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地震与地灾“齐袭”,看四川这场应急演练如何“实战应对”?

四川在线    2022年10月28日

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10月27日9时,演练模拟中国地震台网地震速报传出消息:雅安市宝兴县突发7.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预估最大烈度9度。

别慌!这不是真实的地震来袭!而是省应急管理厅在雅安市宝兴县举行的贴近实战的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演练有哪些科目?如何贴近实战?记者现场进行了观摩和采访。



省内各市(州)应急管理局组织观摩演练。

现场直击:地震和地灾同时来袭

“我们这里刚刚发生了地震,地动山摇,有房屋倒塌,电力、通信全部断了,还下起了大雨,有些地方有山体发生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群众伤亡情况不明!”演练开始后,当地地震“速报员”第一时间通过卫星电话将现场情况传到指挥部。

收到报告后,省应急管理厅迅速调集消防、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伍赶赴震中,并按照预案启动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



演练中,救援队伍向震中挺进。

与此同时,四川省应对宝兴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省应急管理厅成立并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前方道路中断!”“当地下起了大雨!”宝兴县源源不断的消息传到前线指挥部。

“调派‘轻骑兵’前突通信保障队出动。”指挥部下达命令。

很快,救援队伍通过换乘摩托车、马匹或徒步行进的方式赶赴现场。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利用卫星电话、北斗有源终端报告现场灾情,发送现场定位,架设超轻型卫星便携站配合无人机实时上传现场图像。

与此同时,设在雅安市的前线演练指挥部里,气象、自然资源、地震等部门现场召开联合会商研判会,地质灾害灾(险)情、天气和冷空气影响、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等信息很快传送到各前线救援队伍。

信号中断、道路不通、冷空气来袭……随着模拟抗震救灾的推进,诸多模拟场景被累计“叠加”。

如何有效破解?“实战化拆招。”随着指挥部的命令,演练现场,直升机、无人机、光学生命探测仪、卫星电话等多个“黑科技”装备集中亮相,配合搜救犬、大型车辆、抢修车等救援装备,科学高效成功处置“灾情”。

演练中,参演队伍全要素、全流程地模拟指挥部搭建、灾情接报、会商研判、人员搜救安置、滑坡崩塌处置等过程,包含了次生地质灾害处置全过程。

“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根据多次地震和地灾救援经历来拟定的。”省应急管理厅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人说,“贴近实战是关键!”

直面问题:贴近实战是为了查漏补缺

“作为全国自然灾害种类最全的省份之一,开展演练有助于预案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战性,有助于提升突发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效率。”省应急管理厅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处负责人说。

“队伍集结和力量分配不够精准!下来复盘的时候一定要总结。”“面对多种灾情叠加,要更加注意救援队伍安全。”在总结会上,观摩人员直面问题——“灾区道路、通信、电力‘三断’严重,形成多处救援‘孤岛’,次生灾害频发导致救援难度极大。此外,由于地形限制和人员居住分散等原因,给人员搜救、群众转移和物资投送等带来很大困难。”



演练中,救援队伍模拟群众转移。

“这些是四川面临的现实问题!”该负责人解释说,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地震带中段,长期受到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之一。

“地震应对中困难很多,造成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地质地貌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体制机制、思想认识、工作措施等内在因素。”他补充说,“唯有将每一次演练贴近实战,才能有效发现漏洞。”

去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第二次修订的《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明确了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力量体系和应急处置流程等。同时,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推动省、市、县三级制定细化重特大地震应急救援方案,针对四川面临的地震威胁,对九大类主要应急救援力量、直升机起降点、河流码头以及主要进出道路进行全面梳理统计,预估地震损失情况,提前编组力量梯队。

本次演练采用“桌面推演+队伍拉练+实操演练”方式进行,演练观摩会设置在雅安市应急管理局,宝兴县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搭建现场指挥场所。雅安市和宝兴县两级应急部门、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术队伍约100人进行现场实操,省内其余20个市(州)应急管理局全程通过“线下+线上”方式进行观摩。

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沈伟志参加完演练后表示,选址在雅安市宝兴县,切合地震构造特点,又符合地质灾害风险实际,直观地展现出复杂多变的链式灾害,应急抢险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等场景,对四川乃至我国其他省份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上一篇:《成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 下一篇:路灯杆、充电桩合二为一,成都路侧充电设施建设试点来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dzyw/8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