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来自康定市的重建报告(下)

甘孜日报    2017年11月23日

俯瞰中谷村安置点。余秋林

    ■周燕 本网记者 袁飞 刘小兵

    夺拉嘎姆一村位于塔公镇以西16公里,全村有91户、361人。是康定“11·22”地震的震中,地震中该村房屋全部受灾,倒塌8户、重度受损48户,其它程度受灾35户。

    今天,当记者再次走进夺拉嘎姆一村时,看到这里已经成为地震搬迁集中安置点,家家户户门前铺设的水泥路与之相连;宽敞的村民活动中心除了拥有其他活动中心拥有的功能和配置外,还拥有一个可以停放近百辆车的广场,同时在村口还新建了游客中心,这为该村吸引过往游客驻足提供了优势;村内不仅有漂亮的太阳能路灯,还实现了手机信号覆盖;村里所有的住房都是两层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配有当地传统的石板外墙、精美的窗花和一个相对独立的院坝,一些房子的顶部还插有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不远处长满牧草的小山,恰似一个摇篮把整个村子包了起来,白云低垂的天空则如一顶巨大的帽子,将整个村庄保护着……

    如此现代、规范而不失藏区特色和自然风情的村落,不禁让一位停车休息的游客感叹,“要是我能在这里有座房子,那该多好啊!”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建设美好新家园

    重建工作启动后,康定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该村32户受灾群众进行了易地集中安置,其他受灾群众进行了分散安置。在实施集中安置项目时,康定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以“建设地震震中地带灾后重建美丽幸福新村”为目标,结合该区域的资源实际和民族特色,形成了“发展现代牧业生产和特色牧区文化生活体验旅游”的重建思路。该项目总投资1692万元,于2016年年底全面完成主体建设。目前,已有超过半数家庭顺利入住。

    村民甲巴多吉的新房有100多平方米,二楼的地板和墙面都是精美的木地板,不仅宽敞明亮而且温暖舒适。甲巴多吉告诉记者,他家总共有4口人,收入来源主要是放牛、挖虫草和国家的补贴资金,虽然吃穿不愁但几乎没有结余。地震把房屋震垮时,他们一家人都感到很绝望,以为从此就住不上房子了。“没想到,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也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现代化的房子。” 甲巴多吉用朴素的话,表达了全家人的心声。

    “以前的房子是用石头垒起来的,现在的房子用了钢筋混凝土而且考虑了防火需要,比以前安全多了;以前房子只有一层,都是人畜混居,现在人畜分离,既卫生也减少了患病隐患;以前房子都在山上,现在就在公路边上,出行方便多了;以前村民们都是四散居住,有个急事也不能相互照应,大家相处的机会也少,关系比较生疏,现在集中在了一起,还经常一起在活动中心跳锅庄,彼此更能相互帮助,关系也更融洽了……”说起现在的居住环境和以前的区别,甲巴多吉的邻居贡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青年人就像个演讲家,滔滔不绝。

    从安全、便捷、舒适、文明层面全面提升受灾群众的人居环境,是康定市开展重建工作的又一个目标。

    康定在重建中,共重建了1798户农牧民住房和743户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了9739户农牧民住房和6060户城镇居民住房,共建设了5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对于灾后住房建设,无论是农牧民还是城镇居民,无论是维修加固还是彻底重建,无论是零星工程还是成片项目,康定市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综合配套、优化环境,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团结进步、安定和谐,从而有充分体现了在恢复重建中,改善人居环境。

    产业给力 “多腿”奔跑 在幸福大道上前行

    从今年初开始,康定境内又多了一个高品质的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去处,那就是雅拉乡中谷村集中安置点。这是一个位于雅拉神山脚下、雅拉河上游,紧临木格措景区,而且紧靠交通干道、基层设施完善的新兴旅游度假中心;这里有品质上乘温泉、优雅舒适的民宿、绚丽多彩的风光和生态美味的农家菜肴、丰富直观的茶马文化。

    据中谷村村委会主任杨刚介绍,该村共有农户60户、259人,地震致使该村房屋全部受灾,其中严重受损17户、其它受灾43户。康定市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对其中26户进行了集中安置。

    康定市结合该地资源优势,在规划该集中安置项目之初就定下了“安全可靠、宜居宜游、美丽幸福新家园”目标,并确定了“以茶马古道传奇事迹为依托,当地传说的赐福神泉为中心, 打造博爱温泉·休闲营地”的思路。所以,该安置点的26户房屋都按照高端民俗酒店的定位建设,外观充分彰显木雅建筑风格,内装充分满足现代生活需求,面积在100300平米不等。另外,还统筹灾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产业培育资金,为该安置点改造了道路桥梁、水电管网,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村级活动中心、医务室、警务室、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并利用该村的温泉资源建起了温泉洗浴中心。该项目总投资1647.5万元,规划地块用地为89546平方米,于去年底建成投用。今年初,该安置点开始试运营温泉洗浴和旅游接待业务;截至目前,已经获得了3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46岁的罗秀花是中谷村安置点发展旅游产业的直接受益人之一。地震之前,她曾在餐馆、酒店、木格措景区务工,每月有将近2000元的收入。现在,她是该安置点便民超市的售货员,同时负责整个安置点的公共卫生,一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旅游旺季,每月还能多拿1000元左右。“现在这个工作我很知足,收入比以前高,离家近,还能照看孙子。这都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和各级干部对我们中谷的支持。”说起现在的生活,罗秀花完全压抑不住浓烈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百分百满意,做梦都没想到政府考虑得这么周到!共产党好,国家政策好!”77岁的常玉珍谈到中谷村灾后重建时,反复对记者说,她是土生土长的中谷人。对于灾后重建,她最高兴的就是建起了漂亮的村子,还把温泉利用起来了。

    杨刚告诉记者,村里其他接受分散安置或房屋加固维修的家庭,也在政府的支持和集中安置点的带动下,走上了从事旅游的路子,他本人就建起了20多间房子准备发展旅游接待。在杨刚看来,中谷村灾后重建最深远的意义就在于推动了产业转型。他说,“以前我们村都以务农为主业,生产的东西也是自给自足;现在搞起了旅游服务,我们的农特产品也有了销路。这是我们村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型。如果没有灾后重建,这个转型我们可能还要等上好几年。”

    据介绍,该市的所有灾后集中安置点都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冬暖式大棚大棚是康定地区种植蔬菜的重要硬件,灾后重建中,康定市还通过实施蔬菜基地恢复项目,新建了30亩的冬暖式大棚……

    在地震灾区行走,我们欣喜地看到,曾经经历灾难的群众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早已抚平曾经的伤痕。


  • 上一篇:泸定县拆除违法违规建筑796处5万多平方米
  • 下一篇:巴塘县数千名干部群众聆听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