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特色产业鼓起农牧民“钱袋子”——我州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纪实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19日

甘孜万亩青稞基地。 范河川 摄

◎本网记者 丁瑶

“我们村里共种植了300亩藜麦,去年每户得到了7000元的效益,这其中还不包括在基地每天打工的100元。今年村里又增种了700亩,我们家里有4个人在这打工。” 5月29日,雨过天晴,正在得荣县白松镇夺松村藜麦基地忙碌的村民洛绒扎西,看着地里一株株红黄相间、长势喜人的藜麦,抹了抹脸上的汗,喜悦之色溢于言表。继高山葡萄酒、冷水鱼养殖成功后,藜麦产业开始成为得荣农民致富增收新动能。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特色产业,打造“一圈一带一走廊”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建集体牧场让农牧民尝到“甜头”,打响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近年来,我州念好高原“特色经”,让广大农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

“几年前,我们就着手研究将青稞做成饼干、茶等产品,在深入市场调研后,2018年投资6000多万元,启动了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建设,去年9月17日园区成功开园。”据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园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产业园集青稞科研、加工、文化旅游为一体,分为文化展示区、产品展示区、食品加工区、综合文化活动区。据悉,园区将加工青稞精米、面条、饼干、茶等产品,年产规模9200吨,预计2020年将实现产值1.3亿元,实现年利润3500余万元,每年可带动园区所在乡户均增收7226.4元,解决百余名群众就业。

近年来,我州通过育良种、提单产、深加工、改良青稞营养与加工,力促青稞产业转型升级,让高原藏区这一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在甘孜州一代代农业科研人员的艰辛努力下,先后选育青稞系列品种32个,青稞单产从最初的亩产50kg突破到200kg大关,良种覆盖率达93%,这些品种在不同时期为藏区群众特需生活主粮自给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甘孜州有10多家青稞加工企业,青稞多个产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阳光照耀,暖意升腾。在海拔3600米的理塘县濯桑康藏阳光蔬菜生产加工基地,笑容灿烂的村民正在采收萝卜。

这不是一般的萝卜,这些萝卜翻过折多山,走上雅康高速,抵达川西平原,再上成渝环线高速,后经厦蓉高速,抵达珠海、深圳,进入香港、澳门市场。

“祖祖辈辈都没想到,我们理塘的蔬菜能卖到香港、澳门。”村民昂翁尼玛边清洗萝卜边感慨地说。

“长势好,产量高,今年平均亩产1000斤,村民增收没问题。” 今年3月27日,在康定章古村羊肚菌采摘现场,来自省、州、市专家现场测产验收羊肚菌时不约而同地感叹。

据甘孜州三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华庆祥介绍,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了100亩羊肚菌,今年羊肚菌亩产值达5万元,将实现总产值500多万元。

“按照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同时结合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我们提出了打造大渡河流域‘果菌药’园区的思路。目前,该区域已发展苹果、枇杷、甜樱桃、青脆李等特色水果35000亩,以羊肚菌为主的食用菌4200亩,以重楼、白芨为主的中药材6000亩。”康定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陈雩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州立足农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围绕东部现代农业经济圈、北部特色农业产业带、南部特色农业走廊“一圈一带一走廊”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建设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2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43个特色养殖小区,建成全国最大羊肚菌集中连片生产基地,强力推动特色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甘孜特色的农牧业发展道路。

走出去请进来打响品牌

2019年6月24日,由甘孜州商务和经济合作局承办的“圣洁甘孜”农特产品品鉴会在广州中洲农会甘孜州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举办,“圣洁甘孜”农特产品火爆羊城,活动邀请到中洲农会及唯品会、益农控股、广州交易所集团等共160余家广东地区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及产品流通企业,现场销售收入21万余元、斩获产品订单1.5亿元。

借助广东省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圣洁甘孜”农特产品品鉴会成为推动甘孜州优质农特产品与粤港澳大湾区广阔的消费市场实现产销对接,吸引了更多的广东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到甘孜州投资发展,在加快全州农牧等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广大贫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脱贫奔康,助推甘孜州决胜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为加快建成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注入新活力。

2019年11月9日—11日,“圣洁甘孜·走进珠海”东西部消费扶贫协作暨高原臻品推介展销会在珠海市对口支援甘孜州藏区文化体验园举行。我州18个县(市)100多种特色农副产品集中亮相,珠海市民切切实实品尝到了正宗的高原牦牛肉、香浓的酥油茶。通过我州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展销,进一步搭建甘孜州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我州特色农产品融入粤港澳大市场。同时,全面展示珠海对口支援我州稻城县、理塘县工作成果。

展销会邀请到州内20余家企业,涉及全州“酒、肉、茶、菌、果、水、蔬、粮、油”十大类精品产品,牦牛肉、藏香猪、藏鸡蛋、青稞酒、松茸、虫草等高原特产齐集一堂。值得一提的是,展销会主办方还准备了10吨高原土豆和2吨特色青稞免费相赠。

自2014年以来,珠海倾情、倾力、高标准、高质量对口支援我州理塘县、稻城县,6年来,珠海与我州深化产业合作,支持两县立足自然禀赋优势发展农牧、旅游等特色产业,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记者从州农牧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我州实施双品牌战略,着力推进“圣洁甘孜”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全力推进藏字号、乡字号、土字号农特产品,全州17个县(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5万亩,累计登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9个(其中:无公害农畜产品133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农产品40个、地理标志产品11个),“四川扶贫”商标农产品71个,“圣洁甘孜”成为全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得荣县C47干红葡萄酒斩获第十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理塘县成功申报四川省供港澳台及东南亚“出口蔬菜种植基地登记备案”和“出口蔬菜加工基地备案登记”,同时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命名为首个“中国牦牛绒原料生产基地”。

产业落地落实促农增收

畜牧业是甘孜县的特色产业,养殖数量最大的是牦牛。但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阻碍了畜牧业发展,转变传统牦牛生产经营方式已迫在眉睫。经过调研,甘孜县以“高原牦牛”为突破口,在征求农牧民群众意见后,试点在茶扎乡银多村示范建设现代集体牧场。

全村牧民每户入股一头牦牛,由当地财政出资购买种畜和基础母牛,所得收益除去留用生产发展基金外,全部用于群众分红。通过集体牧场运作模式,贫困村集体经济得到了不断壮大,贫困农牧民群众不仅得到了红利,而且剩余劳动力实现了有效输出。

建集体牧场,通过托管分红、生产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以来,甘孜县先后投资3846余万元,新建集牲畜暖棚、贮草棚、补饲槽等为一体的规范化集体牧场75个,集体牧场牦牛存栏9225头,出栏2120头,每头牦牛销售按5000元计算,收益1060万元,惠及75个贫困村、3000余户牧民群众,实现人均增收670元。

“集体牧场实行整村推进,村社联动,共同致富。”甘孜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的实施,有效增强了牲畜越冬渡春能力,而且集约了资源优势,降低了投资风险,也探索了让牧民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现代畜牧业模式,真正帮助牧区牧民探索了共同致富的路子。

“今年是我种植宽叶羌活的第三年,收了700余斤,有近1.5万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够轻松赚到钱,这是以前不敢想的!”近日,在丹巴县半扇门镇大邑村党员活动室里,居民刘张群手里拿着卖羌活的货款激动地说。

三年前,大邑村因地制宜,顺应市场需求,在当地政府给予种植户种苗款补助等政策鼓励下,村民们开始尝试种植羌活,而今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日子。一大早,全寨子的种植户就将自己家的羌活运送到党员活动中心,集中打包出售给前来收购的药材公司。

大邑村村主任周洪文介绍,全村三十户种植户共出售宽叶羌活1.5万余斤,收入30余万元,实现了户均增收1万多元。当天,药材公司和合作社就对羌活货款进行了现场发放。下一步,大邑村将继续利用地理、气候优势抓好芍药种植,带动全村集体奔康致富。

近年来,我州强力推动特色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巩固提升两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1个,评定州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新引进培育涉农企业279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13个。

“今年,我们将深入推进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全面落实‘育龙头、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营销’思路,加快实施现代农业‘10+2’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农特产业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提档升级两个百万亩特色农林产业基地,全力建设三个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建成州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新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引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100户。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指导,建成州级示范合作社100个。全力培育中藏医药业,加快建设德格县麦宿中藏医药和乡城县融合产业园,种植药材9万亩以上,加工中药材290吨,中藏药业产值突破15亿元。 ”州农牧农村局负责人如是说。





  • 上一篇:省州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丹巴县抢险救灾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