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从黄金荚到“baby 菜”——数字农业3.0创造市场新空间

甘孜日报    2020年06月12日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聂姚

6月5日,芒种。丹巴玉知禾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孝明一大早就到位于郫都区的种植基地去查看苗菜种植情况。

江孝明涉足农业十余年,前几年成为盒马鲜生的供应商。黄金荚、“baby菜”等特色农产品,就是由他卖向全国各地的。在此之前,黄金荚由于缺乏销路,被当地弃种几近灭绝,却在搭上数字农业快车后实现了逆袭。

“数字农业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高级形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晓鸣对数字农业这样表示。

从无人问津 到走向全国

“黄金荚”是一种产于丹巴县、通体金黄的豆荚,在丹巴的种植时间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其苗条纤细,表层平滑光泽、无筋无柴,口感极佳。为其命名的是丹巴县县委书记何文才,他告诉记者:“‘酒香也怕巷子深’。黄金荚虽然好吃,但过去由于知道的人不多、运输也不方便,一度因为滞销陷入了绝境。”

2018年,成都盒马鲜生采销总监熊志然到丹巴查看番茄种植基地时,在当地吃到黄金荚,决心把它推广出去。去年,江孝明和丹巴县八科村村民试种了100亩,在该平台上线后迅速走红,销售量达到了近30吨。

“去年,村民种植黄金荚,每亩地普遍增收 7000元-8000元,今年还要继续扩种。”丹巴县农牧局长陈淼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去年黄金荚在成都售价为7.9元/350克,在北京、上海售价更高,新的销售模式,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熊志然向记者介绍,他们把为平台种植农产品的村庄称为“盒马村”,丹巴县是我省第一个加入“盒马村”生产序列的,目前,理塘县、小金县也加入其中。该模式是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的典型代表,通过实行订单生产,不仅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还能避免盲目扩种造成滞销。

从满足需求 到创造需求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已经成为我国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是农业大省,省农业农村厅通过招商引资、开展培训等形式,深入推进数字化信息进村入户,助推我省数字农业发展,地方政府和院校也加入其中。

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是在2017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成都市科技局、温江区人民政府等5个单位共建的,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书记、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董事长周伦理介绍道,目前已共建了“四川数字农业创新中心”高端研发平台和营运“1链3e”数字农业产业共享平台,下一步将全力建设“CNG农业链公链”、打造“川农牛鲜生”和数字农场。通过打造5个标志性未来农场,示范引领成都农业产业功能区及四川现代农业园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江孝明向记者展示了大棚的数字化管理设备,可调温大棚、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设备等,即使人不在现场,通过手机也可以对大棚进行管控。这个20亩的大棚日常维护只有6名工人,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黄金荚是顺应市场,苗菜就是在创造市场。”江孝明口中的苗菜属于上架盒马的“baby 菜”系列。生长周期短,使用生物肥,口感鲜嫩,适合孩子吃。售价较同品种普通商品提高了一倍。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苗菜市场的成长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每天,平台都要把前一天的苗菜销售情况发给江孝明,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市场需求量还在进一步扩大,就会提出扩大出产量的要求。“目前,加种的苗菜即将上市。”江孝明说。订单农业 实现良性循环

如果说,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是数字农业1.0版本,用信息技术助推农产品生产,实现更智慧管理、更优质产品、更高产品附加值,是数字农业2.0版本,那么,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消费习惯,对农业生产提供调整依据,实现精准供求循环,就是数字农业的3.0版本。而数字农业4.0版本,就应该是制定更高行业生产标准,助推整个农业产业升级,推进乡村振兴。

熊志然表示,平台在采购商品时,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定品种,定规格,定口味。其中,定规格就是商品的规格大小要符合更多顾客的需求。他举例说,顾客反映1公斤的莲花白太大,一天吃不完,平台就会根据这一反馈在种植端进行调整。定味道,就是除了口感的要求,还要对生产的安全标准提出要求,以此扭转粗放式种植方式,让产销更好地匹配,从而助推农业升级。“理想的数字农业,是从1.0版本到4.0版本的良性循环。”他说。



  • 上一篇:亚丁景区获5亿元贷款用于提档升级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