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专题 >> 浏览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与实现途径

《甘孜日报》    2014年12月02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

  ■ 杨柳
  历史证明,国家强大不独有赖于经济的崛起,更有赖于文化道德和精神价值的深厚强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用“三个倡导”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用24个字高度凝练又通俗易懂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时代内涵,积极探索其实现途径。
  着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价值目标,是全社会和全体中国人的价值追求,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实践进程中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外化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发展战略,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魅力和广阔前景;着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精神价值,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在实践进程中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外化为社会全面治理和全面进步,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依靠全体人民力量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全的共同家园;着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公民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众取向,体现了人民道德信仰的基本共识,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和共同习惯,从而使每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集聚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多元价值挑战,转型期社会存在的不确定性导致价值迷茫。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一项有5440人参加的调查显示,多达91.8%的人感觉现在年轻人普遍热衷“当领导”,针对此调查结果,《中国青年报》曾刊文《青年人的理想何以只剩“当领导”》,并做出“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和社会尊严需要多元化体现”的总结。文章作者认为:“‘惟官是尊’的价值观,决定了‘当领导’才有尊严。”在青年中间形成扭曲的价值观,这不利于青年健康成长;“惟官是尊”也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得后来青年的上升通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滋生的一些思想认识打破了追求义利之辩的道德传统。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滋生着“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市场经济自主性特点,容易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导致极端个人主义蔓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使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也奉行“等价交换”的原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西方世界刻意的价值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认同。欧美打出所谓“消灭专制,保护人民”的“民主与人权的普世价值”的旗号,实际上只是为了欧美各国的一己之私罢了,而绝不是为了所谓的“普世的”、“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各国人民受益的美好的善举”。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普世价值”的兴起实际上是西方对东方传统价值观的入侵,绝不能被“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观”所蒙蔽!信息网络时代,权威话语权和舆论导向受到一定程度的分化和挑战。据中商情报网报道,2012年,全国网民达到5.64亿人,手机网民达到4.20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农村网民达到1.5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7%。网络购物总规模达到2.42亿户。微博用户总规模达到3.09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比上年末提高3.8个百分点。舆论不再完全按照公权力设想的路线去传播。
  在当前经济体制发生变革、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利益格局发生调整、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外化为人们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也明确表示“康德和费希特只在太空中飞舞,而我只关心街头巷尾所遇到的事情。”要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要突出重点对象,加强引领示范。党员干部的言行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的人格去感召群众带动群众;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三是要调动多种手段,营造强势舆论。十年来,《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年终人物盘点节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中央领导同志赞为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被广大观众称为是“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年度精神史诗”,被专家学者看作“一部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四是要抓好建章立制,强化激励约束。制度建设每前进一小步,人类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要着力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法律体系,使之看得见、摸得着,长期起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对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要有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法律予以处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纳入到党政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设之中,通过监督和考核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党务和政务、实施管理和服务中得到贯彻落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民进步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道出了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声,是“兴国之魂”。“魂”有所依,才能落地生根;“魂”有所寄,才能“精神变物质”。常言道:有行无心行必不能远,有心无行心必不能固。有了价值观导向,就需要积极去践行,关键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知”是前提,“行”是根本。我们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做出改变,拿出行动,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作善举,凝聚精神、崇德向善,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家园里结出丰硕成果。   (作者系甘孜州行政学院高级讲师)
  • 上一篇:践行核心价值观 高扬时代精神
  • 下一篇: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