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在贯彻群众路线中贯穿法治理念

《甘孜日报 》    2014年05月20日

州政协主席 易凡

法治建设与群众路线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相同。贯彻群众路线的法治是人民的法治,否则法治建设是无源之水、无基之厦、无的之矢。以唯物史观为思想基础、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依法执政为实践基础的群众路线与法治思维的紧密融合,实现群众路线法治化,正在成为“中国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实现“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现实选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坚决反对“四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无疑是贯彻群众路线一条重要路径。

一、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王安石说“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小平同志讲“搞法制靠得住些”;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这些都表明人要有敬畏之心。领导干部的敬畏之心,最根本的就是敬畏党纪国法。有了这个敬畏,就能增强行为自觉,不做出格越轨之事。树立法治理念,秉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国家法律至上,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客观要求。只有牢树法治观念,在思想上以党纪国法去明辨是非,行动上以党纪国法为底线,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认识,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才能把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

二、认真履行法治责任。坚持群众路线,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以推进法治为己任,全力推动法治建设。一是落实为民需求。以人为本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也是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要用好地方立法权,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立法重点,广泛吸纳群众参与立法、评法和修法,研制促进特色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法规。在规范性文件和决策合法性审查中,要坚持依法决策,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在执法监督中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尊重人格,给予公民人文关怀。二是坚持求真务实。致力推动各级干部和公职人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注意找准法治工作和发展建设的结合点,遵循法制统一的原则,帮助决策的付诸实施,做到哪里需要法制保障,法治力量就及时出现在哪里。在起草、审查地方法规、规章时要尊重上位法,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权威。要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不能简单反对,应研究提出既不违反法律原则、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完善建议;对法律法规规章没有明确规定,但符合法律原则、基本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国家政策精神和科学发展要求的,做到该突破的突破。三是严格依法治权。有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实行权力约束。如果不把重心放在以法治权上,就只会是半拉子法治。要本着公用权力运行到哪里,法制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执法活动的监督。

三、切实运用法治手段。运用法治手段,就是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一是推进党的领导的法治化。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科学划分各自的权力。党的重大决策,应在充分集中民智的基础上,经由法定程序变成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成为社会行为规范。二是建设法治政府。加快建立行政管理体制,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群众监督和参与及民主监督制度,确保行政权力阳光运行。三是保障司法公正。应在实际生活中而不仅仅在立法上确立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确保司法裁判在法律争议解决中的终极效力,使其担负起最终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重任,让群众在司法案件中切身感受公平正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四是培育和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既来自书本和教育,也来自生活实践,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后者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更重要。只有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公正司法,才能让公民真正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四、创新社会治理。鉴于“两个矛盾”并存,多种矛盾交织合流,矛盾连锁反应与“蝴蝶效应”频现,化解难度显著增大的特殊州情,走出法治思维责重于利、呆板滞缓、效率低下、解困乏力、阻碍经济等认识误区,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能力。一是改进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统筹,强化政府主导,引导社会有序参与。坚持依法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坚持综合治理,运用法治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二是增强治理合力。大力推行“政社互动”,加力发展社会组织,建立服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监管平台和社会人才队伍信息库,激发其活力。三要前移治理关口。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注重稳评结果应用。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用柔性化、前置式手段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创新人口管理,有序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特殊人群关怀帮扶体系。做强做实综合调处平台。四要提升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分子渗透、破坏活动。完善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专职巡防、公安特勤、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强化对社会面的控制。完善公共安全监管、应急处置和互联网管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五要夯实治理根基,强化基层基础。重点发挥州县层面龙头带动、乡镇节点作用和村级组织的基础作用。

推动法治建设,政协组织责无旁贷。我们要竭力发挥好五个作用。一是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法律建设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普通关心的问题,采取委员约谈、走访群众、政情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真实反映群众意愿。二是参谋助手作用,充分利用提案、建议案、专题报告、社情民意等,积极开展立法协商,提出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的建议。三是监督服务作用,紧紧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的突出问题,强化民主监督工作。四是团结引导作用,加强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沟通,合力推动法治甘孜建设。五是带头践行作用,既通过各种讲座和培训加强政协委员的法律学习,丰富法治知识,又切实加强社会宣传,合力营造尊法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用法、普法护法的浓厚氛围,努力使政协人成为良好法治环境的宣传者、参与者、实施者和推动者。

  • 上一篇:两个值得关注的法治建设问题
  • 下一篇:党性决定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