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致富路上的带头人——记理塘县木拉镇马岩村离任村支部书记降措

甘孜日报    2022年04月22日

降措.jpg

降措(右一)推销木耳。

◎叶强平 丁真志玛 文/图

县黑木耳产业协会会长、下木拉乡马岩村农副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兼社长、县优秀民营企业家……众多“头衔”加身,只因他“带动全村村民共同致富”的执念。他就是理塘县木拉镇马岩村离任村党支部书记降措。

2013年,降措高票当选为上马岩村(现马岩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贫瘠少产,村民生活艰辛简单,生产方式落后,是理塘县有名的贫困村。尽管通过前期的不断努力,全村道路交通状况和电力供给有所改善,但贫穷的现状依旧是降措心头之殇。

2014年,降措受派参加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并自费到青川、泸定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和掌握到仿野生种植的基本技术知识,开阔了眼界,扩宽了思维。他表示,“上马岩村十分丰富的杆棵杂木资源,优质的气候环境和原始自然生态非常适合食用菌种植。”

经历了3次创业3次失败,凭着一股坚强的信念,2015年,降措毅然选择了较为容易种植的木耳产业。他再次向亲朋好友四处筹借,倾尽所有积蓄在陕西宁强木耳科学研究所采购了7万余元的木耳菌种,采用反季节栽培模式,投资30余万元种植木耳棒20000棒。

木耳种植期间,降措边干边学,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上马岩村种植木耳的科学方法。然而世事难料,虽然种植的耳棒大多都成活,但因第一年在高海拔地区种植,接种、养菌、出耳管理等经验的不足,导致产量较低,再次损失10余万元。但木耳投入市场后,收获颇丰。由于产自高海拔无污染地区,为纯正的绿色产品,木耳零售价格达到每公斤600多元,且供不应求。正是这片曙光,让降措更坚定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

降措每天坚持观察总结记录,不懂就驱车去周边县乡请教有经验的种植户,向技术专家咨询相关的知识,并高薪聘请技术人员长期现场指导。终于,经过多方努力,木耳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技术得到保障的前提下,2016年,降措与几位村民发起成立了理塘县下木拉乡马岩村农副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借贷资金100多万元,流转土地30余亩,将木耳发展到10万棒的规模,木耳种植彻底扭亏为盈,年产量达1万余斤,产值200余万元,吸纳劳动就业人员40余人,年发放工资60余万元。

“要想挣到钱,销售是关键”。在以前,木耳产量低,供不应求,现在产量起来了,就不能再靠单一渠道销售,于是降措申请成立了“甘孜州绿野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向国家商标管理局申请了5类、39类两个商标类别的使用保护,同时与“蓝海基业”公司签订了网站建设合同,申请了电商入口(域名)保护,着力解决信息、技术、品牌和销路等系列问题,促进了本地传统土特农副产品和特色经济食用作物的外销转化。

在降措的示范带动下,很多村民开始转变思想,加入产业发展的队伍中。村民发展产业时,降措都会热情地讲解,遇到技术难题时,还会手把手做示范,传授经验技术。 2017年7月,为可持续利用马岩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生态循环产业。通过多方论证,降措选择以种植香菇为第二个产业发展方向,再次筹资37万元在下木拉乡建立了3万袋的香菇试验种植基地,并初步取得了成功。

2018年1月,在五粮液集团的对口帮扶下,降措共筹措资金1200余万元,采取飞地模式,在甲洼镇建立了一个集“扶贫、科普、示范、体验、技术培训、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基地占地45亩,建成后初步可将香菇产业扩大到年产30万袋菌包的规模,设计容量可达50万袋生产规模,将香菇产业打造成下木拉乡、理塘县脱贫攻坚的示范产业。目前,马岩村所有村民全部纳入产业中,由“农民变股民”,享受到了产业分红和基地务工,人均增收4000元,户均增收20000元。

2020年1月,香菇基地的技术人员因回湖北过年遇疫情而无法返工,2019年生产的40万袋香菇菌棒面临着无技术管理难题。直至4月,技术人员才得以返工。期间,降措凭借着这些年来的种植经验结合外出考察时的学习,虽然能做一些简单的管理,但相对专业的菌棒管理技术要求还是相距甚远。通过这次疫情,降措也深深地明白,要真正的把产业做好,就得培训技术骨干,掌握技术要点,才能减少外界因素对产业的影响。为了让香菇基地能够培训出技术骨干,降措决定再次把担子挑起来,采取长期合同用工制,吸纳能够长期固定于香菇基地工作的务工人员,签订至少2年期的劳动合同,给予务工人员有效的工作保障,确保香菇基地能够培训出自己的技术骨干人员,提高生产效益,减少生产损失。

长期在基地务工的日青志玛,就职于菌棒生产套袋岗位,从最开始的一天只能套一千袋,到现在的一天四千袋。这是长期固定岗位提高效率的最直接体现,香菇基地按这个路子把各岗位的长期务工人员都定下来,把技能人才都培养了起来。降措也从没忘记不能在基地长期务工的村民们,给他们提供临时的就业岗位,同时,基地每年给村民进行保底定额分红,再根据盈利情况,按利润给村民们分成。

“香菇基地就是我的另一个孩子,我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它越来越好!”未来,降措这位年近60岁、2021年离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还将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


  • 上一篇:新龙县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 下一篇:白玉县菊花育苗正当时产业发展助增收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7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