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让人民群众的安居梦更温馨香甜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22日

◎张闲语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逐步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推动了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时期,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实现安居梦。从棚户区改造,到保障性租赁住房,从公共租赁住房,到共有产权住房与住房公积金惠及群体逐步扩大,建立了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群众的安居梦。十年来,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4300多万套,到2021年底,38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了公租房,过去十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从1.02亿人增长至1.64亿人,100多万灵活就业人员也参与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12.44万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0.28万亿元、2736万笔。从政策支撑,到资金投入,从机制保障,到体系建设等,让住有所居的阳光照到了各类群体。

让人民群众住得更好。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也要让人民住得舒适安逸。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垃圾分类,从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到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从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各地始终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十年来,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户,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行垃圾分类,覆盖1.5亿户居民。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全国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在城乡建设过程中,一批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让城乡留住记忆,让群众记住乡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居住质量,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让人民群众的安居梦更加温馨,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有房住、住得好,更要住得更幸福。持续推动建筑业发展,既是保障群众就业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房地产市场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的十年。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动摇,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面对房地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采取科学有效措施,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落实落细城市主体责任和省级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坚定不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方面,建筑业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与支撑作用。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万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增加值达到8万亿元、占GDP的7%;吸纳就业超过5000万人。建筑业逐渐迈入转型发展之路,装配式建筑、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初步形成,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


  • 上一篇:让数字人民币更好助力数字经济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kbsp/8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