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小康路上的“火车头”

四川日报    2020年07月06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谁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川报记者 陈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6月中旬,记者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四川行记者团,走进眉山市彭山区。在观音街道果园村,数千亩葡萄园郁郁葱葱,各种葡萄长势喜人。

  我们在果园村2组,见到了村民张雄,他正忙着采摘夏黑葡萄。“我种了60余亩葡萄,年收入近百万元。”张雄的喜悦发自内心,让记者感受到产业兴旺带给他的满满幸福感。

  幸福感从何而来?谁在带领大家奔小康?在果园村、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金山村,在成都、德阳的城市社区,我们寻找着答案。

果园村曾经没有果树,金山村也并不多金,他们的变化从何而来?

“头雁”垂范带富“群雁”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站在葡萄架下,看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果园村党总支书记李永伟回忆起往事:虽然叫“果园村”,但10多年前,果园村无一棵果树。

  “过去村里发展传统农业仅能满足温饱,后来,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李永伟介绍,党员干部们走出去学习考察后,决定试验种植葡萄。“试种成功后,我们就带着村民开始规模化经营。”

  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果园村让党员干部做好示范;组建党员技术服务队,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党总支成员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全村葡萄产业发展。目前果园村已形成规模5200亩、产值上亿元的葡萄产业。201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2.9万元。“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功不可没。”李永伟说。

  无独有偶,从2018年起,遂宁市公开选拔“职业村支书”,夯实乡村振兴基础。43名有头脑、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人才走上新舞台。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金山村村支书彭俊松就是其中一位。

  2017年以前,金山村还是省级贫困村。2019年,该村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已从2014年的2980元增加为12460元,是2014年的4倍多。

  亮眼的“成绩单”如何得来?遂宁市委组织部干部石安清带记者走进金山村“金竹鲜”村级电商品牌产品陈列室寻找答案。

  在这里,乌骨鸡、中药材、竹荪等金山村生产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看着就有强烈的购买欲。彭俊松告诉记者,自己正式上岗后,便和村干部一起,商议确定了“六金”(党建引领谋金点子、产业发展闯金路子、党员示范创金牌子、工商企业播金种子、集体经济现金价值、农民群众赚金票子)发展思路,绘出全村发展蓝图。通过建设“沃柑-乌骨鸡循环种养殖基地”、开设网店、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等,金山村逐渐孕育出一座座“金山”。“最近,因为疫情导致原计划销往重庆超市的乌骨鸡滞销。我们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成功卖出500多只山鸡。”谈及此,彭俊松露出自豪的笑容。

  “只有头雁率先垂范,形成‘头雁先飞领飞、群雁跟飞齐飞’局面,才能在产业振兴中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石安清表示。

农村聚居小区设有楼栋长,乡村也有“积分信用体系”,这些办法有什么用?

多元共治美了人居环境

  小康是全面的小康。采访中,记者获悉,在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小康建设,纷纷将目光锁定在探索构建多元共治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上。

  2010年,果园村探索建立了彭山区第一个农村聚居小区。从散居到聚居,村民过去固化的生活习惯曾让小区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于是,彭山在该小区试点基层治理模式——小区成立党支部,下设4个楼栋党小组、11名楼栋长。选取有号召力的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有凝聚力的村民担任楼栋长。

  楼栋长干些啥?从宣传政策到引导居民不要乱扔垃圾,从调解纠纷到开展义务劳动,“教育不能太生硬,见面闲聊时‘顺嘴一说’,晚上健身时‘随便一聊’,从村民自身利益入手说,事半功倍。”小区9栋楼栋长毛建清告诉记者。在他的身边,3个分类垃圾桶一字排开、整洁干净。记者随手打开“可回收物”垃圾桶,里面仅有塑料瓶、废纸等可回收垃圾,这一细节折射出居民素质。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小区环境整洁、邻里和睦,文化生活丰富,这是梦想中的生活环境。”一位居民如是告诉记者。

  在金山村,则通过建立“积分信用体系”,以村集体产业为纽带,将村民日常行为与乡村治理相关联,促进村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

  金山村妇联主席沈建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一次,一位贫困户将帮扶责任人送的鸡苗给卖了。接到村民举报,村两委立即组织村民代表召开“道德评议会”,在大家的帮助下,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事件。金山村“道德评议会”由村“两委”及村民代表组成。每个家庭基础分为60分,评分每上浮10分,有经济奖励。反之,低于60分将影响该家庭在本村承包村集体项目、信用贷款等。如今,“道德评议会”在促进村民爱国爱家、诚实守信、重德守法、敬老爱幼、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社区的邻里中心,街坊邻居都愿意来,这是如何做到的?

共治共享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城市社区如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题中之要。

  从2017年开始,德阳经开区旌东街道乐安社区探索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由社会组织积极跟进,带动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的“党建联建模式”。3年来,该社区培育孵化引进业委会协会、物业公司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15个,同时建立党组织9个,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每个月,社区党委都要与我们召开联席会,共同商讨分析项目,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乐安社区业委会协会党支部书记胥怀君告诉记者,在协会推动下,乐安社区东汽馨苑小区1600万元维修基金划归业委会自主管理,成为德阳市首个维修基金民管民用的社区。“在这一案例中,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得到充分体现。”

  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笑呵呵聚在一起剪纸的老奶奶、你来我往酣战“楚河汉界”的老爷爷、体验油画学习的儿童……每个人都能在这儿享受到不一样的快乐,这是记者对该社区生活体验中心的第一印象。

  “这是我们按照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宗旨,着力打造的幸福社区。”该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介绍,“生活体验中心设有城市森林读吧、奶奶名厨、名画鉴赏培训等社区生活服务项目,已成为青年、老人、小孩、游客可参与、可体验、可共享的社区邻里中心。”

  2018年4月,黉门街社区成立了成都首家社区公司,通过“公益化+市场化+长效化”运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到社区服务中,按照居民诉求来发展运营,实现党委政府与市场主体共建共治,社区群众共享成果。“如果一个社区能让居民愿意来,社区的幸福度就上来了。”申民辉说。







  • 上一篇: “四川扶贫”官网本月开通
  • 下一篇:绿色是一道“必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