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四川太安逸 来了想再来

四川日报    2020年08月10日

“安逸四川”征文活动上线一周,在全网引起强烈反响

  本网讯(记者 薛维睿)“在四川,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遍地风景,抵拢倒拐就是景区。”……8月9日,“安逸四川”征文活动上线一周,在全网引起强烈反响。随着一组集齐网友金句的海报刷屏朋友圈,评论区百万网友为“安逸四川”打call,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来稿书写四川,专家团也纷纷建言解读“安逸”文化。

  活动自8月3日启动以来,组委会收到数百件全国各地的网友来稿。来稿用不同的题材,书写在点点滴滴中体会到的四川安逸故事,表示“来了想再来”。

  吉林长春的游客在来稿中写道,“我愿做四川的一只知了,这里小小知了也能叫出几丝悠然禅意”。在他看来,四川人的生活“泡”在茶里,到处充满安逸气息。来自辽宁沈阳的游客说,到成都总觉得两件东西不够用,一是时间,“那么多值得打卡的地方,只恨景点太多假期太短”;二是胃,干香猪蹄、神仙酥肉、秘制鸡爪、舌尖钵钵鸡、包浆豆腐、桂花冰汤园、松茸鸡汤抄手、甜水面……“掂掂肚量,刚刚品尝了麻辣兔头,哪还有放串串香的地方?”

  “安逸”应该如何理解?四川的安逸源自何处?包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专家团也纷纷发声,从不同角度解读“安逸四川”。在省社科院研究员、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看来,安逸的含义和内容很丰富,其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向往羽化升仙、探索宇宙的神仙道精神,传承至今天,成为四川人生活方式的典型表征,也是四川人生活态度和心灵享受的最高境界。

  “四川人讲‘安逸’,在语气中就能听出一种幸福感。”著名作家、评论家何开四认为,安逸本是全国通用的词汇,经过四川人的创新和丰富,成为四川方言里最具特色的表达,而四川人对生活一以贯之的热爱,更让安逸成为一种精神境界和生存哲学。

  四川人将万顷良田的精耕细作变为餐桌上的精雕细刻,在有限的条件下让生活品质更高。“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创造。”在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看来,四川的安逸生活绝非与生俱来,而是蜀中祖祖辈辈用智慧和辛劳换来的文明。安逸不只是一种精神或口号,更是从古至今艰苦奋斗的历史结果。

  “安逸四川”征文活动持续进行中,继续来稿讲述您在四川的安逸故事吧!






  • 上一篇:四川太安逸 来了想再来
  • 下一篇:2020甘孜融媒新闻行动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