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文化铸魂 “明”满校园——看绵阳普明中学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05日

普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马恒贵

普明中学校门

晓月亭

樟树林音乐广场

综合运动场

校园全貌

明俭楼

◎郭若雪 本版图片由普明中学提供

校长简介

普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马恒贵

马恒贵,绵阳市优秀校长,绵阳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第六批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师、中国化学化工学会会员、优秀奥赛教练。

风乍暖,日初长,花吐蕊,木萌芽。在鸟语花香的校园内里,刚刚复学复课的绵阳普明中学学子们和无限春光撞了个满怀。

走进普明中学的校门,穿过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明辨楼、明德楼、明礼楼、明达楼、明俭楼,在翠绿欲滴的树木和娇羞欲语的花朵的装饰下,学校精心打造“明”文化更平添了一份勃勃的生机。

“美”是外在,“明”是内涵。内外统一,则能真正了解普明中学的“魂”。近年来,普明中学秉承“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的办学理念,以普天“明”照文化为载体,涵养学生心性,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勇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铭记历史 传承发展

打造有内涵的“明”文化

一个“明”字,浓缩着普明中学的百年史。走进校园,便能知晓其中的乾坤。

穿过雄伟大气的学校大门,几栋错落有致的大楼,在绿树的掩映下,清晰可见——明辨楼、明德楼、明礼楼、明达楼、明俭楼……门以通“明”,楼以刊“明”这只是普明中学“明文化”的“外衣”。   

真正的内涵,也许可以从《说文解字》中觅得一二。“明”,照也。其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意为懂得之意。

正如普明中学校训“立德树人”,在学校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承“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办学理念,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了独特的学校品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明辨、明德、明礼、明达、明俭之人。

“明”过去,“亮”未来。对于传承,普明中学校长马恒贵有很多话想说。“对百年校史的了解,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建设家乡、报效国家的热情。”

与一栋栋彰显“明”文化教学楼相连的是一条条穿越历史而来的“路”。普明中学以“路”为载体将学校的百年历史娓娓道来,虽然它们不是历史原物,却生动讲述了学校由创立到如今教育事业的求索历程。

以“凝祥路”命名中央大道,道路尽头一端是凝祥寺旧址;以“华英路”命名东门大道,普明中学前身正是华英学堂……学校所有道路都与学校百年的历史有关,将无形的校园史自然地融入有形的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心灵。

不忘来路,方能致远。站在华英路的尽头,马恒贵生动地讲述了创校之初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仿佛历史再现,百年校训精神熠熠生辉。“‘明’文化的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在内涵上一脉相承。”马恒贵表示。

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展,“普中人”对“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学生陈瑞站在重新粉刷的东大门前凝视这一切,历史如此清晰却又恍如隔世,百年精神的传递仿佛都在这一刻交替与碰撞。“我想辨、德、礼、达、俭这5个字,将会一生与我相伴。”陈瑞笑笑说。

科学发展 育德启智

创立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曙光初照的清晨,普明中学满墙月季花似一位位俊俏的小姑娘含羞待放,迎风摇曳。而与之相伴的是校园内朗朗的读书声。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学生或在教室走廊,或在教学楼天井,或在操场,用朗朗读书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以书香涟漪之波,养儒雅校园之气正是普明中学之“味”。近年来,普明中学着力打造“三个一”工程,步步皆景,处处有文化。即“一景一诗一意涵”,为校园每个别致景观写上“普中故事”,配上应景诗词,以诗照眼明,景中养德,趣中启智。

漫步普明中学,校园处处皆文化。“粉蝴蝶”“大红袍”“紫玉兰”等绿植花卉点缀校园,树绿花红、翰墨飘香、欢声笑语,干净整洁的食堂,整齐划一的宿舍,宽敞明亮的教室,每个“普中人”都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校园内,三三两两的学生们,或在初心广场,聆听党的初心、教育的初心、学校的初心;或在香樟广场,展示琴、棋、书、画的技艺,来场“旗鼓相当”的对决;或在明镜湖畔,观日月之变化,明“为有初心鉴日月,家国情怀伴始终”的真理。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这是漫步于普明中学内,惊讶于其校园环境建设最真实的感受。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在学校一隅的杏花树下,一首唐代花间派词人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诉说着杏花在古代诗词中的美。

一树配一诗,这是普明中学管理层的“妙招”。“在我的心目中,理想的校园应该有三气:校园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马恒贵表示,为此,我们以“校园处处是课堂,校园处处会说话,校园处处会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将文化与校园景致紧密融合,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受诗词熏陶。

而在明镜湖畔背诵诗词,已成为学生张晓每天的“必打卡”项目。“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在张晓看来,一书在手,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去触摸千年前古人的思绪;一书在手,我们可以环游世界,去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出个性 追求卓越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如果说“特色”是普明中学的烫金名片。那么,构建多元的校园文化,则是普明中学的“秘密武器”。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让我们一起感受着千年的文字的力量……”在“12·9”文艺汇演上,初二年级带来的《声律启蒙》,字字铿锵有声,句句韵律有致,带领全校师生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这仅仅是普明中学以“诗”载“明”的一个切片。近年来,普明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德育和活动两个重点,实现。德育以“明”植心田,活动以“诗”载“明”,让师生含英咀华、修心养德、沐浴仁义,更使师生感悟人生、磨砺心性、胸怀大志。

诵读经典,“明”智陶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声律启蒙》、《论语》等国学经典,让学生体验传统诗词的文化魅力,人灵秀,情飞扬。

举办比赛,“明”心养德。学校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诗文展、诗词节等活动,感受诗词博大精深的美和力量,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诗词,志高昂,德高尚。

“上善若水,大象无形”,优秀的校园文化就像水一样,润物无声。普明中学,做到了这一点。

高三25班的杨苏航的梦想是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疫情期间,当看到“逆行”的白衣天使,纷纷递交请战书,争相前往武汉支援。19岁的他,深受触动,郑重地做出两个决定:一是马上递交入党申请书,二是为这场人民保卫战尽一点绵薄之力。

24日凌晨,杨苏航开始关注物资短缺的医院名单,在筛选出来的名单里面逐个确定信息的真实性。24日下午便联系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随即寄去用自己奖学金和零用钱购买的20瓶消毒液、1000只手套。

杨苏航始终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在上网课之余,他利用QQ建立联络群,在普中师生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参与募捐。“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善举,而是普中人的真心。”杨宇航总是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各方的关注。  

步步皆是景,人人皆有情。这或许是普明中学的“生存之道”,更是每个人的“生存之道”。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普明中学在百年传承与发展中,一直与时代同行。或许,随着校园文化的深入打造与建设,属于普明中学的时间,才刚刚开始!


  • 上一篇:得荣县人民法院专项执行行动拉开帷幕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