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无路寻路 悬崖攀缘

甘孜日报    2018年10月13日

步行九小时,只为“现场目击”

      本网讯 “长到三十多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了九个小时的路,也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陡峭的山路。”昨(12)日晚9时,刚从白格堰塞湖返回白玉县城的甘孜日报社前方报道组组员余秋林说起一天的经历,直呼“好后怕”。

      为了获取更多的一手资料,昨(12)日早7时,前方报道组经过两小时的车程,到达在白玉县则巴村白格堰塞湖前线指挥部后勤点,9时,开始了长达20公里的“山路之旅”。这里本来没有路,因为白格堰塞湖的产生,才有了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前方报道组只有一边走一边“摸索”。

      上山、下山,又上山,再下山,兜兜转转,好不容易到达堰塞湖约2公里的半山腰,虽然直线高度只有2公里,但几乎是70度的坡度,且还没有路,前方报道组只能四下寻找落脚之处。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不易,下山更难,由于坡度陡峭,每移动一步,脚趾尖都在鞋子的摩擦中钻心的疼痛,2公里路足足走了1小时,前方报道组组员的脚都打上了水泡,脚大拇指都受伤有淤血。中午1时10分,终于到达堰塞湖现场,顾不得疼痛,立刻投入拍摄工作,忙碌到14时20分,大家才脱下鞋子,揉揉伤脚。

      为了拍摄断流河道,在堰塞湖现场采访结束后,下午14时30分,前方报道组组员又走上了沿江“壁挂路”。这是一条悬挂在600米高的悬崖上、百分之六十的路段坡度超过80度的“天梯”。脚下是坚硬的岩石,侧旁是深深的峡谷,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像壁虎一样贴着岩石,一步一挪,在随行村民的帮助下,在乱石中安脚、在荆棘中寻路。晚19时25分,前方报道组到达白玉县则巴村白格堰塞湖前线指挥部后勤点,当坐上前来接应的车辆,大家才松了口气。虽然后怕,但余秋林说:“九小时的步行,将让我难忘一生、受用一生。”

       甘孜日报社前方报道组



  • 上一篇:脱了军装 仍是铁军
  • 下一篇:山体滑坡2000余万方 上游堰塞成湖下游河床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