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三张切片 看“五朵金花+”

四川日报    2020年09月07日

立足资源优势 确立产业发展格局

九龙县三垭镇郎呷村村民。衡昌辉 摄

一县一策

□本网记者 阮长安 伍力 郑志浩

  8月7日下午,甘孜州九龙县乌拉溪镇石头沟村,百亩花椒基地里,村民们正将成熟的鲜红花椒摘到筐内。“全村约有800亩花椒,进入丰产期后每亩可赚上万元。”该村村主任毛约哈说。

  九龙县森林和植被覆盖率指标位于全省前列。立足资源优势,该县确立“牦牛、花椒、核桃、茶叶、魔芋”+“毛驴、生态黑猪、中药材”等“五朵金花+”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目前,九龙县共扶持发展涉农企业25家、农业专合组织475家、家庭农(牧)场13家、种养大户382户,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500万元,农业产值达4.84亿元。

  “五朵金花+”如何盛开?近日,四川日报“百县千村行”采访团来到九龙县,选取三张切片进行剖析。

切片一

扶贫+扶智 花椒树成了“摇钱树”

  别看现在石头沟村的花椒长得茂,3年前,村民对花椒却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人把扶贫花椒树苗当成柴火。

  从柴火到“摇钱树”,变化因何而生?“扶贫和扶智并举,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乌拉溪镇党委书记兰英忠一语道破答案。

  石头沟村海拔2100米左右,适宜花椒生长。“山区耕地少,大家舍不得苞谷、土豆这些粮食作物,只在耕地的边边角角零星种些花椒。”毛约哈说。种植技术也不过关。很多村民一锄头种下去就不管了。

  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下,乌拉溪镇组织一批村民代表前往雅安市等地考察,系统学习花椒种植技术。回来后,村民们心心念念的就是一个词——“科学种植”。

  “以前不知道花椒树还要修剪,我们的花椒树能长到三四米高,人家的不到两米。”村民付国春说,学到了修剪技术,花椒树变矮了,质量有保证,采摘时也省时省力。

  有了技术,外加电商助力,村民种植热情高涨,花椒卖到近140元每公斤还供不应求。2017年,该村整村脱贫,去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万元。

切片二

品质升级藏红茶通过严苛农残检测

  8月8日,九龙县魁多镇里伍村,贫困户罗正美将采摘后的鲜茶摆在庭院里晾晒。

  罗正美家有6亩茶园,去年光卖茶叶鲜叶就挣了一万多元,算上公益性岗位,一年4800元的收入,全家脱了贫。今年,“到8月初,卖茶叶已经收入8000多元,在茶厂打零工,每天还能有100元的收入。”

  里伍村位于茶马古道上,种茶历史悠久,现在还有7万多株百年以上的老茶树。“以往村民都是单打独斗,产量和收入都不行。”里伍村第一书记邱金华说。为此,当地引进龙头企业天乡茶叶,打造原生态高原茶叶产业园区,加快产业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

  走进里伍村园区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对茶叶进行杀青、揉捻等一系列操作。该园区日处理能力达4000公斤鲜叶,“研制的藏红茶通过了严苛的SGS瑞士通标467项农残检测。”企业工作人员袁顺芳说。

  当地还尝试打好茶叶“文化牌”,打造茶文化博览馆。“我们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茶园里建设观光步道、观景平台等,吸引游客。”邱金华介绍,

  目前,九龙已发展高原密植茶园5700余亩,茶叶及相关产品年产值达1450万元,有效带动全县1500余户茶农年均增收6000至8000元。

切片三

龙头引领 村民吃下“定心丸”

  沿着水泥路上山,一排平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中,这里是九龙县三垭镇郎呷村的生猪养殖基地。“能进去看看吗?”“基地实行全封闭管理,进出都要穿防护服进行消杀。”村支部书记阿石克合摆摆手。

  郎呷村一直有养猪的传统,但过去都是自家散养。脱贫攻坚战启动以后,村民集体入股成立了郎呷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10月,成都市青白江区对口帮扶九龙县,先期投入100万元打造郎呷仔猪繁育基地。“基础有了,但依然小打小闹。”合作社负责人江郎友康说,繁育仔猪都在本村、本镇内部消化,价格波动大,村民收入不稳定。

  引入龙头企业成为破题之举。去年,新希望集团万头生猪代养产业化项目落户九龙,推行“公司+家庭养殖合作社”的代养模式:公司负责供应猪苗、饲料、疫苗等,养殖户提供符合条件的猪舍并负责饲养。出栏生猪时,公司以不低于180元/头的保底价格向养殖户支付代养费,并根据养殖情况,给予适当的绩效补贴。

  郎呷村是这个项目的落户地之一。江郎友康算了一笔账。目前合作社生猪年出栏量可达8000头,按最低保底代养费180元/头计算,总收入144万元,扣除工人工资、土地租用等支出,年纯收入可达116.3万元。

  目前,新希望生猪代养项目已辐射5个乡(镇)390户1534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31人受益。九龙县还将扩大养殖规模,将踏卡乡、魁多乡等4个乡镇打造成优质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优质生猪可达4.7万头以上。




  • 上一篇:藏汉彝三民族融合 这里,有困难大家都一起帮
  • 下一篇:九龙闯出致富“牛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