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丹巴县青脆李敲开“致富门”

甘孜日报    2022年11月17日

◎余璐

近日,笔者一行走进了丹巴县开绕村青脆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绿意葱葱的山坡上,山风吹过,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专业合作社种的李子,肉多果甜,很好吃。”住在格宗乡开绕村半山腰的张康华感慨道,“这十年村子里的变化太大了,路通到门前,水接到家中,房子修建好,打工就在村上合作社,每家每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们倾情帮助!”

就在几年前,张康华还因为家庭并不富裕,四处凑钱为孩子交学费,为母亲缴纳药费。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张康华一家在脱贫攻坚政策的精准扶持下,逐渐富足起来,而他们走上致富路只是格宗乡开绕村众多受益村民的一个缩影。

丹巴县格宗乡开绕村90%以上的村民居住在高山或半高山,因为存在群众居住分散、使用土地少、交通条件落后、缺乏产业支撑、劳动技能缺失等制约发展的因素,该村曾一度是丹巴县脱贫难度较大的村子之一。

“我们开绕村山谷到山顶垂直距离达820米,耕地大多位于半山或高山地带,坡度达到四十度以上,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只能种植一年一季的传统农作物,因此当时的开绕村也是丹巴县出名的无产业、无增收渠道、无资源优势的‘三无’村落。”开绕青脆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柯正介绍道,在以前,开绕村里没有产业,村民挣不到钱,年轻力壮的村民只有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14年前户均收入不足2000元。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在面对制约发展的诸多困难时,当地干部并不畏难,通过前期调研,实地踏勘,征求发展建议后,不仅提出了“一村一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还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青脆李、中草药等特色农业产业,坚定了不仅要靠山吃山、更要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

期间,丹巴县开绕青脆李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将开绕村16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整合其他农户48户,流转闲置土地80亩,通过县级统筹安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6万元,在开绕村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大力种植当地宜栽果树青脆李。

把每一个环节都作为最重要的环节来对待,从育苗、施肥、挂果到采摘、储存、销售,合作社将青脆李产业发展中的每一步都细致拆分,制定保收、保产、保质的针对性措施,并以土地流转、入社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共带动64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开绕村农户胡友寿高兴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自从加入合作社后,每年除了能到基地打工赚钱外,我自家的李子园种出的李子也不愁销路。”

据苏柯正介绍,自2014年栽种青脆李,其产业效益在2017果园初挂果阶段初步显现,现如今,合作社百分之八十的果树进入丰果期,年产量达8万斤,总收入约24万元。“我社被认定为‘第十一批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现在条件好了,大家更有信心了,下一步合作社将扩大种植面积,探索林下养殖,修建步游道及观光亭台,开设农家乐,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青脆李产业发展中来。”

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丹巴县因地制宜,不仅有了“古碉·藏寨·美人谷”的旅游品牌,还逐步孕育着“金果银果”的绿水青山,让过去基本闲置的荒地变成现在果香四溢的果园,丹巴县也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种下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希望。


  • 上一篇:康定市携手浙江萧山深化合作广度
  • 下一篇:理塘县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8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