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青稞“出川入海” 百姓增收致富——甘孜县的脱贫之路

甘孜日报    2020年08月03日

康北粮仓。 扎呷 摄

生产线上的工人。 刘炳科 摄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方莉 闫汇芳

甘孜县作为我州的农业大县,是著名的全国青稞商品粮基地之一,年青稞播种面积87795亩,年产青稞总量18614吨,产量占全州的七分之一,素有“康北粮仓”的美誉。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每亩收入仅在450元左右,销售渠道受到制约,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实现脱贫增收困难。

为进一步提升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青稞产品向商业转化,提高附加值,2018年,甘孜县成功引进了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围绕“创优势,出特色,立品牌,创联动”的核心理念,以高原青稞产业为核心,青稞文化与格萨尔王文化为特色,在斯俄乡投入资金7000万元,建成集川藏地域特色、科技培育、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创新研发为一体的现代青稞文化园,通过园区实现产业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实现规模化发展。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仅收的价比市场上高,还解决了我们销路难的问题。”初夏时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仓库外,斯俄乡霍古都村村民冲仁孜拿到卖青稞的钱,喜笑颜开地说:“过去我们种的青稞,每斤最高卖到1.5元,还不一定卖得出去。现在,全村的青稞被产业园统一收购,解决了销路问题,青稞价格也提高到了2.2元一斤。”

青稞,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甘孜县的脱贫故事就要从这小小的青稞说起。

地处川西高原,青稞产量占甘孜州七分之一,甘孜县被誉为“康北粮仓”。然而,多年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青稞产值低,销售渠道受制约,民众种植积极性下降,脱贫增收困难。

“前几年,我们去百姓家里,发现他们囤积着大量青稞,少的有七八千斤,多的有几万斤。”甘孜县委书记雷建平告诉记者,除“储备粮食防天灾”的传统观念使然外,青稞收购价低也导致老百姓不愿出售。

要实现农户脱贫增收,青稞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7年,甘孜县委县政府决定招商引资,提升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提升青稞产值,让它走出大山。”雷建平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然而,偏远、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招商引资谈何容易?2017年开始,甘孜县派出多个工作组到拉萨、广州、上海等地考察青稞食品加工,前后三次赴上海与企业洽谈。经过多番努力,2018年,甘孜县引进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在呷拉乡投资建成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为一体的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实现了产业的集中、集聚和集约发展,带动全县青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园区的生产车间里,伴随着加工机器的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青稞经过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一包包不同口味的青稞饼干被生产出来。

青稞饼干生产线上,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操作机器。她叫苏吉康珠,是呷拉乡笨德古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家庭贫困,上完初中的她被迫辍学。“去年,通过政府引荐,我来到青稞文化产业园工作,当时工资3000元。这对我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后来,苏吉康珠被选派去上海学习,学成归来后成为管理人员,工资也随之提高,“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赚到这么多钱”。目前,园区已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24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

据上海贝玛公司甘孜县生产负责人吴建华介绍,园区于去年9月开始试运营,以高于市场价收购青稞,加工成有机无公害的青稞饼干、青稞面条等高原特色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直销各地。现如今,小小的青稞,终于走出大山,实现了“出川入海”——走出四川,进入上海乃至全国市场。

青稞文化产业园的运营,只是甘孜县大力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甘孜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杨志刚介绍,近年来,甘孜县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的原则,坚持“大产业”破解发展困局,投资6.3亿元,打造贫困村“飞地”集体经济实体——格萨尔王城暨百村产业基地,为全县贫困村增加1100万元的直接收入;坚持“中产业”提升产业品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了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园区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365.6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3310元;坚持“小产业”持续稳定增收,先后投入5918万元在全县129个贫困村建设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户均增收1000—2000元。

今年2月,甘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如这“出川入海”的青稞,摆脱贫困的甘孜儿女,从雪域高原阔步迈入致富奔小康的广阔天地。





  • 上一篇:做实专项整治 确保森林草原安全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