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家政技能送上门 脱贫致富有出路

甘孜日报    2021年08月26日

在丹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水子一村山卡卡,天干雨旱地光光,有儿不去挑担担,有女不去磨背背。”这就是昔日水子一村的真实写照,1998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人们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徊。

为了彻底的扔掉“穷村”这顶帽子,余德春作为村集体里的一员,多次找到村委会,将自己脱贫致富的一些想法告诉村干部,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村集体作出一定的贡献。她也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率先走出家门,走南闯北大胆尝试,率先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强人,受到人们的普遍称赞。

1998年,余德春在县城务工期间,听别人讲,城镇里家政服务缺失。许多上班族在年终时就非常苦恼,因为在打扫积尘时,很难请到人来帮助清扫垃圾等。有时候找的临时工,也因为没有责任心,常常是敷衍了事。当听说此事后,余德春想到,在村寨中,妇女们一到春节前,几乎就没有什么农活了。如果能将她们组织起来,成立家政服务队,一方面解决了城镇缺失家政服务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更能体现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

然而在家政服务队成立之初,也遇到了不少的阻力,丹巴,虽然当地群众文化程度较高,但村寨的妇女们思想还比较保守,更多的是将一门心思放在家庭农活上,还处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中,谁都不愿意去。于是,她苦口婆心的上门劝说,并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服她们。起初,两位妇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到水子一村家政服务队中。春节前夕,余德春带领着家政服务中心的两位姐妹们走进城市里,以求真务实的服务理念赢得了广大顾客的普遍好评,那一年,家政服务队的两位妇女拿回了丰厚的报酬,让其余的姐妹们羡慕不已。第二年,许多妇女也加入到家政服务队中来。

在家政服务的管理中,为提升服务质量,余德春多次前往成都等地的大型家政公司自费学习,学成后教授给服务队成员,提升了服务队的整体素质。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余德春积极响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吸收13名贫困户困难妇女到家政服务队中,带动她们年均增收8500余元,不仅帮助她们“摘了帽”,还为她们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服务队由当初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39人,在发家致富之路上,水子一村的妇女们终于迈出了一大步。

县融媒体中心 杨全富


  • 上一篇:图说家门口的红色遗存|新龙县城
  • 下一篇:九龙县法院在线司法确认化解矛盾纠纷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7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