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从“上学难”到“上好学”——我州持续给力发展民族教育纪实

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24日

新龙县二完小牧民子女其美洛布课余时间在书画班练习书法。本网资料库图

◎本网记者 丁瑶

9月23日,在雅江县呷拉教育集中办学区——呷拉镇片区寄宿制学校内,六年级学生杨云花说:“自从住校后,奶奶不用再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了。在学校,我不仅吃得好、睡得好,平时课余时间还可以到图书馆看书,学习和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近年来,为解决学校设施陈旧、师资配比低、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按照“农村向乡镇集中,乡镇向片区集中,片区向县城集中”的办学思路,雅江县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雅砻江畔的呷拉教育集中办学区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办学区全面建成,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各1所,总占地面积233亩,总建筑面积70508平方米,总投资4亿余元。该教育园区覆盖全县16个乡镇,解决学生了入学难和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跨越发展,教育先行。70年来,我州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和多项资助政策,不断筑牢教育基础、强化教师队伍、提升硬件设施,我州教育事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跨越发展 甘孜教育今非昔比

建州初期,受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影响,教育资源十分匮乏,1950年,全州有学校43所,在校学生3227人,专任教师112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属于空白。

70年励精图治,倾情奉献,甘孜教育人用心、用情、用力铸就甘孜教育不朽功绩。2010年全州实现“普九”目标,201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8%,初中学生入学率98.78%,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5%以上。全州各级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不断建强,全州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逐步构建成了“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办学体系。

今年4月,在甘孜县边远牧区育才学校内,三年级七班学生次称尼玛坐在多媒体教室,认真地看老师使用电子白板教学。他于去年9月份转入育才学校,谈起和以前学校的差别,他说:“以前的学校位于200多公里外的牧区,不仅小,而且设施简陋。现在的学校有很大的教学楼、操场和食堂,能在这么好的学校上课,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和次称尼玛一样,在这所学校,来自该县10个乡(镇)边远牧区的1717名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实惠。

2019年,我州教育支出23.77亿元。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10.87亿元,涉及607个学校建设项目,投入设施设备1.13亿元。大力推进60个贫困村幼儿园建设、64个中小学校舍改善工程建设、20所标准乡中心校建设。截止目前,全州共有学校846所,在校学生23.47万人,专任教师1.37万人,学校总占地面积74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学校成为当地“最美建筑”。

我州教育总体上实现了从落后匮乏向全面普及基本均衡发展的跨越、从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跨越、从“上学难”向“上好学”的跨越,这是一代又一代甘孜教育人辛勤耕耘、呕心沥血的结果。

教育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会为一个家庭带来生机和希望。加快脱贫项目建设,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2015年以来,围绕“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目标任务,我州结合州情,举全州之力全面构建起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广覆盖、保基本”的十五年免费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包吃、包住、包学习“三包”经费分级承担机制及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向全州各族人民兑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子女“上学难”问题,助推脱贫攻坚见实效。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全州累计投入38.53亿元,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一大批先进教学设备进入学校,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能力全面提升、办学容量全面扩展,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以前村里没有幼儿园,娃娃到处乱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学,有专门的老师教,还不用花钱,真是太方便了。”随着石渠扎溪卡草原上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起坞乡幼儿园开班,当地农牧民脸上满是笑意。

过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加之农牧民居住分散,一些家长不重视教育,很多农牧区的孩子几乎没上过幼儿园。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了农牧民送子女入园入学就读的积极性,还切实减轻了农牧民家庭经济负担。

来自石渠县的卓玛和邓珠以及理塘县的达瓦都是牧民孩子,过去他们常年跟随父母的帐篷在草原上“流动”,家境十分贫寒。通过全州十五年免费教育机会,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他们通过招聘考试,由放牛娃变成了公务员、医生和教师。

据了解,2019年,全州18个县(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部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验收,其中15个县(市)通过国家认定,剩余3个县将在今年接受国家认定。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实施,不仅让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均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对于加快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使这些贫困家庭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并就业,实现了家庭的脱贫奔康,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强师惠师 严管厚爱并驾齐驱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全州教育系统常态化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崇高师德,形成人人争当“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教师的良好风尚。

强师政策不断落实,科研兴教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经过精心遴选,建成了48个州级名师工作室,13个州级名校长工作室,吸纳2329名骨干教师,每年为每个工作室提供8万元工作经费。设置教学质量奖,州级财政按每年不低于500万元,县(市)财政按每年不低于100万元(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按每年不低于30万元)的预算标准,表扬奖励教学质量先进集体和个人。全面启动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工作,建立了海螺沟中学、泸定县得妥镇小学教育科研基地。

惠师举措不断完善。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四大片区”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从2019年起,每年评选表扬100名师德师风良好、教学成绩突出、扎根基层一线的优秀教师,从设立的教育基金中,每年安排100万元进行奖励。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建州70年来,我州基本形成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六大办学体系,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能力全面提升、办学容量全面扩展。“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亮丽的环境是校园,最高兴的人是学生”这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

“互联网+” 优质教育飞向高原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贫困地区,好学校、好教师成了孩子们成才的“命门”。

9月23日,石渠县长须贡马乡中心校多媒体活动教室里,10岁的甲安娜姆正与同学们一道通过“乡村云课堂”线上教学系统,上一堂有趣的超轻粘土手工课,她看着手中那团荧光绿的粘土既好奇更欣喜。

近年来,我州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和“三全两高一大”信息化建设总目标,累计投入4亿元搭建了“123”甘孜智慧教育架构,全州“校校通”覆盖率达到91.74%,班班通覆盖率达到100%,远程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使用率达96.3%。全州师生网络学习空间注册数达13000余人。全州开展“高中直播式、初中录播式、小学植入式、幼儿园观摩式”四种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和本土初中直播教学模式,形成了教育信息化“高端方式”解决涉藏地区教学质量低下的“短板问题”“整合统筹”结合“各级发力”的甘孜智慧教育经验。

同时,我州积极推动全州学校网络覆盖,成立了康巴网络学校,搭建了网络教育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化教育资源培养出了我们本土的清华、北大学生和许多的优秀学生,并通过全段学校教育资源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科任教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5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在我州召开;2016年,全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在我州召开,全国各地和省内各兄弟市(州)到州考察学习信息化建设经验达30余次。2017年底,我州同时获得《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民族地区与内地教育同步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省级优秀试点。

……

优质教育资源插上互联网“翅膀”,呈现到教育“洼地”的孩子们眼前,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 上一篇:雨停在了凌晨五点半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