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小小一瓶奶 托起致富梦

甘孜日报    2020年10月12日

新都桥镇水桥村村民。 四川日报记者 衡昌辉 摄

   ◎四川日报记者 郑志浩 伍力

   一线故事

   “这是我们最近推出的牦牛奶系列新产品——牦牛壮壮,口味独特,主攻幼儿市场……”近日,记者来到甘孜州康定市榆林街道折多塘村,听康定蓝逸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当地特色牦牛奶产品。

   小小一瓶奶,托起牧民致富梦。“以牦牛壮壮为例,每瓶成品奶,我们要付给当地牧民3块钱左右的原料奶款。”康定蓝逸高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荣介绍,新品上市平均每天能卖出2000多箱,销售点遍布甘孜州各大主要商超。

   近年来,立足丰富的牦牛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康定不断做大做强牦牛乳产业,优化农企合作的扶贫模式,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攒了一把“牛”劲。

   记者在呷巴乡俄达门巴村看到,牧民们排着队,将一大早挤的新鲜牦牛奶送到了村里的奶站。接受各类质检后,奶款当场结算。40分钟后,这些鲜奶就运到康定蓝逸高原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厂,被加工成冰淇淋、牛乳饮料和饼干等食品。

   “在家门口就能把奶卖出去,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塔公镇格日玛村牧民登仲介绍,当地一直有养殖牦牛和卖牦牛奶的传统,但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奶产品保鲜和运输困难,销路很不稳定。“鲜奶卖不出去就只能做酥油,费事费力,成本高,销路还不一定好。”

   转机出现在2012年,看中当地养殖基础和靠近318国道的交通优势,张荣在康定成立康定蓝逸高原食品有限公司,在村里新建奶站,定向收购全村牦牛奶,村民和公司集中签约保底价销售鲜奶。通过“企业+牧场+合作社+牧民”的经营模式,让牧民把牦牛奶卖出了好价钱。

   “以前我们自己去找贩子卖奶,一般每斤都只能卖两三元,现在和公司签约,每斤6元,我们养牛的信心更足了。”秋吉罗珠曾是俄达门巴村的建卡贫困户,以往家庭主要收入靠卖酥油和奶渣。“牵手”奶企后,2016年以来,他家每年仅靠向蓝逸售卖鲜奶收入就达到上万元。

   依托牦牛奶产业,2018年,俄达门巴村增收46万元,牧民实现户均增收5200元,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康定市,蓝逸总部工厂已覆盖4个贫困村,惠及400多户贫困户。2019年,公司收购呷巴乡、塔公镇等乡镇牦牛奶总量突破100吨,累计发放奶款150多万元。

   在公司生产线上,新都桥镇下柏桑村村民蒋文林负责对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我读书时学的食品检验专业,2018年到公司来实习,现每月可领3000多元工资。”

   目前,该公司康定总部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25个,人均月工资3000余元;同时在折多塘村流转土地700亩,每年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可获收入35万元。

   更多好消息传来,“我们正在折多塘开建牦牛奶产业园二期项目,预计明年可完工。”张荣表示,二期项目完成后,工厂鲜奶处理能力将由目前的20吨左右提升到80吨以上,将惠及1000余户贫困户。

  • 上一篇:农牧区变景区 农牧民变“股民”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