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运用航空摄影和地面观测,绘制出了史上第一幅贡嘎山主峰周围440KM的《贡嘎山冰川图》。海螺沟123号冰川,燕子沟冰川、磨子沟冰川的名字、长度、海拔、方位等都用中、英文标在图上。

    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发现海螺沟是“科学的宝库”、“知识的海洋”、难寻的“聚宝盆”。正是这些科考科研成果,为后来海螺沟旅游资源考察、研究和认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巨额成本。

    思想前卫有志之士,期待海螺沟丰富自然资源有一天能转化为泸定的经济发展优势。19853月,成都地质学院教授边兆祥和成都地理所的陈富斌,向时任四川省省长杨析综书面建议:“开发贡嘎山旅游资源,建设贡嘎山自然公园”。并提议海螺沟冰川可率先开发的设想。同年412日,陈富斌致信泸定县委书记、县长,提出开发贡嘎山旅游资源,建设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本人也提出了《泸定县海燕两沟自然资源期待开发与保护》的建议。这些建议在泸定决策层面开始发酵,并在198510月的产生了作用。1985105日——114日,泸定县人民政府与成都地理所合作考察海螺沟。1996121日,四川省第一次旅游地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陈富斌借这一千载难逢契机,在大会作了题为《开辟海螺沟冰川公园,推动贡嘎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学术报告。后来,陈富斌回忆说,当时胆子太大了,引起许多同行不理解。19851129日,陈富斌执笔,邓明前、王明龙、印开蒲、陈继良、黄文成、杨忠富、张文连参与,出炉了《泸定县海螺沟旅游资源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9861——2月,成都地理所将《报告》分别寄给国内顶级的地质、冰川、植物、环境等5位学部委员(院士),请他们给予评审和鉴定。

    5位科学家们对《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创建海螺沟旅游区,持明确支持意见:

    施雅凤(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研究员、兰州冰川与冻土研究所所长、院士),被业内称为是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有“冰川之父”之称。他给出书面鉴定意见是:“我完全支持海螺沟建立冰川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泸定县人民政府和成都地理所合作,做出这样的成果,值得表扬提倡,建议报请四川省适当奖励。”

    198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评价报告》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陈述彭(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院士)的鉴定意见是:“将贡嘎山区规划为国家自然公园。”

    张宗祜(国家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院士)的鉴定意见是:“《报告》作了很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说明了泸定县海螺沟的旅游资源相当的丰富,完全具备了开发条件……,并可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依据。”

    孙殿卿(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院士)的鉴定意见是:“《报告》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旅游地区,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值得重视。”

    侯学煜(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院士)的鉴定意见是:“政府宜在该地区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应予奖励。”

    不难看出5位院士对《报告》评审鉴定意见是肯定、认可;是有沉甸甸的重量和份量。提出在海螺沟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一方面是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是让国内外旅游者能够欣赏到壮美神奇的冰川,并在森林、温泉中休闲。这两个目标在院士们看来,完全可以统一的。院士们的评审鉴定意见,对追梦者们就像久旱逢甘露一样,也为海螺沟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未完待续)

    


  • 上一篇:丹巴莫斯卡格萨尔藏戏速写(十六)
  • 下一篇:康定地委建立、康定解放及军事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