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他们到过色尔宫村

甘孜日报    2022年04月08日

◎马尧

很少有人知道色尔宫这个地方,色尔宫村位于乡城县香巴拉镇东郊,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藏乡田园”之美名。日出日落,花开花谢,这个田园藏乡在漫长的时光里见证着岁月变迁,也铭记着那些曾经在这里路过,停留,并且把希望的种子播撒的人。

时光斑驳,不变的是红色记忆。虽然很久很久了,但是色尔宫村口的古树还记得,那些热闹的,太阳一样温暖的日子。1936年5月的一天,静默在峡谷里的乡城,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队伍里的每个人,虽然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却眼神坚定,充满一往无前的勇气。肖克军团长,王震政委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途经乡城,并在色尔宫村郎色户做了短暂的停留。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乡城的历史上烙刻了浓重的红色印记,这印记的中心,就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郎色民居。

郎色民居,这是一栋朴实无华的白色藏房,白色藏房是属于乡城的独特标志。房屋整体为梯形,墙体平整光滑,人们每年都会用一种乡城山上特有的阿戈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土墙变白。这不仅使墙体美观、防雨,还寄托着人们祈求吉祥、幸福的美好心愿。穿越了两百多年的时光,郎色民居依旧洁白如一枚晶莹的贝壳,这贝壳一样的屋子,曾经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办公、开会的处所,红军在这里作短暂休憩,并把革命的“火种”燃遍香巴拉乡城。

红军队伍在这儿驻扎下来,他们真的太累了。翻越了小雪山、大雪山,怎样的惊心动魄,怎样的艰难险阻,无数战士倒下了,他们的身体永远留在了雪山之巅。剩下的战士们擦干眼泪,继续向前,忍住失去战友的悲伤,在酷寒饥饿的磨砺中不断向前,来到乡城。

乡城是个美丽的地方,五月的色尔宫村,温暖湿润,春麦结穗,豌豆花开。战士们在阳光下缝补破旧的衣裳,在清澈的溪边擦洗身体的污垢。炊事班的老班长,去山坡上挖来鲜嫩的野菜,为战友们做一锅美味的野菜汤。郎色的白藏房里,领导们开会研究,制定出部队接下来的方向和战斗路线。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群众,红六军团到达乡城后召开大会,萧克在大会上宣布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如禁止驻扎喇嘛寺,禁止在藏族群众家中随意走动,注意尊重藏族群众生活习惯等。红军战士们进入县城后,从不主动敲门进人家户,晚上战士们就睡在街道边、屋檐下。藏族群众看着战士们翻越大雪山时,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忍不住悄悄抹泪,他们为受伤的战士请来藏医,藏医用当地专治冻伤的草药为红军治疗。

桑披岭寺的院子里,乡亲们送来的支援物品堆成了小山。为红军带路,送信,抽粮运草,收养伤病员,乡城人为红军做到了竭尽所能。红军离开乡城之际,为答谢乡城人民对红军的支持,向群众和寺庙赠送银锭、粮票和写有“扶助蕃主,独立解放”字样的红色绸缎锦匾等礼物,并在郎色家里留下了七幅写于木质墙板的标语。

红军战士虽然远行了,他们的精神却在乡城被铭记。为更好地发掘保护红色资源,2013年11月8日“乡城红军长征纪念馆”开馆。纪念馆以文物、图片、场景追忆中国工农红军“突围西征、北上抗日”的伟大壮举,再现了萧克、王震将军率领的红六军团途经乡城与群众的深情厚谊和那段难忘岁月。2019年1月10日,郎色民居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建筑承载了革命“火种”的传承。

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以来,红军长征在乡城时“枪不响,鸡不鸣,狗不叫,麻雀也安宁”的故事还在当地广为流传。

2020年伊始,香巴拉镇立足实际,坚持保护和传承为主,以打造民族团结新村、4A级旅游新村建设为契机,将色尔宫村作为重点红色村纳入其中。

今天的色尔宫村,在绽放新的姿颜,革命的种子一代代传承下来,他们铭记历史,更有信心用一代代人的辛勤和努力去建设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漫步在色尔宫的田埂上,沐浴在暖阳里,眼前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微风拂过,耳畔恍然回响着嘹亮的军歌。


  • 上一篇:诗与远方
  • 下一篇:酸菜玉米汤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7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