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康北之心”颜日新

甘孜日报    2021年07月27日

甘孜镇.jpg

甘孜镇居民洛呷家的幸福生活。

十八军.jpg

十八军抢修机场场景。

十八军窑洞.jpg

十八军窑洞群遗址。

斯俄乡.jpg

斯俄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图。

十八军军人.jpg

十八军军人后代张素华展示父辈获得的荣誉。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文/图

打开老甘孜县人的记忆匣子,红色是众人公认的城市底色。

不论是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还是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结成“军爱民、民拥军”的厚谊深情;抑或是1951年十八军进藏途中抢修简易机场,又或是“二次长征不扰地方”刨出3000窑洞只为“支援前方解放西藏”。

甘孜县人有足够的底气引以为豪,昔日红色堡垒岁月留痕,今朝“康北之心”颜日日新。走进当下的甘孜县,遍览会师地、窑洞群、纪念馆、飞机坝……仿佛穿越时空,寻觅到了甘孜县人拼搏进取的精神源泉,也目睹到了革命老区70年巨变的基因烙印。

年代记忆

“飞机坝”抢修简易机场

距甘孜县城区4公里、离格萨尔王城1公里——斯俄乡境内,今年以来,熙熙攘攘、人流如织。

这里是十八军改扩建军用机场遗址及其驻地窑洞群遗址,自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这处甘孜县“家门口”的红色资源俨然变成最可看、可听、可读的“活教材”。

1943年,西康省修筑甘孜飞机场,耗时8个月仅完成土方工程,后竟废置。1951年春,十八军先遣部队胜利结束昌都战役,部队给养困难,却不愿就地筹粮,给当地群众增添负担。

西南军区于是决定改扩建甘孜县原有“飞机坝”,建立一个稳固的空运基地,作为后勤运输的快速通道,长期支援西进部队。

同年4月,十八军五十三师、五十四师及西南军政大学八分校、工兵五团、卫生学校、工兵机械营、后方直属部队与当地藏族群众,近5000名军民投入到简易机场的抢修“大军“中。

“初春的甘孜县,雪风劲吹、冻土未化。最初部队决定搭建帐篷,每12名战士1顶,每顶不足10平米;但勉力支撑的帐篷不是很快被暴雨击垮、就是被大风吹跑!”十八军军人后代张素华,自小便是听着父亲张振太讲述“部队在甘孜”的系列故事长大。

在她的记忆里,父辈同战友们克服高原多变天气、各种高原反应、数次断粮危机已实属不易,“当时的他们几乎无任何现代化机械器具,只能靠自己双手紧握最原始的铁锹、镐锤、石碾等传统工具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原的寒冬,往往是一放下工具,手就会被粘掉一层皮。”

最难的是修筑机场非一日之功,解决住宿问题迫切地横亘在参建官兵面前。所幸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法子,伐取木材、挖掘坑洞、架上横梁、搭起树枝、糊上黄泥,沿布绒郎山北坡,占地8.4万余平方米的窑洞群呼之欲出,3000多个窑洞错落有致地分布山包上,如同蜂巢一般,参建官兵驻地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5+2”“白+黑”“野菜+鼠兔”……是参建人员的“标配”,在集中突击阶段,每天的施工时间甚至长达15个小时。经7个多月热火朝天、昼夜不息、超负荷的连轴转,一条长3200米、宽120米的碎石飞机跑道同一个能停下18架飞机的停机坪落成。

当年11月22日,参与抢修甘孜机场的全体官兵,换上了国庆节后统一配发的新衣,与当地参建藏族群众一道,站在停机坪上引颈而望,当飞机平稳降落在碎石跑道上,全场沸腾了,大家为这期盼已久的时刻欢呼雀跃。

随着十八军一边进军一边修路,一里里地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西藏解放,甘孜简易机场的作用也日渐式微,后因种种因由搁置停用。康北地区的空中通道归于沉寂。

基因烙印

老区吃上“飞机+”旅游饭

时隔67年,2018年12月8日上午11时20分,在甘孜县来马镇和德格县错阿镇交界的静谧群山中,一阵阵划破天际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康北之心”迎来了半个多世纪后的首位“空中访客”,2019年9月16日,这座高高原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正式通航。

曾经的历史选择了这片“红色土地”,今天的机场再度选择于此,势必汇聚成历史与现实的交响,让“康北腹地”由此迈进“高飞时代”,日益焕发新机与活力;据了解,格萨尔机场通航至今,陆续开设往返成都、重庆、拉萨、昆明、厦门5条国内航线,累计飞行1600余架次航班,旅客吞吐量近十万人次。

本地人、本地产“飞出去”,如注人流、四海好货“飞进来”,这座新落成并投产不久的民用支线机场,同我州境内的康定机场和稻城亚丁机场形成“甘孜全域旅游金三角”鼎立之势,同时也成为连接我州北路到祖国各地的重要“空中走廊”。

如今,已退休的张素华往来甘孜、成都间不再犹疑。她不会同过去一样因单边10多个小时的车程而畏难,飞机一起一落,仅1个小时就能完成老家和都市的自由切换,安全又省时。“在甘孜避暑,在成都猫冬。等新冠疫情彻底过去,还要‘打飞的’飞阅祖国更多的大好河山!”张素华说。

时光流转,碎石跑道晋级为现代机场,雪山大海进阶为天涯咫尺,航空网的铺设诚然为甘孜县发展增添新动能;但更不容忽视的是,把延续红军精神的十八军精神薪火相续下去,其意义之于“康北之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样非凡。

近年来,甘孜县依托资源禀赋,深层次挖掘红色资源,不断擦亮革命老区的“红色名片”——

其中,尤以甘孜县斯俄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具代表性。该项目旨在整合原十八军改扩建军用机场遗址及其驻地窑洞群遗址,统一编制集群发展规划,实施红色遗址恢复与保护工程,串联特色点位“抱团”打造红色文化精品集群,有效补充区域旅游资源品类和弥补党性党史、民族团结进步学教示范空白,为甘孜县乃至整个康北旅游发展注入更鲜活的本土红色历史元素。

“建设主体内容大致分为机场遗址区、窑洞保护区、游客服务中心3个部分,今年2月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随即进入紧锣密鼓的建设期。”据甘孜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注重场域中的窑洞遗址、机场遗址与游客接待中心、活动广场等的精神形象的协调性,规划兴建步游道、历史沿革墙、主题地面浮雕、导视景观节点一系列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以期实现“每一处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任务目标。

 幸福跃迁

“红色土地”续写新华章

华灯初上,甘孜县平静而温柔。街上是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三五结对的人群。霓虹倾倒雅砻林卡,密密匝匝的树林,洒下斑驳光影,车行在笔直的公路上,宛如行进在如诗画卷中。

画的尽头,是格萨尔王城。

吃过夜饭,到王城散步,已是66岁的甘孜镇居民洛呷同妻子近年养成的习惯。走进王城,森珠达孜王宫倒映氤氲温泉,青石铺就的长巷飘散着袅袅烟火,广场人声鼎沸、锅庄悠扬,商贸繁华,夜色迷人。

“17年前,我们一家人从德格县搬到甘孜县。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经常停水停电,我们一天也就只做两顿饭,生活很不方便。”洛呷曾是德格县温拖乡党委书记,退休后便同家人常住甘孜县,“为了两个娃娃接受更好的教育,当年我们夫妻决定搬家,这些年可以说亲眼目睹甘孜县一天一变、一月大变、一年巨变!”

说起这片“红色土地”的幸福跃迁,洛呷感触颇深,他玩笑道:“最直观的感受是,现在只要缴了电费,我们再不用看‘电的脸色’,一天想做几顿饭吃都毫不费功夫。”

于他而言,曾经远走的他乡已作故乡。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县教体局实习,小女儿还在宜宾高中求学,而自己到县老年协会“找组织”成了既定的“日间一课”,“唱唱歌、跳跳舞、聊聊天,2元1杯茶,5元1餐饭,老同志们聚在一起,每天都好开心,这样好的日子以前哪儿敢奢望!”

在落日湖中映、林卡变公园的美情美景中,亲身感受“康北之心”城镇化进程并一享实惠的当属紧邻十八军窑洞遗址的吉绒隆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他们对此很有发言权。

2018年搬迁至此前,这里的151户591人大多住在离县城七八十公里的半高山上,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很多牧民被“拴”在牛场上世代放牧为生。“看天吃饭、土里刨食,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从甘孜县下雄乡下雄三村搬进吉绒隆沟的泽仁拉姆,作为第一批“定居”集中安置点的“元老”如是总结。

像泽仁拉姆一样的贫困户,一度既无法依赖自然环境养活下一代,同时还因深居牧场信息闭塞,不知外出务工改善生活,给子女创造受教育条件。易地安置“挪穷窝”便成了摆脱代际贫困传递的重要扶贫手段。

大多数搬迁户按新居实际面积,每户仅支出自筹费用5000元至7000元不等,即住进了连排小洋楼。平直整洁的入户路四通八达,宽敞朝阳的藏家院有菜地果园,客厅厨房“开放式”电器俱全……

“要让大家享政策的福,搬得出就要稳得住!这几年,我们安置点党支部与10多家企业、单位结成共建对子,给居民培训技能70余场次,帮助解决就业岗位150余个,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多元,安置点群众全部脱贫。”安置点负责人一边告诉记者,居民精气神很足,一边指了指不少人户院墙上显眼的流动红旗,“你看,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也就更加看重精神生活了。”

比一比菜地的长势、看一看花园的妍丽、较一较厨卫的整洁、数一数奖券的数量……一幕幕都是如今生活在这现代化安置点里的群众最在意的事情。



  • 上一篇:力量在党旗下凝聚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jjgz/7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