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色多老衙门

甘孜日报    2022年01月07日

   ◎龚伯勋

   这座坐落在城南色多地方的衙门,除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康定”,知道的人并不多。这座多少有些神秘的老衙门,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老人曾说,听老人们讲,早前,这座老衙门最是森严,不是什么人都可随便进出的。过去,这个地头是出入川藏的必经之地,不管多大的官儿,走到衙门的山门前都得下马,从挂在门上的那条据说是皇上赏赐的裤子的裤裆底下穿过。

   记得约在公元1960年的三四月份,调查多种经营资源,我们从子耳坡城关公社城郊大队的大队部沿着横山小路到过色多衙门,公社的一个养猪场就办在这里。在猪舍边,见到的除横七竖八倒在一角的像石牌坊垮塌后留下的一堆石条子,再就是散落其间的不知几时搭起的社员居住的几间土屋,还有就是那绕了几圈的足有五六尺宽的老围墙的墙基。来去匆匆,只留下个荒村野店的映像。 1997年的8月26日,邀老战友、县政协副主席窦志熔同志,还有康定土生土长的康定娃方泰森父子一起特地再到色多,当然不是去寻那早年的公社养猪场,而是专为造访“色多衙门”。

   这次再不是沿横山小道而行,而是乘的士出南门,过公主桥,经老“飞机坝”,快到城南一加油站处下车,从州防疫站背后上坡,约莫半小时就见到了突显在尼母拉卡山腰的那片凹地,这不就是30多年前来过的那个养猪场所在的地头么?“色多老衙门”旧址到了。

   如今的色多,已俨然是个住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一好客的色多新主人把我们迎进她的砖石小楼,热情地为我们一一斟上酥油茶,自报她叫泽汪志玛,还有个李玉珍的汉名。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说他家丈夫知道得多,不巧上山放牛去了,一时半刻回不来,就领我们到83岁的老邻居杨林山大爷家去。老人原先也不住在这里,女主人岁数也不大,倒是她那个17岁的儿子从来来去去的老人们的口中听到过不少。你一言我一语,还是为我们拼凑了一个老衙门的大概。 他们说,这色多可是康定最向阳的地头,太阳从东关那边一抬头,最先照到的就是这里,一直晒到落山。尼母拉卡的这片凹地,就像安在半山腰上的一把圈椅,当年的土司老爷就安坐在这把太师椅中。十分难得的是,边上居然还有道从大山上流下来的常年不断的清泉。

   听说,这个衙门过去是明正土司问案的老衙门,有穿着兽皮的武士把守。这里还有明正家的庙子和两座仓房。庙里,挂满了各种野兽的皮子,仓房里面堆满酥油。衙门里还修有“黑房子”,用来关那些犯了案的人。民国年间,中央军来康定,庙子和仓房都还在。看守庙子和仓房的两个管家,来自木雅地方,一个叫强佐次称,一个叫强佐扎西。民国24年,中央军在下面坝子修了个飞机场,降过一架飞机。飞机来康定给中央军头子李抱冰丢了不少的银元,难怪中央军买东西有银元给。原先,色多衙门被密密麻麻的白杨树围在中间,景致好得很。那些白杨树,大的两个人都抱不拢,少说已长了百多年。为了中央军飞机的安全降落,上面命令把色多衙门周围白杨树的上半截都砍掉,这些大树就全成了半桩头。

   色多衙门被一场大火彻底烧光,应在中央军来康定之后。衙门彻底烧光了,管家也就走了。

   衙门的基石和残砖,方便了后来在此落脚的村民。泽汪志玛领着我们围着她家小楼转了一圈,她边走边指,“老衙门”的“遗物”不时闪现眼前。墙上打有“明正”印记的老火砖还偶能见到,墙基上还压有“老衙门”的石条子。都说“老衙门”围墙的墙基还看得到,大家庚即又向老墙基走去。我们沿着那一层又一层的老墙基边走边比量,足见当年那些围墙,至少也有米多两米厚。杨大爷介绍,据说这些墙都是从巴底地方来的人修的,巴底巴旺人是修碉房、砌高墙的高手。山下面明正的家庙多吉扎寺也是这些人修的。


  • 上一篇:莳冬菜
  • 下一篇:一本家谱传后人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xkbrw/7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