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文化惠民润民心——我州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纪实

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17日

理塘县送文化下乡。

◎本网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去广场跳舞锻炼、到博物馆看文物、来农家书屋“充电”……今天的甘孜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百姓生活常态。作为文化活动的一分子,无论城市乡村,文化惠民如甘泉露饮,滋润心田、凸显情怀,成为衡量百姓幸福指数的标杆之一。

为全面释放文化惠民能量,让温暖永驻百姓心坎,我州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天的甘孜,文化畅通已成共识。

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惠民样本

走进乡城县青德镇白龚村,果树葱茏、繁花簇拥、麦浪翻滚,加之错落有致的白色藏房,山乡田园的诗意之感当即袭来。而在这个美丽村子的一角,村级文化活动室成为了其中一道靓丽风景。

白龚村村支书丁真尼玛告诉记者,村级文化活动室是村民们共同的家。在村级文化活动室开展主题党日、春节文艺演出、农牧民星期天、日常会议等,既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活动,让大家脱离了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也拉近了村人邻里间的互助友爱。

正如丁真尼玛所说,村级文化活动室作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其提升公共文化核心竞争力、增强群众归属感和获得感的作用不容小觑。为进一步发挥村级文化活动室的作用,助力我州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州完成136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及设备配送。

如果说村级文化活动室是我州公共文化基础建设的“左膀”,那综合文化站便是“右臂”。当下,我州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它们在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充实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内容、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

一说起“王老表”,九龙县境内几乎无人不识,与他的美名一同远播的,是他的“呷尔镇文化站”招牌。“王老表”本名王长生,1992年,九龙县便将“呷尔镇文化站”挂在了他家。一路走来,王长生秉承“见啥做啥”的理念,充分发挥文化站的作用,为当地大小会议、各类文化活动、宣讲活动等提供了不少方便。同时,王长生自身被纳入州县群众宣讲员,先后面向多个群体,开展了300余场宣讲。

如今,“王老表”的文化站陈列室里挂满了自己写的书画和五花八门的乐器。他说,是文化站给予了他起舞的机会,让他成为了梦想中的文化人。

在理塘县甲洼镇农家书屋,一整面墙的书籍中,社科类、法律类、生活类、少儿类……种类丰富的图书整齐排列、井然有序,农牧民群众正在翻阅着自己喜欢的图书。据了解,甲洼镇把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甲洼镇党委书记尼玛泽仁表示,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农家书屋宣传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一个守住家园、记住乡愁、传承文化的载体,成为助推乡土文化发展的强大引擎。

“总建筑面积达到1957平方米,馆藏有13万册书籍。”这项数据真实反映了巴塘县鹏城图书馆目前的实力。据了解,该图书馆分藏书、图书阅览、少儿图书阅读、信息服务、文化展示等区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图书馆是巴塘县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助推了巴塘文化氛围的营造。

毋庸置疑,公共文化服务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要让群众及时享受到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共文化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当下,随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州覆盖城乡、惠及广大群众的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已初步建构。

举办文化节会 建构惠民亮点

文化惠民的增强离不开工作创新,也离不开各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文化惠民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民俗文化节会的开展,正是创新与传承发展的一大缩影。为进一步发挥文化惠民的力量,丰富百姓生活,我州各县(市)相继举办系列文化节会。

7月18日,雅江县德差乡2020年文化旅游活动暨农牧民运动会开幕。活动现场,歌曲《大美雅江》《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出了雅江儿女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怀,木雅锅庄《跺体卓》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看着精彩的演出,村民们时而鼓掌叫好,时而轻声和唱,好不热闹。

7月29日至7月31日,以“相约圣洁甘孜·畅游自驾天堂”为主题的2020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在主会场理塘举行。期间,第四届理塘仓央嘉措诗歌节、最美康巴汉子选拔大赛、神秘古朴的传统藏戏、热情奔放的藏族舞蹈、嘹亮的民间山歌等,尽显我州文化节会的独有风采。

理塘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节会活动是强有力的软实力,它不仅为群众增添了生活乐趣,还悄悄改变了群众的生活陋习。曾经,老百姓们打招呼的口头禅就是:“走,喝酒去!”而随着各类文化节会的不断丰富,许多群众从曾经的观众变成了“演员”,大家打招呼的方式也变成了:“走,学新舞唱新歌去!”

烟花绽放、礼炮齐鸣。8月6日上午,2020年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金马文化旅游节大幕开启。节会期间,“印象色达”服饰表演、民间艺术和非遗展演,充分展现了色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服饰资源。牦牛绒编织技艺、格萨尔石刻、鹰笛等各色非遗文化展演,更是吸引广大干部群众和游客观赏。

色达县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也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金马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在丰富百姓生活同时,一定程度体现了我州文化惠民工作的开拓创新。

当然,我州传统文化节会远不止以上所述。康定 “情歌节”、泸定“樱桃节”、丹巴“嘉绒风情节”、巴塘“央勒节”,道孚“安巴节”,稻城“登秋节”、九龙“游海节”…… 各类群众性节日文化品牌不断出新,极大地丰富了我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全州各族群众的文化品位。

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亮点。同时,这些节会也成为我州文旅融合的新亮点,既吸引了大量游客,又开启了外界了解甘孜的新窗口。

聚焦文化下乡 筑牢惠民之基

“太过瘾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7月30日,炉霍县宜木乡,县文化馆的又一次送文化下乡,让当地百姓多了欢笑与暖意。

炉霍县送文化下乡,丰富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州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又一次探索。

据了解,为有效助力文化惠民工作的开展,我州各县(市)充分利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和有利时机,扎实开展了“不忘初心、感恩奋进”“欢庆新春、助力脱贫”“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宣传十九大同心建小康”等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惠民活动4220场,受益群众达114万人次。

7月16至21日,雅江县康巴汉子艺术团,深入德差乡开展送文化、送法律、脱贫攻坚文艺下乡等活动。按照抓好文化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理念,该艺术团和德差乡五个村农牧民开展了篝火联欢晚会。此次送文化下乡持续6天,完成10场次相关活动,得到了德差乡百姓一致好评。

“老百姓的肯定就是最大的动力,今后,必须练好基本功,为百姓带去更加精彩的演出。” 康巴汉子艺术团工作人员认为,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文化下乡活动,还需练好“内功”。

延伸到全州范围,练好“内功”同样是重中之重。据了解,我州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发挥自身文化特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了歌曲、弦子、踢他、锅庄、小品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节目,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送到基层老百姓中间,发挥了党的宣传喉舌作用,巩固了党在农村牧区的宣传文化阵地。

送文化下乡活动的遍地开花,还让文化惠民“富民、育民、乐民”的宗旨 “登台亮相”,有力助推了我州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全州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据统计,近年来,州歌舞团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分组赴南北两路演出62场,覆盖全州64个乡镇,5万余人观看了演出。

州民族博物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展生态、历史 、非遗、红色文化等方面的流动展板的展览活动,使广大市民对博物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博物馆开展志愿者的招募活动奠定了基础。

州文化馆利用“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到甘孜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榆林村、州武警支队开展送文艺演出,并同相关部门到石渠县5个乡镇开展艺术、畜牧业等送文化下乡活动。

州图书馆开展“看沧桑巨变、怀感恩之情、铭爱国之志”主题文化展览活动,为监狱民警奋发有为提供了更生动有力的精神财富,并与州文联联合举办了“脱贫奔康 文艺同行”图书捐赠活动,为18个县(市)图书馆捐赠了一批包括本土作家在内的优秀图书共计7000本(册)。

文化惠民,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没有终点,甘孜正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大路上,与时代同行,踏歌远航。




  • 上一篇:我州文化惠民助力文化大繁荣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