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电”亮长征甘孜红色之路

甘孜日报    2022年10月20日

泸定幻彩光影绘传奇灯光秀现场。

◎张登渔 兰珍/文 本网资料库/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0月9日晚,泸定县城灯光熠熠。沿着大渡河畔的勇士路一路走来,光影璀璨,沿路红军故事塑像、巨大的红军头像格外庄严肃穆。一路明亮,正是通往飞夺泸定桥胜利的地方。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昼夜疾行,飞夺泸定桥,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泸定桥成为红军长征的光辉符号。

不仅是泸定,红军长征精神时刻浸润着甘孜州这片高原土地。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先后进入甘孜州,期间转战15个县,历时近15个月。红军长征在甘孜的活动时间长、区域广,留下了大量的遗址和宝贵的长征精神。

而在2012年,有着电力“天路”之称的“新甘石”联网工程,正是沿着红军长征的道路,一路将电线铺设进甘孜北路片区。

时至今日,“新甘石”联网工程实施十周年,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传承红色精神,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从泸定县到道孚县,再到炉霍县、甘孜县,全力做好做优电力服务,“电”亮这条甘孜境内的红色长征之路。

服务红色之地

泸定桥畔海子山顶720盏投光灯以光为媒,化作飘在山林的五彩云霞,丛林晕染,山体轮廓若隐若现。布置其间的22盏明灯,象征飞夺泸定桥的22名永垂不朽的勇士。1400余盏点光源,一颗颗缓缓点亮,如流萤轻舞,如星星之火燎原。10余组激光灯投射的激光秀,依托山体,集合声光电特效等高科技手段,通过震撼的音效和动人的画面,演绎出“伟大长征·历史丰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红色泸定·康养福地”三个绚丽篇章,以璀璨光影追忆红色历史、展示时代风貌、彰显红色文化。这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灯光表演,是今年5月29日晚,在泸定县上演的场景。

200多公里外的道孚县,在朱德旧居和红军政治部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实施回填和地面平整,工人们正在平地基、搬砖、砌墙,工程正在全力建设中。“5月初进场开工,我们倒排工期、抓抢进度,一个月就完成朱德旧居和红军政治部的遗址主体建设工作。”项目负责人谭丹哲介绍。

截至目前,朱德旧居和红军政治部已完工,夜晚时分,红军政治部楼前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照亮整栋建筑,仿佛在讲述当年红军在道孚县的红色故事。

“为全力保障工程开工、顺利完成,我们早在3月,就在建设场地特意架设了一座12米高的电杆,从街道对面拉了4根电线,全力保障施工用电。”国网道孚县供电公司营销部用电检查班班长唐勇介绍,“今年以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道孚段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电力作为建设基础保障,我们更是建立设施、全力助推、及时处理故障,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传承红色精神

“用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有漏电现象,一定要记得拨打我们的电话,第一时间帮助你们解决。”国庆假期刚过,在甘孜县斯俄乡吉绒隆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甘孜县供电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牛麦降措进村入户,忙着检查电能计量箱、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和相关电力法规,并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问。“无论早晚,不管下雨下雪,我们家用电有什么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能帮我解决!”居民俄绒波夸赞道。

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村头,以十八军窑洞为造型的村委会活动室已完成主体建设,电力工人检查线路,并嘱咐施工人员注意用电安全。

1936年,红军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与红2、6军团在甘孜顺利会师。甘孜县人民与红军结下深厚友谊,并对红军给予了无私支持和帮助。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在海拔3500多米的甘孜县城改扩建高原机场,为不打扰老百姓,修建3000多个窑洞,解决战士们的住宿问题。

“甘孜大会师、18军窑洞等故事在此流传,甘孜县深厚的红色文化影响着每一个电力人,更是转化为我们服务群众的不竭动力。”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甘孜县供电分公司党建部主任李海表示。

传承红色精神,服务群众不停歇。“供电服务站的电力员工每天要外出4、5次,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10月9日,仁达供电服务站匆匆归来的站长普塔,与同事宁扎一样,两人被太阳晒得黝黑,橘红色的工作服被汗珠浸湿了。

这座新建的仁达供电服务站坐落于炉霍县远近闻名的红军村——虾拉沱村,紧邻大型农业产业园区。该服务站辖区除了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外,还有即将建成的湿地公园、颇具特色的民居民宿,以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俄色茶产业。该区域的发展,在炉霍县乡村振兴和“十四五”整体规划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目前仁达供电服务站担负着2764户客户的供电任务,供区面积327平方公里,供电人口0.8万人。管辖10千伏线路3条共138.54公里,35千伏线路1条共31.97公里,低压线路789.46公里,配变台区89台,容量3090千伏安。”普塔介绍,供电服务站所在地为虾拉沱镇虾拉沱村。在红军长征时期,虾拉沱村是重要的休整地和后勤补给站。

这座红色村庄,深受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洗礼。今年以来,国网炉霍县供电公司以推进国网公司“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为契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强内质,将仁达供电服务站打造成一支电网安全可靠、业务精益快捷、制度保障有力、队伍素质过硬的红色供电服务团队。“目前,仁达供电服务站整体建设已完成,后续将完善红色文化墙,展示长征小故事。”国网炉霍县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杨涛说。

  • 上一篇:土登尼玛真情奉献香巴拉
  • 下一篇:吴超:十年缘深,“电”亮高原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8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