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把游客的心留下(中)

甘孜日报    2016年12月19日

——记者眼中的海螺沟景区之变

    

    “水景观”已成为海螺沟民俗村一景。

    ■本网记者 周华 /

    一流建设提档升级

    “旅游”一词单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是旅游。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的含义。而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已经成为旅游必不可少的元素符号。

    要想留住游客,真正让游客的“心不再离开”。除了一流的旅游资源外,与之配套的旅游六要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海螺沟景区,一流的建设也正在改变着景区的对外形象。

    谈起海螺沟景区建设时,景区管理局局长谭智泉对智慧景区、厕所革命、垃圾银行及新建成的游客中心、海螺沟民俗村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他的眼里,记者看到管理者的自信。

    1114一大早,当记者在管理局政治部主任龚自毅的带领下来到海螺沟景区游客中心时,三三两两的游客正在中心外拍照。记得一个半月前,记者曾经到过一趟海螺沟,当时的游客中心还没有投入使用。时隔一个半月后,一座新颖别致的游客中心已经成了磨西镇的标志建筑。

    中心的外观颇有当地特色,屋顶呈山形,与中心后面的雪山遥相呼应。石木结构的外墙外,正门左右两侧各有一面镶嵌在地面上的类似于镜子的玻璃。蓝天白云与镇子两边的山峰倒影在镜面上,形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在中心外,有藏、汉、英、日、韩五种文字的标牌格外显眼,仅从标识标牌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景区的“国际范儿”。

    踏进中心大厅,温馨的气氛扑面而来。身着民族服装的服务人员有的用流利的普通话在解答着游客的询问,有的操着熟练的英语在为外国游客服务。前厅的地面上,我州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城市LOGO映入人们的眼帘。据龚自毅介绍,游客中心是今年10月才投入使用的,为了不影响地面景观,后期建设的冰川博物馆、演艺厅、电影院等都被设计在了地下。放眼游客中心大厅,景区查询、导游服务、取款、行李寄放、婴儿车、残障车、智能售票系统、健身充电设施、带有第三卫生间的星级厕所、大型实景油画、文化氛围浓郁的休息区等,无不彰显着中心设计、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和景区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

    大厅的一侧,一处厕所成了记者关注的焦点,没有其它厕所的难闻味道,地面一尘不染,厕所内摆放的鲜花开得正艳,在一盆盆绿色植物的装扮下,厕所一改传统形象。贴心的第三卫生间内,甚至还有茶几和休息椅。负责为景区提供咨询服务的北京蜗牛公司的熊斌告诉记者,海螺沟的厕所是景区一绝,这主要得益于景区厕所标准化建设的“四项革命”。一是以技术革命淘汰打包式厕所,采用全国技术领先的泡沫微生物环保厕所,实现了泡沫封堵免水冲、微生物粪便自降解、智能控制冬季保温等目标;二是以风貌革命突出生态环保、古朴自然,使厕所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从而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三是以管理革命强化标准管理、动态管理、制度管理,重建更重管;四是以文化革命营造舒适的如厕环境,使海螺沟的生态厕所成为高寒地区旅游厕所的典范。他说,海螺沟景区201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后便屡获好评,并引起全国各大景区纷纷效仿。目前,景区已投入近5000万元,建成生态厕所9座,并在全国首创“5A级”厕所管理制度。

    难怪重庆游客秦先生在如厕后告诉记者,海螺沟景区的厕所是他在全国景区中见到的最好厕所,代表了中国厕所的最高水平。浙江杭州姑苏景区的陈总2008年曾经到过海螺沟,对当时海螺沟的厕所状况更是记忆犹新,在没有再次来到海螺沟之前,他认为海螺沟搞的“厕所革命”不外乎就是走走形式,但最近他再次到海螺沟参观后,发现自己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告诉记者,海螺沟景区倡导的“厕所革命”其概念和规范度都比杭州知名景区的厕所还要好,表示回杭州后将学习海螺沟景区的做法,推行“厕所革命”和“垃圾银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螺沟景区不但在“厕所革命”上做文章,还在厕所管理上下功夫。记者在中心厕所看到,厕所外不但有保洁人员公示牌,还明确了保洁人员的责任区域、开放时间、监督电话等,并制订了15条保洁制度。龚自毅告诉记者,景区对所有厕所均实行星级管理,星级高低直接与保洁人员工资挂钩。

    在游客中心三楼的海螺沟智慧景区指挥中心,一套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正在运行。透过这套系统,景区管理者对景区情况了如指掌。其实,这只是海螺沟智慧景区建设的一个片断。如今,“海螺沟旅游微信公众号”、 “海螺沟旅游”等一大批与之配套的系统平台,已经在海螺沟智慧旅游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116清晨,海螺沟景区核心景点四号营地被浓雾遮盖,冰川隐入一片苍茫之中,来自重庆的资深“摄友”刘先生通过景区游客中心大屏看到天气状况后,当即决定次日再“进山”拍照。

    “这个视频直播方式呈现景区实时动态非常好,对于我们摄影爱好者更是最直接的提示。我走过全国许多地方,能做到这项服务的景区还是头一回见!”虽然没能拍到美景,但刘先生却对景区的这套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了解,目前海螺沟景区已经实现主要景点免费wifi全覆盖,除了主推的手机端智慧旅游平台之外,还建成电子商务网站、门户网站和景区英文网站,一个集网络购票、语音视频导览、互动评价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化”多终端的综合旅游服务平台初步形成。

    “我们希望通过统一的公共电商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识读终端,打通线上到线下的闭环,达到方便游客、服务旅游经营户、整合旅游资源、分销全域旅游产品的目标。”龚自毅介绍说。

    另据海螺沟景区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曹龙武介绍,作为全州首个监控点位布局完整的指挥中心,管理者可在指挥中心对景区进行全面实时监控,管理方式也由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事中管理。而诸如游客迷路、突发身体不适等情况也能得到更及时的处理,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人在景区内扔一个烟头,都能立即调出视频进行确认。

    人车分流、规范运行,是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近期的又一力作。“我们仅用15天时间,就搭建了一个600多平方米的游客候车区,可同时容纳1000名游客候车,游客最大日承载量为15000人,候车区还可为游客遮风挡雨。此外,我们还拆除了原管理局旧址上的房子,新设置了下客区和停车场,初步实现了游客候车区人车分流。”龚自毅说,在目前的停车场位置,将建设全国第一个旅游景区大型动静态交通智能转换立体停车库,停车库以“山拥冰川洁,星簇磨西月”为创作意境,采用明月当空、遥相呼应的设计理念,建筑面积将超过37000平方米,总投资达1.6亿元,停车库建成后,将解决景区旅游高峰车辆拥堵及停车难的问题。

    记者一行在磨西镇行走,感受到的是焕然一新,领略到的是旅游设施建设之变。在磨西镇繁华地带,以水为依托打造的海螺沟民俗村已经成型,在以民俗村主街为中轴线的地方,以毛泽东住地旧址为主线的红色文化景点已经开始吸引无数中外游客。据龚自毅介绍,近年来,海螺沟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打通了磨岗岭隧道,即将通车的隧道将会让游客进出海螺沟景区更加安全;正在实施榆磨路改造,届时将在康东形成一个以贡嘎山、海螺沟、燕子沟、红石公园、泸定桥、康定情歌城为主线的旅游环线。以完善旅游设施为切入点,不但建成了游客中心、民俗村、停车场,还实施了游客中心至三号营地道路及磨西镇道路和城市街区形象提升,完成了当地民居风貌改造,建设和提升了一批有特色的宾馆饭店和温泉酒店,新开辟了城门洞景点,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冰川的魅力。

    在海螺沟民俗村“古道慢别院”外,记者恰巧遇到了来自云南合庆的杨桂林。2012年,杨桂林到海螺沟旅游时,发现这里是一处理想的居住之地,于是,他带着两个孙子到磨西镇定居,并开起了银店。当记者问及杨桂林为什么选择留在磨西镇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是因为这里的人、这里的景和这里越来越多的游客及日益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杨桂林说,他的心已经扎在了磨西,已经和海螺沟连在了一起。

    


  • 上一篇:州委宣讲团走进学校宣讲全会精神
  • 下一篇:精准扶贫 水利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