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听百姓心里话 讲群众身边事

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14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践四力、走基层甘孜融媒体行动走进新龙和泸定

本网讯 8月10日至13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践四力、走基层甘孜融媒体行动采访三、四团分别在新龙县和泸定县蹲点采访,用笔和镜头见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两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采访团

从细微处讲好“新瞻对”故事

“人畜两分居、洗卫浴合一;院坝硬美化、生活大变化……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在宜宾市对口援建帮扶下,我们村眼看着就跟穿上了新衣服一样!”新龙县博美乡仁乃村村会计阿龙大叔在和记者“拉家常”时,每每谈及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硕果已撷,欣喜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新龙县作为采访第三团集中采访的最后一站,13名记者除了坚持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继续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联通的融媒传播声势外,还不断致力于在贴近中反映农牧民心声,从细微处讲好“新瞻对”故事,确保此次新闻行动拥有一个完满收官。

“融媒不仅要媒介相融、报道的程序相融,更要记者与基层相融、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融。”采访三团团长,州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洛呷表示,通过近十天的率队蹲点采访,情真意切地感受到更好地掌握基层动态、获取第一手鲜活素材在推进融媒进程中大有可为。

各小组在此站走访期间,以倾听百姓心声着眼,讲述基层感人故事。子拖西乡木耳种植基地、尤拉西乡菌类加工基地等乡镇的多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深挖区位资源的优势,精耕水土相服的产业,获取足不出村的效益,实现激发内力的创收;新龙锅庄国家级传承人阿德儿时与“舞鞋”的二三轶事,成就了她与锅庄几近一生的不解之缘;农闲的午后,仁乃村民爱聚拢在兴建的海螺广场上侃大山、跳锅庄,成片的花海绽放、成群的游客来往、成圈的身影舞动,扮靓这个集综合服务、旅游接待、民宿体验、生态观光的村寨自是不在话下,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与和谐的画面更是无声胜有声地展示着这个旅游扶贫示范新村处处洋溢着一派勃勃生机。记者 李娅妮

第四采访团

以点带面展现“红色名城”发展变迁

8月10至11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践四力、走基层甘孜融媒体行动第四采访团在泸定县开展蹲点采访。两天时间里,该采访团成员按照“多个角度挖掘、多种形式表现”的思路,走村入户、广泛采访,用心讲述泸定故事,以点见面地展现泸定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风貌,反映该县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迁。

泸定既是甘孜东大门,又是历史老城和红色名城,采访团紧扣“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成就展示”“爱国情·奋斗者”和脱贫攻坚3个主题,分别选择1个典型性突出的点位展开了深入采访。

该县兴隆镇化林村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随着历史沉浮已变为一个边远落后的小村落,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以后,村上的基础设施快速改善、花椒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万元,旅游产业已经起步。在该村,采访团走进农户、钻入花椒林,拍摄现场视频、照片,用所见、所闻,讲述这个古村落在新时期奋力奔康的故事。

该县杵坭乡金鸡坝村群众吴全清是当地的山歌传承人,一直坚持山歌创作、演出和推广,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记录社会发展、鼓舞干群士气,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感恩。采访团近距离记录他的创作、演出活动,深入揭示他的内心活动,听取旁人对他的评价,展现了这位老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体现泸定干群的基本风貌。

仙桃原本是一种野果,随着旅游发展和技术进步,泸定大力发展仙桃种植、加工产业,让这种山里野果变成了旅游商品。采访团生动还原,讲述全域旅游给当地带来的变化。记者 刘小兵


  • 上一篇:国务院发文明确时间表 这些民生难题将限期解决
  • 下一篇:致敬新时代 礼赞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