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党政要闻 >> 浏览文章

守住绿水青山和传统 留住县城里的“乡愁”

四川日报    2019年07月10日

  □川报记者 王成栋 徐登林 王代强 祖明远

      乡愁,既是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乡的依恋,又是一座城、一个区域的独有特点和记忆。

  这些独有的特点和记忆,如果不重视保护与传承,这座城这个区域的辨识度会日渐模糊。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如何盘活当地特有的自然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近日,记者走访了攀枝花市米易县、绵阳市北川县、甘孜州康定市,试图解锁当地留住“乡愁”的密码。

护绿水 

“环保先行”,项目开工运行均要遵守这条铁律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守护一江清水,是生态功能区县的首要责任。

  “一滴污水都不能流出去!”7月2日中午,眼看着雨势变小,陈永强赶紧披着雨衣钻进了村里的污水处理站,查看管网情况。这位康定市孔玉乡色龙村村支书说,近期雨水较多,污水外溢风险增加。

  作为康定市首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地处大渡河支流的色龙村至今仍未全面开放。早在年初,投资400万元的污水处理系统就已投入运行。陈永强说,当时,村民对此有看法,认为这是“浪费钱”。但投入使用后,污水站日处理量始终在30吨以上。看着脏兮兮的污水变成汩汩清流,村口的小河依然清澈,村民再也没了质疑声。

  “生态地位决定了我们每走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康定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张建利说,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康定境内提供了大渡河干流两成以上的流量,关乎流域内数百万人生态安全。

  3年前康定明确,无论上什么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行都必须坚持一条铁律:环保先行。因为这条铁律,3年来当地拒绝落户的项目和关停的产能每年起码能带来上亿元收入。

  “但我们不后悔,守护母亲河一江清水,我们责无旁贷。”康定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3年,康定的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关键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境内的大渡河、瓦斯河、力曲河等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二类,符合直接饮用水标准,4个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8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也全部保持零污染的状态。

守青山 

守住“绿色基本盘”,围绕森林做康养文章

  7月4日上午,记者抵达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白洼森林康养基地,清凉的山林气息扑面而来。当天,“清凉度假·在米易(第二季)体验行”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5年前,眼前的康养基地还是一片到处是“斑点”、仍有近半土地没有绿化的荒坡。5年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植树造林,白洼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0%,成为当地一张旅游名片。去年,基地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

  靠山就要吃山。其实,米易围绕森林做康养文章已经多年,目前有64.3%的森林覆盖率。去年,米易一年接待的游客已突破53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3亿元,均位居同类型县城前列。

  “靠山吃山”的前提是守住“青山”。地处高温干燥的干热河谷,米易想要守住“绿色基本盘”并不容易。

  当地的做法是,增绿和管绿并重,不断做生态加法。从2015年开始,当地结合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依据水系、路网分布情况,先后实施河滨景观长廊、健身绿道等系列城市绿化工程,先后把20多块荒山荒坡变成绿地。在此基础上,米易基本消除了荒山荒坡,实现“有山皆绿”。

  管护层面,将全县八成林地纳入天保工程管护范围,核定每块山林的管护责任和管护者。从2015年起,米易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拿出千万元,单独设立城市园林绿化管护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民营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园林绿化管护,进而扫除了城乡绿地的管护死角。

  “森林是我们最宝贵的发展资源,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发展优势和底气。”米易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当地的生态保护力度,只会越来越强。

保传统 

发掘特色文化、手工艺,提高当地文旅产业辨识度

  “我的家乡……有美丽的山梁……淳朴的姑娘……”7月3日傍晚,夜色降临,北川县曲山镇石椅羌寨广场上,上百名羌族群众围着广场欢快地跳起舞来。广场周围,上千名游客陆续加入其中。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北川第一个完成风貌再造的村落,石椅羌寨从一 开始就确定了以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过去的10年,石椅羌寨的旅游业一度遭遇挑战。究其原因,是随着周边生态度假经济的起步和发展,石椅羌寨的旅游产品种类单一、旅游附加值低、文创类产品单一、民族文化不鲜明等短板逐渐显现。用石椅村村支书陈爱军的话说,是“外地人来了很失望,觉得不像是个羌寨”。

  去年开始,石椅村与周边村镇合作,逐步走上“生态+特色文化”的旅游新路子。

  通过民俗专家发掘与研究,石椅羌寨增添了十多个民族特色舞蹈、民族特色歌曲、特色民俗活动等。这让此前“住一夜就走”的游客逐渐“留得更久一点、消费更多一点”。

  相距石椅村不远,擂鼓镇楠竹村拥有万亩楠竹。两个村联手合作,不仅开发出旅游路线,还围绕竹子做起了文章,利用竹材开发建材、竹笋制品和竹文创产品。

  “我们把羌绣用在竹制品上,一个笔筒就能卖到60元。”楠竹村村支书黄安银说,如今,手工礼品加工制作,已成为生态旅游接待之外的村民重要收入来源。

  “县域经济发展中,北川有两张王牌,一个是生态,另一个就是民族特色文化。”北川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郭志武说,近年来,通过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等,北川已陆续开发了一大批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

  民族特色让北川文旅产业有了更鲜明的辨识度。去年,北川共计接待游客768万人次。整个北川县,从事羌绣和竹编等手工艺品从业者超过两万人,是餐饮、接待从业者的3倍。





  • 上一篇: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 下一篇:我省启动实施2019年度农机购置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