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巴人文 >> 浏览文章

以道成稻 耕作山岭

甘孜日报    2019年07月19日

        ◎李艳霞

      《说文解字》讲: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立于天,物布于地,智者察天地万物,能触类旁通,可以因物而窥道,循道而度物;愚者就不同了,拘泥固执,背道而驰,无有所成,因小失大。

       万物循道而衍,食与道更加紧密相连。

       自古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千百年来,老百姓用生命和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箴言,让后人汲取智慧,借鉴经验。

      作夫喜食,遵道耕种,应时而生,顺其自然,这种亘古不变的规律,乃是最大的道法自然。

      而播什么的种,采用什么方法,众说纷纭 各持己见。

      回顾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击壤歌》描述了乡村农夫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

      在几千年的传统农耕生活里,农民都是通过敬天祭神,紧紧跟随着日月星行四季变化的规律,开启宇宙的奥秘进行农业耕种。而现代人抛弃了传统的农耕智慧,拥抱现代科技,试图改造和征服自然,无视自然规律,不但把大地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尽情享用,且随心所欲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孔子曾说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而今天,“敬畏天,顺于道”的古老智慧也已经成为历史。

      然而,有这样一位智者,为了种出真正的“粮食”,在深山老林里研究十年的“土著农耕”。起初,他跟许多人一样,搞起了现代农业:施化肥、打农药、撒除草剂……几个月后,稻蔬成熟了。看着绿油油诱人的稻子和蔬菜,他却心里疑窦丛生:虫子都不吃,人怎敢吃?自己都不敢吃,怎能卖给别人?这时,他受《一根稻草的革命》的影响,脑袋开了窍儿,决心研究“土著农耕”,即尊重自然,不施肥,不翻耕,不打药,不除草。

      研究“土著农耕”就是要选择良田、良种、良法。良田可选,而良种需要寻找原生老种子。只有找到农户自留的老种子,才能找回食物本来的味道。因为采用自留种,每种稻蔬可形成了上千品类。而采用杂交种子后,就只剩下十几个品类。现在的稻蔬之所以没有以前香,就是品种单一的结果。

      当千辛万苦寻到原生种,让他喜出望外。然后,他采用良法:不除草,任杂草发挥其特有的作用;由于草扎根土壤,会使土壤疏松,而死亡腐烂后,又会肥沃土壤,繁殖蚯蚓和鼠类;不施肥,却以稻杆,蔬果以野草、落叶自然发酵分解变成绿肥,用来恢复土壤活力和疏松土壤;不打药,就是找回大自然本真的生物链,田间有草,虫子吃草,益虫平衡害虫,水稻平衡杂草,实现土壤、种子、植物、昆虫、微生物菌等多元生态的和谐共处。

      可是,这样的种法,引来一片嘲讽。秋天的稻田里,虫子悠哉爬行;稻子黄不拉叽,且又矮又小。结果每亩产量只有两三百斤。前三年,一片幸灾乐祸讥笑声四起。然而,当一场肆虐的狂风来袭,使周边农民现代种植的水稻,倒伏一片。只有“土著种植”的水稻悠然挺立。并且,盛夏的一场大旱,田地龟裂,周边现代种植的水稻全军覆没,只有“土著种植”的水稻依然挺立。当虫害横行,其他农户的稻子病害成灾,惟“土著种植”的稻子一片繁茂……这一切都是因为稻秧扎根深的原因。仅三年时间,水稻亩产量竟然增至五六百斤。

       可见,再牛的科学也抵还过大自然!这位智者——“土著农耕”研发人叫童军。他的经验告诉人们:农耕必须遵道而行,切不可背道而驰。农耕的道,就是回归到它的本来自然属性。古老的农耕民族,精心地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因为良人、良田、良种、良法,让传统的老种基因稳定不退化,让食物本来的香味又重新返回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土著农耕”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让我乐观展望未来。惟愿普天的农夫们,从此做起,“以道成稻,耕作山岭”,把田园耕成一派生气勃勃、未艾方兴的景象。


  • 上一篇:"卡拉国""木雅王"与明正之根
  • 下一篇:我们的康定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