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旅游 >> 旅游资讯 >> 浏览文章

色达县开启全域旅游新征程

甘孜日报    2018年07月30日

      

       本网讯 近年来,色达县将全域旅游作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进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抓,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线路、开发旅游景区和旅游扶贫,着力把旅游产业培植作为全县的富民产业,成为脱贫的支撑。

       色达县在全域旅游发展中,以创建“世界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坚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始终把握“稳”的大局、明确“进”的取向、加快“追”的速度、保持“赶”的态势,突出“打基础、提服务、促增收”旅游工作三大重点,从点到线,线到面整体协作发力,着力推动“过境游”向“目的游”转变,开启全域旅游新格局。

      瞄准“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标,坚持旅游主导产业定位,拥抱大众旅游新时代,唱响“格萨尔文化、宗教文化、游牧部落文化”三张名片,做强“中国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放归心灵的金色牧场”金字招牌,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域旅游事业成效显著,亮点纷呈,精彩缤纷,成为全国热度最高的人为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被授予“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称号”。

      健全“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截止目前,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格萨尔藏寨旅游基础设施、洛若游客接待中心、洛若智慧景区、洛若旅游主通道等旅游基

      础设施提升工程,积极打造丹巴——色达景观大道和3条精品旅游线路,完成40个旅游标识标牌、5个旅游厕所、6个观景台的建设,有序开发东嘎寺、霍西众措、金马草原、旭日千年佛塔、甲学老虎山等景区景点,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文化的亮点和旅游景点,并成功创建国家3A景区,填补了色达星级景区空白,逐步实现旅游资源提质升级。

     紧扣独有的“非遗”文化,加大传承和保护力度。目前拥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个、省级10个、州级34个,培养藏戏文化28人,彩绘石刻54人,牛毛绒编织200余人。通过传承和保护,将非遗文化游打造成为色达新的旅游文化品牌。

      按照“文化+旅游+商贸+扶贫”的思路,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积极探索“景区辐射型、乡村旅游型、产业融合性、就业转化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努力实现旅游扶贫促脱贫致富。积极争取省州旅游扶贫资金,纵深推进10个贫困村旅游扶贫,建设精品乡村酒店8个,3个乡村酒店实现竣工投产,首年实现收益143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2465元。发展民居接待70户,帐篷接待12 户。

      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按照“三原”(保护原生态、传承原文脉、富裕原住民)、“四态”(把文态、业态、生态、形态相结合)、“五起”(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特起来、活起来)思路加快推进旅游集镇建设,将洛若镇、翁达镇和色柯镇作为旅游集镇的重点来打造,确立了洛若旅游风情小镇、翁达格萨尔藏寨文化小镇和色柯瓦须游牧部落文化体验小镇的旅游集镇发展思路。目前,洛若撤乡建设项目完成建设任务,洛若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实施格萨尔藏寨风貌改造,配套完善集镇旅游基础设施。整合资金着力打造格萨尔商贸旅游综合服务体建设,瓦须游牧部落文化风情体验区和色柯镇318自驾游营地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瞄准“旅游后备箱”,重点研发可供游客携带方便的一系列高原特色产品,利用旅游优势资源将商品进行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目前,已开发格萨尔彩绘石刻、色达唐卡、牛毛绒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10余种。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精心包装旅游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借助广州市、温江区等地区帮扶契机,加大色达文化旅游的包装,加强和内地旅游企业的战略合作,目前,已与5家企业基本谈成合作意向。2017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较上年增长分别同比增长68%本网记者 县委中心报道组 降措

  • 上一篇:稻城刮起最炫民宿风
  • 下一篇:奔驰的风情 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