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之宣传教育第三阶段工作解读
■ 本网记者
分三个层面
分别要把握两个到位
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州发展民生稳定大局,全州各级各部门务必强化思想认识自觉,分层逐级把握两个到位。州县宣传部门:代表党委行使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总指挥和总协调职责的意识要到位;发动和组织各级各部门共同推动群众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意识要到位。州县各部门:承担本行业政策法规普及服务对象和群众的宣传责任主体意识要到位;每一个部门都是群众宣传站、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是群众宣传员的群众工作意识要到位。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是发展稳定大计重要基础的意识要到位;乡(镇)、村一级是群众宣传教育实施责任主体的意识要到位。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分三种类别
宣传方式更有针对性
针对农牧民及居民、中小学生、寺庙僧尼三类群体,在宣传方式上区分三种类别。一是将农牧民及居民宣传教育工作与文明养成和素质提升相结合,以乡村组织主题宣教为主,“四下乡”、典型宣讲、特色宣讲等群宣活动为辅,机关干部面对面“1+N”宣讲为补充。二是将中小学生宣传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以学校组织思想教育为主,典型宣讲、专题讲座等群宣活动为辅,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爱为补充。三是将寺庙僧尼宣传教育与藏传佛教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以寺庙组织主题宣教为主,“同心同向”等宣教活动为辅,僧尼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为补充。
突出三大主题
宣传载体更为丰富
将宣传、教育、服务、娱乐方式紧密结合,组合出击。抓实主题宣传活动,讲好甘孜故事。以群众宣讲进乡村、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讲述“最美甘孜”故事、身边好人榜宣传栏、“四个一”进学校等活动为主,让抽象枯燥的宣传形象化、故事化。抓实寓教宣传活动,彰显甘孜特色。深入开展送“文艺、电影、法律、卫生、科技”下乡和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把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和贴心的服务项目送到基层,生动演绎甘孜精神,实现“以县城为主到以农村为主,以干部为主到以农牧民为主,以城镇广场为主到以乡村院坝为主”三个转变,让台上的宣传乡村化、院坝化。抓实零距离宣传活动,传递甘孜声音。以藏语手机报进万家、一月一读报、面对面1+N宣传为主,有效缩短宣传教育的距离感,让宣传教育面对面、点对点、心贴心地传声释惑,使农牧民群众无障碍接触、零距离感受。
注重四个层级
宣传职责更加明确
州县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群众宣传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组织,形成“州级宣教建骨架,县级宣教连经络,乡级宣教丰血肉,村级宣传组细胞”的群众宣教体系;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行业优势,主动作为;州县机关单位要调动本部门群众宣教辅导员和志愿者的积极性,组建特色宣讲队,组织干部职工利用系统内所有面向基层的活动和“结对认亲”、“同心同向”等活动;乡村社区要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建好宣传橱窗等载体,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明确专人组织好群众主题宣讲和读报学习活动,让宣传教 育扎根基层。
对照三个标准
执行落实更有指向
对照检查规定任务是否落实。要对照《群宣活动标准》和《第三阶段宣教实施方案》,认真检查各项宣传任务是否落实,各项量化指标是否完成,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数字游戏,确保各项宣教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对照检查内容方式是否对路。要根据各地实际和受众需求,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创新丰富宣讲方式,合理选择宣讲时间,并注重把群众宣讲与送文艺下乡、寺庙佛事活动、群众集体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宣讲对口对路,群众爱听爱看,真正接到地气,解决好宣传服务群众还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照检查广大受众是否满意。要将群众需求、群众接受、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宣传成效的重要标准,密切关注社会评价和受众感观,把握好宣传工作的“时、度、效”,真正让群众宣传教育实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