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脱贫攻坚的新龙答卷

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16日

新龙县拉日马美丽的石板藏寨。

田间地头忙指导。


美丽乡村一角。

◎周权 向保林 杨雪涛 文/图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一纸“禁伐令”让曾经依靠“木头财政”的新龙县,突然失去了支撑,财政收入跌入谷底。作为与州内7县为邻,但唯一不通州外的“内陆县”,落后的交通条件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随之带来的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致富进取意识淡薄……长期“积弱积贫”,导致新龙成为全州发展版图中的“底部地区”。

“新龙县要在两年时间内发生大改变。”州委书记刘成鸣在检查指导新龙县脱贫攻坚工作时,向新龙县干部群众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实现“底部突围”,让处于康巴腹地的贫困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新龙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今年2月18日,新龙县高质量“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新龙县委书记泽仁汪堆告诉笔者:“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立足‘两不愁三保障’的攻坚目标,就是要本着‘缺基础设施就想方设法补短板、缺产业就因地制宜抓培育、缺技术就因材施教搞培训、缺市场就开动脑筋去寻找、缺能人就广开门路重引进、缺机制就集思广益来激活’的攻坚思路,就是要着力‘扶智、扶志、扶德、扶规’,各级干部的真情、对口援建单位的深情、农牧民群众的激情一经汇聚,持续给力的外力与澎湃的内生动力一经发酵,决战决胜‘质与量’‘硬与软’的并驾齐驱,使新龙县今年高质量成功‘摘帽’。”

脱贫攻坚是场硬仗,只有深入新龙呷拉西乡益西村野猪组这样的地方,才能体会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难!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时,移民搬迁就成了最好选择。说起野猪组的“前世”,村中老者心里满是酸楚的记忆: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寨子,不仅与谷底形成了上千米高差,而且更是名符其实的“悬崖上的寨子”和“云端上的寨子”。难以想象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新龙县“绝对贫困村”和“极端贫困村”中的代表。从上世纪上缴生猪税开始,至少要四五个人村民,必须抬在右肩上才能确保安全。要是抬在左肩,猪在靠山崖的一侧,一挣扎就可能会把人撞下山。以前抬猪下山曾摔死过一个小伙子。人摔下去时,连悬崖上的灌木都碰不到,就直接摔下了山脚。其实,每一次出门,都是一次历险,每一次历险都是为了几块零花钱,那时村民们连吃一顿大米饭都觉得很稀奇。

脱贫攻坚战打响,野猪组走到了时间的黄金点,搬迁下山的村民们有了城里人的“幸福感”。

在呷拉西乡政府上前方300米处,笔者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打扫院落。“我是前年从然布山上搬下来的,由于两个孩子要上学,所以我主动申请搬下来。现在,寨子里的人都搬下来享福了。国家政策好,我花了很少的钱就住上了这么安逸的房子!”

村民洛绒说起这幢100平米的砖混结构新房子,笑得合不拢嘴:“你看,这房子前面是河、后面是山,太阳一出来就能晒着;一进门就是客厅,客厅两边各有一套大大的房间;房间里的家具和客厅里彩电、冰柜、洗衣机都是新的;十几袋大米、青稞、酥油,这几柜子衣服;冲水式厕所……以前在高山上的时候,我家是最困难的一户,家里虽有5亩地,但由于山上海拔高、土质不好,种庄稼收成特别差,青稞亩产四五十斤,种子钱都收不回来,3亩地的洋芋顶多能收20袋,经济收入就靠我爱人每年挖虫草挣七八千元,国家各种补贴每年能领三四千元,贫困的日子何时到头?没有想到,党和政府让我们搬下山,还过上了好日子。”

脱贫后的洛绒不禁畅想起自己的未来:“我到县城附近的工地打工,每年挣两三万不成问题;我爱人打扫村里的卫生,每年还有3600元的收入,加上虫草收入,一年也有近2万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两个孩子上学……我家的年人均收入就可以突破万元。”

其实,建档贫困户洛绒的故事,仅仅是新龙县近年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的一个缩影。如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像洛绒一样,欢天喜地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在距县城约40公里的乐安乡卡娘村,村支书白玛其麦半开玩笑地说:“你别看我们现在是‘四好村’,以前我们村坐落在雅砻江右岸的杜然山半山腰,海拔3221米,村民们种地靠经验、收成全靠天、钱粮靠救济、饮水靠人背,是有名的‘四靠村’。”

在卡娘村文化院坝大门外,挂有五块金字招牌:省“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点,省级“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幸福美丽生态文明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州级“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幸福美丽生态文明示范村,州级“四好村”。五块“金字招牌”,印证了卡娘村的发展变化。

2016年,经过卡娘村45户367人苦干实干,县上多个扶贫项目的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归零”,成功退出贫困村行列。为巩固脱贫成果、创建州级“四好”村,2017年,政府投资736.15万元,实施了村民庭院硬化、村内“五改”、住房“六改”、公厕新建、文化广场、新风培育“六大”工程。与此同时,投资377万元,相继实施完成了通村路、村内道路和入户路硬化工程、村级文化室、卫生室和活动室“三室合一”及其附属工程、移动宽带网络全覆盖工程、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文化健身场地建设工程、村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以及户“三有”建设工程。如今,整个村庄面目焕然一新。

新龙县政府县长董德洪告诉笔者,2016年以来,新龙县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24个(其中,省重点项目1个、州重点项目34个、县重点项目134个),完成投资46.66亿元。成功申请进入国家、省、州“十三五”支持四川省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项目64个,完成投资6.97亿元,梳理了甘孜州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项目233个,申请资金132亿元,完成投资45亿元。2016年以来,通过发改渠道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8个,下达资金4.97亿元,完成投资4.68亿元。大手笔、大投入,新龙县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实现如期脱贫摘帽。


  • 上一篇:产业扶贫让群众富起来
  • 下一篇:岁月如歌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