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绘就幸福新画卷——白玉县“十三五”期社会民生发展综述

甘孜日报    2021年02月03日


无影灯下。

最好的虫草在学校,最大的出路在课堂。

   ◎县委办 县政府办 本网记者 文/图

   “十三五”以来,白玉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惠农惠民政策,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等惠民工程落实落地,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5.7万各族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也让5.7万各族群众知晓惠从何来、恩向谁报,更让5.7万各族群众常怀爱国之情、感恩之心。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让我们透过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一起来追寻这条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的生动轨迹,一起来聆听这承载百姓幸福生活的铿锵足音,一起来欣赏这彩绘百姓幸福的美丽画卷。

   “十三五” 民生发展成绩单

   ●“十三五”期

   全县投入9.3亿元

   新建校舍面积7.4万平方米

   特别是2017年

   投入2.45亿元

   新征地教学用地82亩

   有效解决

   农牧区群众子女接受教育难题

   2015年来

   累计兑现各级各类教育惠民资金和

   社会捐资助学资金7.133亿元

   惠及78467万人次

   ●投入2.6亿元

   实施各类项目48个

   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

   成功创建二甲

   县疾控中心、县妇计中心

   成功创建二乙

   每千人常住人口床位数

   达到7.3张

   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3人

   接收对口支援医务人员110人

   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兜底救助

   贫困患者4585人次

   救助352.5万元

   有效遏制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投入12亿元

   新改建农村公路1539公里

   全县通车里程达到

   2150.6公里

   乡村通畅率达到100%

   公路密度由“十二五”期间的

   每百平方公里6.21公里

   提升到现在的20.3公里

   ●投入资金4269.5万元

   实施电力扶贫项目43个,

   新建及改造高压线

   123.305公里

   新建低压线路142.858公里

   安装变压器70台

   接入容量4.85MVA

   改造用户户表1937只

   全县5.7万各族干部群众

   基本生活用电需求基本解决

   ●积极开展文旅资源普查

   3550处

   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

   省级6项,州级10项

   已挖掘申报州级14项

   有县级以上各类传承人56人

   大手笔兴教育 扶智扶志强根本

   教育的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千家万户的目光所系。

   走进投入2.45亿元新征地教学用地82亩的白玉三完小校区,教学楼宽敞大气,体育场、艺体楼、食堂等一应俱全,每间标准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化校园气息扑面而来。

   白玉三完小只是白玉推进现代化教育的缩影。

   白玉县围绕“最好的虫草在学校、最大的出路在课堂”的目标,把国家的教育扶贫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突出硬件投入,乡乡建成标准化学校。2015年来,先后投入9.3亿元,新建校舍面积7.4万平方米。同时,强化东西部协作,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硬件建设。2015年以来,广东省进一步加大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扶持力度,累计投入9430万元援建白玉县河坡小学、白玉县智慧教育中心、三完小教学楼、学生食堂等7个项目,为推动白玉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硬件保障。

   突出教育助学,让教育惠民资金落到实处。在全面落实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和中央、省州县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惠民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白玉县创新举措落实本土教育资助政策,在教育扶贫路上走得更宽更广。2015年来累计兑现十五年免费教育保障资金、各级各类教育惠民资金和社会捐资助学资金7.133亿元,惠及78467万人次。

   突出责任落实,实现全域白玉儿女有学上目标。全面落实控辍保学“6+3”责任制,确保贫困农牧民子女“人人有学上、人人机会公平、人人上好学”目标。“十三五”期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976人,1286名13—16周岁学生正在接受补偿教育,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入学率达100%。

   突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效益。据悉,该县每年落实15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方式,累计培训培养教师2337人次。同时,落实“两个100万元教学质量成果奖,累计拨付163万元对中考和1至8年级全州统测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班级、教师、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办学效益逐步凸显,教育成果得到全面提升。

   迁坟两千座,建校泽子孙。2017年,白玉县建设三完小,需要迁坟2000余座。当坟主亲属得知迁坟是为了建学校时,他们很快响应了党委、政府作出的决定。短短3个月时间,任重如山的迁坟大功告成。毫无阻力,行动迅疾,崇教兴教在白玉蔚然成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白玉发展蓄积了磅礴力量。

   大投入强医疗 护佑健康奔小康

   “十三五”以来,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白玉县大力实施“健康白玉2020”,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五大行动”,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强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保障、中藏医药、科学监管、信息化和计划生育服务“七大体系”建设。

   累计投入2.6亿元,实施各类项目48个,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县疾控中心、县妇计中心成功创建二乙,每千人常住人口病床位数达到7.3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3人,接收对口支援医务人员110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0.98%,孕产妇死亡率429.18/十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29‰以内,多孩生育控制在5‰以内,免疫规划基础疫苗接种率90%。县、乡、村三级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130个村卫生室配备合格村医或巡回医生。五年来,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兜底救助贫困患者4585人次,救助352.5万元,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先后完成省级卫生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大力度夯基础 筑就通天发展路

   挥如椽巨笔,绘通衢大道。

   “以前,开车从白玉到康定,要跑两三天,遇到大雪天,常常一堵就是好几天。现在,路好了,一天都可以跑一个来回。”货车司机扎西彭措前后对比,直呼”安逸“。

   一个“安逸”,既有喜悦,也有感慨。

   “十三五”期间,白玉县始终把交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民生工程来落实,稳步推进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建设,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大改善,广大群众出行更加畅通。

   国省干线实现“内联外通”。五年来,白玉县持续加强对国省干道建设资金投入,迅速启动G215线(德格岗托经白玉县城至巴塘段)、S458线(河坡格学桥经赠科至甘孜机场段),加快推进岗白路灾后恢复重建,累计新增国省干道75公里,内联外通、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农村公路实现“乡村通畅”。五年来,累计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投入1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539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50.6公里,乡村通畅率达到100%,公路密度由“十二五”期间的每百平方公里6.21公里提升到现在的20.3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乡村之间、城乡之间交通运输更加顺畅。

   农村公路实现“有路必养”。五年来,累计投入536万,加快构建“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管养体系,在“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群众参与”的机制下,485名路长分级、分段负责,推动全县公路向“建养并重、均衡发展”转变,实现管养能力、路况水平、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 “四个提高”,公路运行安全条件全面改善。

   农村公路实现“行有所乘”。五年来,农村客运水平加快提升,全县新增2个县级客运站、6个乡级客运站,响应式农村客运33辆,全县130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基层群众出行条件大幅改善。

   农村公路支撑“脱贫致富”。五年来,该县推动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扶贫等发展新方式,有效盘活了地区资源,带动了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有效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力推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交通“天路”方便了出行,另一条电力“天路”则点亮了百姓美好生活。“十三五”以来,白玉县始终坚持电力先行,全力保障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电网建设、供电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投入资金4269.5 万元,实施电力扶贫项目43 个,新建及改造高压线路123.305 公里,新建低压线路142.858 公里,安装变压器70 台,接入容量4.85MVA,改造用户户表1937 只,全县5.7万各族干部群众基本生活用电需求基本解决。投入资金11965.68 万元,实施35kV赠科输变电新建工程等电力建设项目61个,覆盖白玉县县城电网及15个乡镇,53个行政村。投资946.35 万元,实施金沙乡播欧村,金沙乡10kV线路改造工程等6 个项目,堰塞湖灾后重建用电需求基本解决。

   大视野融文旅 金沙磅礴舒画卷

   “十三五”以来,白玉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文化”这一中心,创新推动文化软实力取得长足发展。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全县完成“1312+N”乡村社区综合文化站点,配置9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56套广播村村响、1.5万余套户户通设备。投资2299.8万元完成县广电科技项目实施。全面实现“两馆一站一点”免费服务开放。推行在乡村两级组建20人以上业余文体团队,形式多样开展乡村文旅节庆活动,让文化设备用起来,文化队伍活起来,农村广播响起来。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县财政每年预算经费77.5万元供养成立县“格桑花”艺术团,分别在乡镇、社区,以及成都、泸定等地成立多个业余文艺团队。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8件,《河坡匠人》等作品在甘孜州新人新作取得优异成绩,一大批文艺新作繁荣了民族文化。

   文旅活动凝心聚力。每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02场次,电影放映1872场次,惠及群众3.7万余人次。成功举办“榜样力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孜州建州70周年等节庆活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书画展、脱贫攻坚成效展、非遗展、全民阅读、文化文艺七进等专题文化活动。

   非遗传承成效明显。积极开展文旅资源普查3550处,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6项,州级10项,已挖掘申报州级14项。有县级以上各类传承人56人。政府奖补资金达96万元,实现了农牧民脱贫增收和传播弘扬非遗“双赢”。

   文物保护有史可鉴。全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十三五”成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登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可移动文物登记964件;投资460万元完成了嘎拖寺文物消防工程、安章寺维修保护工程;完成藏文古籍室建设。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文物保护,投资386万元,完成嘎拖寺保护维修工程。

  • 上一篇:丹巴县具备森林航空消防能力
  • 下一篇:金沙水暖展新颜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gxdt/6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