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电网建设铸真情 藏汉团结一家亲

甘孜日报    2021年07月29日

矗立山头的输电铁塔。

高空架线忙。

◎黄丽 文/图

色达五明佛学院坐落于平均海拔3900米的色达县洛若镇喇荣沟,这里是中央、省州委高度重视的宗教院校,是全院学僧学习修行之处。国家电网公司进入甘孜州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和州委、州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累计投资约9700万元,对五明佛学院、喇荣寺的高低压供配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用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当地宗教的依法管理、僧众正常的用电需求和消防安全保障,不断增进僧众对国家和法制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和党的拥护,有利改善并保障学僧正常有序的学修环境,充分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赓续奋斗 为五明佛学院管理赋能

喇荣沟连绵数公里布满了密密麻麻修行者的红色小木棚屋,其早期的低压线路是由其自筹自建的线路。由于台区分布不均衡、低压供电半径大、线路老旧裸露、缺乏专业的运维管理人员等原因,不仅供电质量差,无法满足佛学院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星罗棋布的木制结构僧舍中还极易引发火灾。

2014年,国网甘孜供电公司(以下简称甘孜公司)投资850余万元,拉开了喇荣沟农配网建设与改造的序幕。当年新建10千伏线路11.19公里、配变29台,容量12.03兆伏安,解决了低电压以及无动力电等问题,为僧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外部电源保障。

2016年,为配合色达县委、县政府对洛若乡“撤乡建镇”,甘孜公司投入2816万元建成35千伏色达洛若输变电工程,助力洛若镇用电上档升级,提高农牧民和僧众用电质量步入快车道,也从网架上彻底解决了洛若镇及喇荣沟电力供应“卡脖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017年至今,甘孜公司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五明佛学院依法管理”的要求,多批次共计投入6016万元对喇荣沟的配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和完善,进一步消除院寺的安全用电隐患,提升供电质量。国网人多年如一日的建设和付出,补齐了院内电力基础设施这个关键短板,让五明佛学院用上了放心电、安心电、舒心电,改善了广大僧众的学修生活质量,为实现“寺稳僧定、宗教和顺”文明和谐局面贡献了国网力量。

与微乎其微的电费收入相比,如此大的改造升级投资无疑是笔“亏本买卖”,但国网人算的是“院寺用电安全账”“民族团结进步账”“经济社会发展账”“社会民生稳定账”,充分彰显了“人民电业为人民”“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国网宗旨和使命。

必胜之心 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

一次次投资、一基基铁塔、一条条银线,这些呈现在纸上的数据,背后却是无数国网人流汗、流泪甚至流血的付出。

回忆项目建设的种种艰辛,项目经理杨武历历在目:“什么是难,这就是难,真的太难了……”

喇荣沟的电力改造工程建设从设计开始,即使在具有多年多个大型工程项目设计经验的建设者面前,也是一种挑战。由于沟内部山势陡峭、道路狭窄、房屋密集,为了不影响僧众的日常生活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杆塔的布点就需要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

2018年第一批喇荣沟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仅勘测和设计就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设计单位、建管单位与佛学院、当地政府反复沟通确认,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的宗教风俗、施工条件、实用性和可行性等多种因素,仅设计方案就改了几十遍,主设计师张浩清说“从没见过这么复杂的项目。”

物资运输是要解决的第二大难题。由于这里山地陡峭狭窄,大量的建设物资、工程余土无法使用机械设备运输,高寒缺氧到连骡马都有“高原反应”。但是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施工时机,他们只能靠“人背肩扛”的方式进行长距离转运。沉重的塔材磨破工装再磨破肩膀,咬咬牙,坚持再坚持,肩膀上破皮后长出的新肉再被磨破,无数电力建设者肩上的老茧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还不算难,最难的还是在这样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地方忍受高原反应和强紫外线辐射连续作业。

杨武介绍,施工现场在海拔4000米的喇荣沟,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天气多变,夏有泥石流垮方,冬有没过膝盖的大雪。甚至一天之内,你就可能经历烈日、狂风、暴雨、冰雹、霜雪等多种突发情况。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类身体和意志力的考验外,高原冻土和疏松的土质是工程建设无法回避的两大难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这里的冬季,冻土导致基坑开挖困难,开挖完成后冻土融化又容易导致基坑垮塌;4月至10月又是这里的雨季,松散的土质在雨水冲刷下容易塌方,挖好的基坑也随时面临垮塌的危险;常规的立杆流程根本行不通,施工人员只得从技术上寻求突破,以保证工程质量,通过搭建钢管架、支模等更加复杂的工艺和程序加固基础;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由于现场无法稳固模板,施工人员就用肩膀顶着模板;为了防止突发自然灾害对施工现场的破坏,每天晚上都要安排专人通宵值守……

为了保证工程按期推进,为了让喇荣沟的用电环境最快得到改善,电力建设者们毫不犹豫放弃了节假日休息,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坚守在施工一线,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风吹日晒、爬冰卧雪,扎根雪域高原,舍小家为大家。

项目经理杨武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连结婚都只请了两天假,他的爱人打趣地说:“你不是回来参加自己的婚礼,而是回来参加了别人的婚礼。”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杨武说他也曾打过退堂鼓,“有时候真的想撂挑子不干了。”但转念一想,“我肩上担负的是国网人的使命,面前还有无数僧尼对急需改善用电环境的期待,我不能就这样撂挑子。”

心中有光,就不惧山高路长。恶劣的自然条件,复杂的施工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对家人的思念……纵有千难万阻,电力人充分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苦中奋发有为”的品质,以国网智慧、国网力量、国网坚持完成了这一复杂而艰巨的改造升级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忘初心 在倾情服务中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甘孜州红色资源丰富,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时期,留下了许多像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联谊等故事,蕴含着深厚的革命传统,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

在喇荣沟升级改造项目过程中,电力建设者也得到佛学院管理者和僧尼的大力帮助。他们积极为设计方案提供宝贵意见,主动当好翻译,帮助协调解决征地问题。

“玛尼堆是我们用来祈福的,是不能踩的。”

“除了安全帽,其他帽子进了寺庙要脱掉。”

“转经筒要顺时针转,不能逆时针转。”

每当电力建设者和僧众交流时,他们总会热情帮助大家了解当地的风俗。

……

去年12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甘孜公司接到五明佛学院的求助电话:“我们院内的线路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你们能帮忙过来看一看吗?”甘孜公司两名“圣洁尚巴”服务队队员,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从中午12点一直排查到下午6点,在室外被冻得连舌头都麻木了,终于发现是喇荣沟施工挖断了电缆而导致停电。甘孜公司排查出问题后,立马组织人员开展抢修,帮助他们恢复了供电。

这样的故事,在甘孜公司和喇荣沟的僧众之间还有很多很多。

夕阳刚刚褪去,夜幕逐渐拉开,站在色达县城边的西山上,一栋栋僧房逐渐点亮,在漆黑的夜里分外璀璨夺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首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之歌正在这里唱响。



  • 上一篇:农行甘孜分行金融书写全域旅游山水画
  • 下一篇:康定中学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jjgz/7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