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沿着十八军的足迹 追寻川藏路上初心

甘孜日报    2019年06月05日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侧记

十八军老战士及其后代重走泸定桥。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文/图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英雄筑路辟通途。1950年,驻扎四川的第二野战军十八军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不惜一切代价背着公路进藏”,先遣支队翻雪山过草地,一边进军一边修路,一里一里地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把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这次进藏的漫漫征途,成为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世界军事史上又一次震撼人心的大行军。

“父辈们用血肉之躯创造公路史上的奇迹,为藏区群众带去光明和希望,这是他们所留下的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69年后,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已是年过半百,在“重走十八军进藏路”座谈会上数度感动得落泪。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5月28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四川省委统战部主办,四川省委藏区办、中国西藏杂志社、甘孜州委宣传部、康巴卫视承办的“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大幕开启。

17名十八军老战士及其后代同新华社、中新社、四川日报等10余家中省州媒体记者组成的代表团,从成都金牛宾馆授旗“开拔”,沿着“十八军进藏在四川”的足迹出征,深入到我州泸定、康定、甘孜、德格四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记忆之旅”,重温十八军进藏的热血历史,感受甘孜藏区的今昔变化。

重温红色记忆

百炼成钢,十八军为家为国为信仰

5月28日下午,“重走十八军进藏路”一行人沿着刚建成的雅康高速公路抵达了第一站我州泸定县。

“当年甘孜人民不仅组织了万余头牦牛的运输队‘接力运粮’,还日夜赶工给战士们磨制了数万斤糌粑作为干粮,甚至当地有100多名兼通藏汉双语的康巴青年直接加入了十八军,可以说‘甘孜州是不在编的十八军’,为当年十八军进藏全力‘保驾护航’。”原西藏军区副政委、十八军烈士张福林的弟弟张福立,在会上不禁追忆起十八军战士和甘孜各族儿女的军民鱼水深情,他质朴无华的话语赢得现场阵阵掌声,“红色基因”又一次在川藏大地上留下道道印记。

大渡河涛声依旧,铁索桥游人如织。会后,代表团前往泸定桥纪念馆和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老战士们故地重游万千感慨,后代亲属踏上父辈们曾战斗过的地方激情满怀。一面面照片墙、一张张路线图、一个个筑路工具……拍照、合影、交流,刚刚进入第一站,大家便久久不愿离去。

张小军所到之处,都要仔细打量每一件和十八军有关的陈设和展品,而展馆中滚动播放着的背景音乐,传出阵阵悠扬又熟悉的旋律,不时引得他跟着哼唱,这些歌曲将父辈们那段难忘的岁月一一吟唱。

他不是第一次前来瞻仰父辈的荣光,“我对泸定的印象,除了‘红色名城’就要数三个‘5·29’了——1935年5月29日,红军飞夺泸定桥;2015年5月29日和2019年5月29日,我两度踏上了这片红军战斗过、十八军挺进过的红色热土。”虽身为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儿子,但张小军从未想过要躺在父辈的荣誉“温床”上,而作为一名从军十五载的转业军人,他每天想着的全是要怎样为先辈的红旗再添一抹亮色,要怎样将延续红军精神的十八军精神薪火相续下去。

每秒流速超过7米的大渡河不舍昼夜地流淌,泸定桥、康巴大桥、雅康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一座座桥梁在大渡河上拔“地”而起;大渡河桥偏安一隅,似乎早已被人们所遗忘,可纵然“搁置”了那么些年月,斑驳陆离却依然屹立不倒。

十八军老战士和后代亲属,在体验了一番泸定桥的惊涛拍岸后,浩浩荡荡地涌向现已设置了隔离护栏的大渡河桥,他们望着桥身两侧朱德总司令题写的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念念有词,他们盯着刘伯承同志挥毫泼墨的烙金大字“大渡河桥”不由地出神,“这是川藏线,即康藏公路上修建的第一座钢架结构悬索桥。”工作人员的介绍将老人们的思绪拉了回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又一座具有民族色彩的双曲拱桥飞跨在大渡河上;从此,大渡河桥作为战备桥保护起来。1999年,该桥被列入我州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军进藏先遣部队52师全从泸定桥上通过,但是汽车无法行进;只能将汽车整个拆了,靠人力背着零部件过河。这种情况下,重新修建一座能过车的桥尤为紧要。”原十八军53师师长金绍山的儿子金坚对这座距离泸定桥仅仅500多米的又一座历史名桥可谓知之甚多,“我的父亲作为后方部队将领,深知部队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才能一往无前,而交通顺畅绝对是大前提。因此,他便带领战士们没日没夜地修筑大渡河桥,保障车队顺利通行,确保部队早日进藏。”

可以说,“跨过大渡河”只是十八军进藏畏途上的一个片段,而辟通二郎山、征服雀儿山——这两处修筑川藏公路中最为艰难的天堑,才道尽了那段热血往事的峥嵘。在雪山上跋涉、在荒野中行走、在激流中前进,全线2400多公里长的川藏公路仅仅用时4年就已全线通车,这是奇迹!可奇迹的背后,则是2000多名筑路英雄就此长眠。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父辈当年沿途帮助藏族群众修房子看病、农牧民则帮战士们缝衣服送食,当地百姓甚至亲切地称呼十八军战士为‘金珠玛米’——菩萨兵。”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的女儿谭齐峪感念甘孜群众至今不忘与十八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情厚谊。

亲历发展变化

山河峥嵘,父辈之志终成美好现实

情城月色夜朦胧,这个季节的溜溜城,流水潺潺、气温微凉。当天晚上8点,代表团进入了此行的第二站我州康定市。华灯初上、街道整洁、小巧不失精致,而大、小广场上正跳得火热的锅庄,看得一行人啧啧称道,“原来还有藏舞版的广场舞,长见识了。”

李永淑看“馋”了,干脆在入住酒店外的小广场上,直接加入到广场舞的队伍中去,“还是熟悉的味道,原来的配方啊。”今年87岁高龄的她打趣地对在旁围观的晚辈们说,“我已经好多年没到过康定了,真没想到康定城现在建设得这么美。满山的星星、射灯照得河水五彩斑斓,整座城市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魅力。”

在进州路上,老人家不知多少次,指着车窗外四通八达的高速交通网比划不停、赞叹不已,“今天的甘孜藏区,新建的雅康高速、二郎山高速隧道以及二郎山公路隧道……这些‘大国工程’一改几十年前川藏线上的急难险重路段,将‘天堑’彻底变作了‘通途’。”

高速公路上桥梁隧道的轮番交替让她兴奋不已,汽车飞机火车即将全面落地令她欢欣鼓舞,今时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蓬勃发展的活力都是曾经十七八岁就进藏的她,万万没敢奢望过的;如今,却在甘孜藏区这片她艰辛跋涉过的土地上织就成了美好现实。

5月29日的走访活动便可见一斑。当天上午,李永淑,这名原西藏驻成都办事处干部、十八军老战士,同后辈们一同前往位于康定榆林新城的甘孜州民族博物馆。

上千件川藏地区的珍贵文物在代表团成员面前揭开了神秘面纱。他们一面叹服于甘孜自然资源的富足,一面对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遗产大嘉赞赏。

特别是当老前辈们走进馆内二楼的“红色甘孜”展区,发现通过电子沙盘、仿真场景、半景画、小游戏、雕塑等方式呈现的红色印迹,记录下半个多世纪前,甘孜人民在支援十八军和平解放西藏的进程中,革命火种播撒遍了康巴大地,“以现代化、高科技的媒介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示在观众眼前,这样有底蕴、有看点、有态度的博物馆,很值得花时间、用心思细致浏览。”老前辈们一致认为州博物馆里“干货”不少,是亲近藏区历史最为直观和实惠的途径。

“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里追寻、知晓和讲述他们的事迹!”原十八军烈士张福林的侄子张铁岭深感甘孜是块值得深挖的红色文化资源富矿,能在博物馆里专门辟出相关区域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集中展示,既明智更启智。

“我父母都是十八军进藏先遣队的干部,今天能在这里看到他们的故事还原在我们的眼前,太激动了!尤其是发觉甘孜人民、藏区百姓没有忘记他们,更是说不出的感动。”原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的女儿王昌为有感于四川藏区现今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父辈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我们作为子女也将秉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为藏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们的信仰就是我们的初心。”在追寻父辈足迹的路上,代表团成员说出的这句发自肺腑的心声,感动着途经各地的干部群众。

“康巴第一村”“神鹿眷念的地方”“鲜水河畔的粮仓”……5月29日下午,当代表团来到炉霍县宜木乡虾拉沱村时,不仅为眼前静谧而美好的田园风光所倾倒,更为这个“红军村”的红色基因所折服。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的故事是红色的、心也是红色的,就连居住的房子也是红色的”。

这朱砂般的红,和红军血肉相连,与十八军也是颇有渊源。

虾拉沱村坐落在鲜水河北岸,当年十八军进藏时途经于此,在当地群众心中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佳话,“先遣队是四月来到炉霍县,驻扎在老街上,当时发生的一件事让部队和当地农牧民从此结缘。”新都镇幸福社区主任周阿加回忆,那年老百姓放养在山上的200多头牛羊被土匪掠走,情急之下向十八军首长反映了这一情况;首长毫不犹豫地派出一个班的战士,经过一天一夜搜寻帮助群众成功找回了牛羊,“这件事很快在炉霍县传了个遍,好多老街上的年轻娃娃听说后,主动报名加入了十八军,筑路、建设、进军,不少娃娃在此后的参军生涯里干出了不小的动静,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真替我们甘孜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康巴青年。”周阿加向在场的老前辈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看着父辈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至今还如此牵念他们,潘孝愈也感叹说:“今天,看到甘孜藏区这样美好,我相信十八军战士的心愿也就实现了。”

“变化太大了,真好!让人打心眼儿里高兴。”老战士李永淑走在虾拉沱村笔直宽阔的乡间路上,拉着藏族姑娘的手连声说。

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近年来,虾拉沱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和红色基因文化,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可谓“拿到手软”。

在炉霍县甚至整个甘孜州,虾拉沱村称得上是经济和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华西村”。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还打造创意观光农业,绿色产业发展已成为这里的经济新引擎。此外,因历来重视教育,大批人才走出虾拉沱,走向各个工作岗位,虾拉沱村早已名声在外。

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村容整洁、民风纯朴……“距离我上一次拜访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更别提和当年父辈们进藏时相比了。”十八军52师副政委阴法唐的女儿阴建白证实,“十八军战士们毕其一生牵挂着藏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今他们的愿望终成美好现实。”



  • 上一篇:康中名优教师赴各县开展“送教下乡”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