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外卖常用菜肴包 莫把风味当玩笑

甘孜日报    2018年08月15日

◎严奇

近日,有关外卖使用菜肴包的话题,引起了一众网友的讨论。有人说,工厂生产的菜肴包比现炒的更为干净,外卖商家出于效率与成本的考虑,使用菜肴包似乎也并无不可。由此来想,似乎也有道理。然而,笔者却不禁疑问:既然商家用的也是菜肴包,消费者又何须点外卖,自己买菜肴包加热不就好了?

先不谈菜肴包中的食品与现炒的食品,有多少口味上的差距。且问,有多少人愿意为加一壶水就能“熟”的泡面,买一桌“下馆子”的单?消费者之所以点外卖,一方面是方便实惠,另一方面也是期待尝到不同厨师手中的饮食风味。而一碗不经过人手煎、炸、烹、煮出来的美食,看不出有多少用心。倘若每一个商家都用菜肴包,消费者尝到的口味都一模一样,又何谈品尝佳肴的乐趣呢?无论成本多小,外卖商家也有一块“招牌”,是否愿意“精心烹饪”,体现的也是对一份对消费者的尊重。

记得梁实秋先生在《馋非罪》一书中谈到:“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我国是饮食大国,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对“吃”的喜爱,哪怕是最为简单的方便面,都可玩转出千百种滋味。不可否认,随着包装技术和压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用塑料制品把好吃的包装起来,可大多数依旧喜欢尝一尝有“锅气”的菜肴。现炒的外卖即便经过一小时的封包配送,在食客心中,也是“热”的。

诚然,在国内,除了有鲁、川、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还有肯德基、麦当劳等各类的快餐文化。可我国饮食文化之所以能走向世界,就因为其中蕴藏着中式菜肴“火的艺术”。菜肴包对不少人来说,是便捷生活所需,可它不该成为餐馆的“座上宾”。如果,一般餐馆里的“家常菜”都成为快餐饮食的“附庸”,我国的饮食文化又何谈发展和进步?

互联网的兴起,加速了饮食文化的变迁,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不少人难以体会“精心烹制”的乐趣,可“好好吃饭”终究也是一种生活享受。用菜肴包并不犯法,可作为一家餐馆,也不是仅仅将吃的递给消费者那么简单,对锅中美食投以更多的心血,体现的也是最质朴的“工匠精神”。可以相信,一家能用心做菜的餐馆,必能得到消费者的用心对待。





  • 上一篇: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