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我州各族群众脱贫不忘谢党恩

甘孜日报    2020年03月10日

“我想给北京的亲人们报个喜!”

“我想给党中央、习总书记,还有北京的亲人们报个喜!”日前,我州康定市瓦泽乡水桥村村民丁真旺秋拉着记者的手,诚恳地请记者帮忙捎个话。

去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我州调研走访期间,亲切地向丁真旺秋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勉励他继续努力,用勤劳创造更好的生活。

“生意越来越好,去年国庆节期间就有七、八千元收入。”丁真旺秋正打算趁着旅游淡季去学习一下厨艺,争取多学会几个拿手菜,为游客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谈起今年愿望,丁真旺秋说:“我们全村所有贫困户都脱贫了,希望中央领导下次来甘孜时,再来看看我家的变化,看看村上的变化。”

水桥村虽然在国道318边上,但离康定市区却有50公里,以前也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全村90户中有20户是贫困户。

“这几年,水桥村在党委、政府和政协组织的关心帮扶下,成功开发了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对口帮扶的都江堰市帮村上建起了数字化的游客中心,并将全新的旅游管理理念带到了村里。”康定市政协副主席吴明琼介绍。

如今,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村庄已变了模样:河沟上建起了石拱桥,与原有的石头桥相映成趣,沿河新建的旅游步道、重新打造的藏式民居与风景区浑然一体……不断涌入的游客,让家家户户都享受到了发展民宿、特色产业带来的红利,更重要的是让村民们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坚定了脱贫奔康的信心。

“这可是共产党给我修的好房子,我得好好爱惜。”在色达县色柯镇姑咱村,年过70的麦呷老人拉着记者走进了他的新家。因为眼疾,他的视力已大不如前,但是每天还是会围着屋子转上几圈,仔细检查房子。

色达县政协副主席尚彭措介绍,麦呷本是二条沟的牧民,全家8口人,2013年人均年收入仅1700元。2016年搬来这个定居点后,他办上了医保,并在村上找到了打扫卫生的工作,现在一家老小衣食无忧,其乐融融。

“这几年,我们搬到县城边上,住进了新房子,生活更方便了。”“村上成立了合作社,牛、羊不用我自己放,也能有好收入。”“有医保,看病也方便了,连成都的医院我都去过,花不了多少钱。”……说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老人激动地掉下眼泪。临别时,老人冒着漫天风雪坚持要求送记者到村头,嘴里不停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习总书记!”

走进道孚县鲜水镇鲁都村村民泽支的家里,驻村第一书记祝馨正和他拉着家常。

“还有什么困难?”

“老大初中快毕业了,我想让他继续读书,但是我又不太懂。”

“我们县正在推15年免费教育,还有针对贫困学生的扶贫救助计划。你放心,只要娃娃肯读书,我们一定帮扶到底。”

“噢呀(藏语‘好’的意思)!噢呀!”听完祝馨的解释,泽支紧皱眉头的舒展开来。

这几年,道孚县政协副主席马银林感触最深的就是藏区群众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前,为了孩子们读书,我一家一家去做工作,群众还不理解,有些人甚至雇佣娃娃来代上学,让人哭笑不得。现在,比比哪家的孩子成绩更好、考上的学校更好,已经成了藏区百姓的日常话题。”

在泽支家,被子、枕头等都叠得整整齐齐,地上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前,孩子们放学回来,总要说家里没有学校干净,味道也不好闻。现在,他们再也不说我了。”泽支得意地笑了起来,一如屋外高原明媚的阳光。

在色达县喇荣寺,记者看到,蜿蜒的梯步道在密密匝匝的僧房间为僧人们开辟出了一条条防火减灾的生命通道,而梯步道两侧种植的花草为寺庙再添一抹亮色;房舍间,干部、僧尼齐动手,共同种花草、除冰雪、搞卫生、查隐患、抓安全……

喇荣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文武介绍,自2017年成立喇荣寺管理委员会以来,喇荣寺全体干部、僧尼协作,对标省级文明和谐寺庙标准体系,创新管理服务举措,环境越来越优美,干部和僧人越来越团结。

从僧房搬入洛若社会福利中心的卓周老人每天都要为国家祈福、为共产党祈福。她告诉记者,福利中心没有限制她的信仰自由,还尽心地提供医疗服务、生活服务。同她一起从僧房搬来的近600名老人如今都已安心住下,准备在这圣山脚下安享晚年。

雪域高原之行,记者看到的最美景色,是各级干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累、一块干;听到的最美声音,是“感谢共产党,感谢习总书记!”

据人民政协报


  • 上一篇: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疫情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