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绿色发展气象新

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甘孜县雅砻林卡省级湿地公园。

康定市新都桥薰衣草花海游人众多。

◎本网记者 谢臣仁

正值旅游高峰,游人蜂拥甘孜。

9月的康巴大地,江河碧波奔涌,草原芳草萋萋,山峦烟云浩渺,森林百鸟翔鸣……厚植绿色,擦亮底色,大美甘孜以秀丽身姿聚焦世人目光。

绿色,一直是甘孜发展的“关键词”,更是发展的“主题曲”。这份绿意,源自甘孜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绿色甘孜的决心和实干。

逐绿迈进新时代,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两山论”在甘孜大地转化为生动实践,成为助推康巴儿女迈向全面小康的强大引擎。

生态筑底 绿色铸就发展空间

地处长江、黄河源头地区的甘孜,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青藏高原“水塔”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既关系到甘孜山水的秀美风光和发展依凭,更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

责任担当,不是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康巴干部群众对此体会甚是深刻——“过去,伐木是主要收入来源;如今,拿着工资去护林。”德格县更庆镇森林管护站护林员建康感慨道。

回首往昔,由于种种原因,甘孜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木头经济(伐木)”“石头经济(开矿)”,不仅经济结构单一、方式滞后、质量低下,而且欠下了不少“生态债”。痛定思痛,甘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甘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6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第一,石渠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全省第二个国际重要湿地,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的生态甘孜贡献全省。全州生态环境实现从“砍树人”变“种树人”、荒山变林海、林区变景区的跨越,林地面积实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2.9万公顷到662.07万公顷的跨越,森林面积实现从1950年的283.8万公顷到2019年的532.44万公顷的跨越,森林覆盖率实现从1950年的18.5%到2019年的34.8%的跨越。

“一生一次川藏线,此生不去心不安。”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的国道318线,在甘孜境内途经泸定县、康定市、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属于川藏公路南线,沿途风景美不胜收。

坐落于国道318线旁的康定市新都桥镇水桥村,近年来充分发挥旅游区位优势,深入做好做足“进藏门户”文章,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由过去的贫困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致富村。

绿色发展,生态筑底,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甘孜,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19年甘孜州共接待游客3316.69万人次,同比增长48.73%,实现旅游收入366.98亿元,同比增长65.31%,旅游接待人次突破3000万大关。

产业富民 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百姓民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生态,甘孜付出努力;生态回报,甘孜收获颇丰。

“我们村家家都退耕还林,我家的10亩退耕还林地,都栽上了松树、洋槐树、花椒树。”丹巴县半扇门乡半扇门村村民杨明华把经济账算得很把细:“以往种苞谷一亩地一年毛利润800元左右;现在种花椒一亩地纯收入3000元,收入增了好几倍,怎么算都划得来。”

厚积薄发,绿色优势释放生态“红利”,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正值秋茶采摘季,九龙县魁多镇的茶农们忙着把采摘的新鲜茶叶送往茶厂。一手交货,一手拿钱,把茶叶换成现金,茶农们脸上乐开了花。

采取“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社+农户”的方式,九龙县百姓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的红利。如今,全县发展密植茶园5700余亩,年产值达1450万元,有效带动县里1500余户茶农年均增收6000元至8000元。

甘孜在北部、南部和东部打造了3个“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建成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和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两个“100万亩”;以“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为抓手,着力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

发展生态经济,产业是基础,富民是核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好生态是“摇钱树”,好环境是“聚宝盆”。“借绿生财”帮助20万农牧民实现就业增收,“山水经济”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

发展生态经济,农牧民有了“好钱景”;建设生态文明,农牧民迎来了好生活。

乡村振兴 绿色描绘发展蓝图

一幢幢藏式楼房散落在山林中,不时炊烟袅袅,与空濛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相辉映,丹巴县甲居藏寨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存在,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

漫步村中,幢幢民居前绿树环绕,只见鲜花绽放,匠心独运的雕塑随处可见,温泉氤氲水汽弥散,一步一风景、一景一陶然。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描绘的“桃花源”,在康定市孔玉乡色龙村的色龙仙居得到再现。

春赏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夏品果,生态孕育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走进泸定县杵坭乡,赏生态景、摘生态果、吃生态饭,离自然最近、与生态最亲,成为最大的特色。

一见钟情,始于颜值。绿色成了甘孜发展的“颜值担当”。甘孜以绿色为底色、生态为依凭,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建设大渡河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成渝后花园”。

绿色发展培育新优势、积蓄新能量,绿色资本已为甘孜植入发展“芯片”,甘孜已成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体验、度假休憩、科考教育之胜地。一幅乡村振兴的旖旎画卷在甘孜徐徐铺展,一个个“幸福桃源”让甘孜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亲近自然、感受生态,寻找到向往已久的“诗和远方”。



  • 上一篇:《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下一篇:风雨同舟 民族团结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