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电力精准扶贫 照亮百姓致富路

甘孜日报    2020年01月21日

甘孜县机收服务队收割青稞。

     ◎杨琦 杨洪美 文/图

       “电来了,灯亮了,再也不担心停电啦,今后生活一定会更美好,卡卓、卡卓(藏语谢谢)!”2019年6月4日,在道孚县亚卓镇盘龙村,村民扎西拉开电灯激动地说。当天,亚卓镇盘龙、容须卡两村电力精准扶贫项目正式完工,130多户村民欢呼雀跃,欢庆用上了稳定电。

       不仅仅在道孚县亚卓镇,在九龙县三岩龙乡柏林村,200头山东黑毛驴入驻“新家”;在甘孜县百公里青稞画廊,一台台收割机不停作业;在道孚县八美露天蔬菜基地,村民们正采收莴笋……一个个电力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照亮了康巴高原百姓的致富路。

       立足水电优势 量身打造扶贫“菜单”

       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社会治理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我州成为“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困中之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业产业责无旁贷。水电是甘孜工业的支撑,在工业产业扶贫中,我们立足水电这一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水电企业的帮扶作用,为贫困地区量身打造扶贫‘菜单’。”州经信局局长李樱表示。

       经过多次分析调研,在经济和信息化厅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我州通过扶持州内4家统调统分水电企业,由水电企业投资九龙县特色养殖业、道孚县八美镇特色种植业、甘孜县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在道孚县亚卓镇实施电网改造。通过特色产业帮扶,基础设施扶贫,从而改善高原藏区贫困落后面貌,带动群众脱贫增收。

       2018年,我州实施了4个电力精准扶贫项目,共投资2232.78万元。这4个项目分别是由我州境内的四川久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建设九龙县东阿黑毛驴养殖项目;大唐国际甘孜分公司投资300万元,组建甘孜县两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华电泸定水电公司投资334万元,建设道孚县露天蔬菜示范基地;由万里扬集团在州内所属电站投资1198.78万元,承担道孚县盘龙村和容须卡村供电项目建设。

       据州经信局电力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4个项目已通过验收,经济和信息化厅将在今年内给予承担项目的水电企业进行0.5720亿千瓦时的电量补偿和奖励。

       特色产业帮扶 提升自主“造血”功能

     “今年基地网围栏和灌溉水利设施很齐全,莴笋长势不错,亩产在8000斤,目前以每斤1元的批发价售出,将实现产值320万元,感谢电力精准扶贫项目的支持。”在道孚县八美镇中古村露天莴笋基地,负责人罗继才告诉记者,400亩绿油油的莴笋地里,30多名村民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种植莴笋,不仅让村民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也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民除去48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用以外,基地近半年内吸纳了近3000余人次就近务工。

       在基地务工半年的村民罗扎说,自己从莴笋种植开始就在这里务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十天结算一次工钱,今年有近万元的务工收入。

      采访中,罗继才的电话不断响起,都是蔬菜经销商来预定莴笋。据他介绍,莴笋从7月初开始采收,可持续至10月初。

      据悉,为加快八美镇群众脱贫增收步伐,2018年7月,由华电泸定水电公司投资334万元,建设道孚县露天蔬菜示范基地,示范带动群众用科学的方式发展蔬菜产业,从而提高自主“造血”功能。

      据八美镇镇长巴登彭措介绍,在2206.6亩露天蔬菜示范基地项目中,项目投资用于购买基地网围栏和建设灌溉水利设施。基地设施完善后,按平均亩产1800公斤计算,年产蔬菜397.188万公斤,年收入预计将达953.752万元,2004户村民每年户均收入4760元,10045人年人均收入950元。

      而在九龙县三岩龙乡柏林村,6月初200头山东黑毛驴到达“新家”,标志着该县又一黑毛驴养殖基地正式运行。

      2018年7月,由四川久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实施的九龙县东阿黑毛驴养殖项目启动,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回购已建成的黑毛驴养殖基地,再以适当的方式租赁给养殖合作社,租金收益分配给全县贫困村、贫困户。

       九龙县三岩龙乡在政府补贴发展资金的基础上,以村组干部积极宣传和带头入股,全乡228户群众集资118.15万元,成立了毛驴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集中圈养和农户散养的模式经营,实现了全乡103户精准扶贫全覆盖。预计今年全乡毛驴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创造40余万纯利润。

       据三岩龙乡党委书记兰华宣介绍,电力扶贫让全乡找到了脱贫产业,下一步,该乡将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黑毛驴养殖方式,真正让贫困户得到实惠,激发群众脱贫增收的信心,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算好经济账,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基础设施扶贫 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机器收割,就是不一样,既省时又省力,感谢机收服务队!”在甘孜县仁果乡下村79岁的建档立卡户亚玛青措说,家里两口人缺乏劳动力,以前每到青稞收割季节自己都犯愁,17亩青稞全家人出动加上邻居的帮助都要辛苦好几天,现在乡上的机收服务队免费给收割,不到半天就收完了。

      据甘孜县仁果乡乡长杨春芳介绍,截至目前,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已服务8个行政村,收割面积约为4700亩。

      2018年,大唐国际甘孜分公司投资300万元组建了甘孜县、仁果乡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购置大型、先进、适用农机具28台(套),同时就地招聘多名农机手。

      甘孜县农牧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采用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可解决30余人劳动就业,每人年收入可实现2-3万余元。

      甘孜县预计作业面积达7万亩次,按2017年全县农技服务费用50元/亩来计算,每年将实现收入350万元,扣除相关成本以及设备折旧,预计每年实现利润约50万元。按耕、耙、播收每亩投入5人次,可节约人力35万人次。

      同时,无偿为无劳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耕地、秋收等田间作业。预计作业面积达1.5万亩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节约农机服务费75万元,节约人力投入7.5万人次。

      目前,甘孜县已成立了五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对进一步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大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连日来,在道孚县亚卓镇盘龙村、容须卡村,村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通电给他们带来的变化。“以前用电不稳定,经常停电,家里冰箱放的东西都坏在里面,电视、电炉都成了摆设,现在好了,感谢电力精准扶贫项目。”谈到以前和现在的变化,村民卓玛不停地说着感谢。

      据了解,亚卓镇盘龙村、容须卡村平均海拔4200米,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2014年两村采用集中光伏覆盖方案解决了供电,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光伏经常遭受雷击,导致无法正常供电。

      在甘孜州经信局的努力争取下,2018年9月,经济和信息化厅将两村供电问题纳入电力精准扶贫范围,确定由省能投八美110KV变电站经格拉基电站35KV现有线路在格拉基电站沙场安装35KV变10KV变压器,经分路一回接至盘龙村;一回接至容须卡村,解决两个村供电问题,省能投负责八美110KV变电站的检修维护工作,格拉基电站负责其35KV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万里扬集团承接新建10KV线路及相关配电设施。

      万里扬公司投资1198.78万元,负责新建两村高压线路合计25.66公里、新建配电变9台、户表改造132只、新建35千伏变电站一座、新装12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

      在省、州、县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下,9月6日,两村供电项目完工,实现全面通电,从而彻底解决了两村132户村民用电问题。

      在电力精准扶贫方面,甘孜州还通过留存电量支持农特产品加工业,州内工业园区,“飞地”工业园区,从而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据甘孜州经信局副局长罗宇介绍,今年甘孜州留存电量指标为26.6亿千瓦时,新增了州内8户企业,州内用户留存电量为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同时,全额保证“甘眉”“成甘”工业园区用电需求。预计今年全州留存电量将为实体经济降低用电成本约3.5亿元,对于推动全州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村企结对显真情 八面锦旗赠亲人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