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各县动态 >> 浏览文章

“工匠精神”描白“锻刀功夫”琢玉

甘孜日报    2017年04月20日

■本网记者 肖宵 唐闯 格桑土登

金沙江畔的白玉县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电影《六月与弓箭》在全国上映。这部“深藏”多处白玉美景的康巴地区首部公路喜剧,处处都透出一股“精雕细琢”的用心,支撑全片情节推动的,便是一把精美的“白玉刀”。

刀鞘上的花纹纤毫毕现,整体造型精巧绝伦。1500多年来,白玉县河坡乡的人们日复一日地延续着精益求精的“锻刀功夫”。

而当下,白玉县在推进各项目建设,落实精准扶贫的道路上,也正在发扬“工匠精神”。

精准施策,深耕细作,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犹如锻刀需要千锤百炼,人们正在用科学智慧和细微功夫,打造扶贫攻坚“精品大作”。

“匠心”扶贫,敢为人先

在白玉,古老的“门萨”唐卡绘画技艺流传至今。“门萨”画构图宏大,注重图案装饰和色彩饱和。完成一副门萨唐卡的绘制需要很长时间,但画师却从不打出底格线稿,因为他们早已“成竹在胸”。

415日,在白玉县盖玉乡,大大小小的货车正运输着各类建材,推土机等机械的轰鸣声与浑浊金沙江的浪涛声交织在一起,震彻山谷,工人们有的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下料垒渣,有的在阴暗潮湿发着浓浓火药味的导流隧道里作业,有的则在一旁指挥交通。金沙江上游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工程——叶巴滩水电站建设场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在这忙碌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少当地群众的身影。

“这是涉及我县最大的一个项目,县境内库区和坝区的9个村群众都会因此获益。”对于叶巴滩电站建设能给当地群众带来多少好处,州政府副州长、县委书记康光友把每一笔账都替老百姓算得很精细,“现在场内运输中40%的份额都是由当地群众负责,也有不少人进场务工。还能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蔬菜专门销售给施工方获得收益”。

叶巴滩电站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首台机组发电,这个“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这座电站获准开工,是去年11月的事。而在此前数年,白玉人早就尝到了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甜头。

上个世纪90年代,白玉县呷村发现了特大型金属矿床,而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矿富含银、金、铜、铅锌等多种金属。进入新世纪后,这座位于白玉县麻邛乡的“宝藏”被人们逐年开采,呷村银多金属矿成为全国多金属矿“三大明珠”之一。白玉,在我州北路树立起了矿产开发的旗帜。

据白玉县发改局负责人罗猛介绍,如今涉及矿区的两乡六村群众,都已脱贫致富:“仅返还资源补偿费一项,牧民们每年就能得到超过万元的收入。”

挥动如椽巨笔,绘就致富之路。今年,白玉县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呷村矿改造提升,完成30万吨技改扩容和新增尾矿建设并投产,实现年处理原矿90万吨。此举,无疑将大大提高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效率。

白玉人的信心和决心,正是来自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随着“思想大讨论、工作大见效、能力大提升”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干部们有了基本共识——“抓项目本质就是促发展惠民生”。

从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工匠们”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敢为人先”的思维方式;今年白玉县共涉及项目73个,计划完成投资21.43亿元, 其中州级层面下达投资任务45个,而属于该县“自加压力”的项目就有28个,将完成投资2.86亿元。

“在精准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打好基础,搭好平台,推好产业,是白玉县脱贫奔康的根本出路。”康光友的一席话,道出了白玉县扶贫攻坚的方向,也是白玉县委政府的“匠心”所在。

“锻刀”逐梦,铸造精品

白玉,东倚甘孜、西接西藏,北通德格,南连巴塘,是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与康巴格萨尔文化旅游中心的连接纽带,也是318317两条国道的重要枢纽。

在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霍岭大战中格萨尔王打败霍尔部落,霍尔部落中技艺最为精湛的手工匠人来到现河坡乡居住下来,为岭国打造武器,建造“格萨尔兵器库”。一把河坡藏刀的锻造需要用到10多种原料,经过选材、下料、加热锻打、固定刻花、抛光、组装、打磨等近百道工序。其锻造技艺,比之细针密缕的“绣花功夫”更为精细。

如今,工匠们正以“锻刀功夫”雕琢打磨着这颗金沙江畔的明珠。

第一道工序,是构建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让游客们从国省要道“进得来”。

“河坡格学桥到甘孜格萨尔机场的直线距离仅有170多公里,机场通航时这条路如果通了,那对白玉的旅游业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县政府县长阿央邓珠将茶杯比作坐标,用手指在桌面上精细的比划着交通线路,“这条路就是省道458线,县上正在加紧做前期工作。还有国道215线,我们也正加紧推动,争取在今年启动建设。”

除了国省干线,今年白玉还将完成30公里通乡油路和36个脱贫村通村硬化路,195公里村通畅路工程建设。而沿线几乎每一个乡,都有“拿得出手”的文化旅游景点。

一个以机场为依托,县城为中心,国省道为辐射,局部构建环线的旅游交通网络正在形成,将为旅游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二道工序,是推出旅游精品景点,让游客们在善德白玉“留得住”。

崇岚叠嶂的圣山、鲜花盛开的草原、优美和谐的藏乡家园……在电影《六月与弓箭》所展现的镜头中,白玉大地美轮美奂,令人向往。然而现代旅游业并不是“走马观花”,观影和实地旅游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

县委宣传部长扎西拥珍有感而发:“不是修一条路连通景观所在地就叫旅游景点,搞旅游必须要充分考虑旅游地区的接待能力和游客需求。前期就需要规划满足游客吃住购物、娱乐体验的设施,使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到愉快、舒适和方便”。

事实上,在旅游景区景点的打造上,白玉县在“精细”二字上也做足了文章。据了解,今年该县计划投入2165万元加强旅游相关规划和建设,具体包括规划一个生态帐篷城,推出一个高品质景点,建设一个文化旅游风情村,打造一条民族手工艺体验街。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以精确到“一”作为旅游发展的起步数字,表明了白玉人无惧困难谋求发展的雄心壮志。

“四个一就是阿察镇生态帐篷城、巴巴沟旅游景点项目规划编制、河坡乡普马藏族文化旅游风情村建设、民族手工艺步行街打造。这些都是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对标较为先进的做法后充分酝酿才决定的,也是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效。”阿央邓珠说道。

而这四个“一”,可以说是精准定位,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成功建设后将为白玉县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道工序,是打出“生态牌”亮出“特色货”,让游客们把察青松多“带回家”。

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大面积的高山草甸,汲养丰富的湿地系统;白玉县境内察青松多生态旅游区内山川秀丽、绿荫耸天、繁花似锦、空气清新、白鹿奔腾。据研究,这里的“野生林下菌类”竟达到几十种,其中以松茸、白菌、獐子菌等最为常见。

“其实白玉县的野生菌产量和品质都很好,只是还未整体包装和加工形成品牌”。

“高原生态产品有很好的市场销路,包括中藏药材,可以包装成旅游产品”。

“旅游景点就是要打出‘生态牌’,才能满足游客购物需求”。

……

该县多名干部对发展生态特色都表示出强烈期待。

而今年该县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具体指数已经出炉:计划投入1145万元新建蔬菜大棚1264个、中藏药材1000亩、青稞高产示范园1.5万亩,引导创设品牌,积极发展多种林下野生菌销售……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内生动力,白玉县正努力前行。

绵延千年的白玉“工匠精神”和“锻刀功夫”,在新的时代闪动璀璨光芒。


  • 上一篇:九龙县党风廉政建设全民监督
  • 下一篇:金沙江畔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