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羊楼洞庄

甘孜日报    2024年05月09日

◎程应峰

去羊楼洞,一路雨水。我想,雨中的羊楼洞,那幽深的小巷,那古朴的青石板,一如戴望舒在《雨巷》中描绘的情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或许更有情致,更有兴味?

羊楼洞地处湘鄂交界之要冲,是赤壁市六大古镇之一,也是松峰茶原产地,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是万里茶道——欧亚茶马古道的源头,与今时的一带一路息息相关。羊楼洞的地名,有着众多的传闻逸事,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一段爱情故事。相传在唐太和年间,有一对才子佳人,两情相悦,约定远避他乡,他们来到松峰山下,见这里山清水秀、百花飘香,决定在此定居。所骑的白马化做山羊,山羊排泄的粪便变成茶籽,长出漫山茶树。这对青年在山下搭起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羊。加上这里群山如羊,别具洞天,便得了“羊楼洞”之名。

抵达被雨水淋湿的羊楼洞,撑开雨伞,踏上青石板铺就的古老街巷,心中立马溢满了葱笼古意。脚下是旧时的车辙,两侧是一间间油漆斑驳、风光依稀的茶肆商铺,我似乎看到了这儿曾有过的车马粼粼的繁华,比肩接踵的喧闹。

在这儿,山上有茶树,有修竹。村民以楠竹茶事为生,吃竹笋,编竹篓,喝清茶,靠山吃山。现如今,巷内巷外,静谧祥和,虽是繁华不再,却是旧影依稀,有迹可循,盈溢着十足的人间烟火气。真可谓:“羊楼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楼秋,千载修得茶香绕,观音泉韵洗风流。”

“羊楼洞”三个大字,就镌刻在洞庄庄园古色古香的门楼之上。羊楼洞有楼无洞,这楼,指的就是古色迷离的洞庄门楼。

“唐宋以来羊楼三泉酽醉千年,东西口外洞庄川字飘香万里”,这幅楹联,以及庄园之内的旧迹,令人浮想。这儿到底有多少传说,蕴藏着多少故事,只能任人睹物遐思了。可以想象的是,曾经的庄园主,一定是一把制茶醇香的好手,不然,就不会有以“茶香浓郁,清心提神”闻名的“洞茶”存世了。因为“洞茶”,这里自然而然成了古丝绸之路上客来客往小憩的所在,成了制茶、品茶、买茶、卖茶的好去处。

轻浅地抿一口洞茶,便有轰然一响的感觉,一如毕淑敏感知的那样:“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口颊的每一丝神经,都惊喜地蹦跳。”那种烟霞般升腾而起的感觉,一如遭逢初恋挚友,让生命在骤然之间,缤纷起来、灿烂起来。

洞庄前庭作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农具,若隐若现着作坊工人们劳作的痕迹。洞庄之内,那些风格别致的建筑,在时光遂道中,默默诉说着风尘过往,诉说着欧亚茶马古道的久远轶事。洞庄庭院,有雕刻精致的藻井,有错综复杂的梁构,园林布设井然,排水系统完善,冬暖夏凉,无疑,是个非常适宜居住的所在。

最教人流连再三的,是庄园绣楼。在这里,门庭花楣玲丽剔透,房内雕床错彩镂金。驻足在庄园绣楼前,分明就听见了一位大家闺秀的优雅倾诉。不是吗?绣楼之内,她描莺刺花,名扬乡里,其花样流行于瓷都景德镇,作为样本被烧制于瓷器茶具上。绣楼前,有一口青石砌就、作工考究的青古石井,有不间断的泉水汩汩涌出。现如今,有了自来水,这口古井也就只能作为一种景观在这儿落寞,在这儿怅惘了。

走过这口井,飘过一些雨丝,落在井水里,溅起一些撩人的水花,此时此刻,我甚至有一种渴望,那就是化作一杯清香缭绕的松峰茶,在那位落寞佳人的嘴角,漾起环环相扣的情感涟漪。

我想,绣楼之美是承载着庄园之梦的,它所呈现的,是这座庄园的灵魂和内核。站在绣楼前,忽地就想到了柯于明长篇小说《茶牌坊》开篇之时再现的一个情景:“枫香木桶里的热水早已热雾弥漫,烛台上燃着的三根棒香飘着烟缕,满屋子朦胧。借着两片亮瓦漏下的天光,雷梦瑶看着自己裸露的胴体,瞬间有些恍惚……当搓揉到胸前时,浑身一激灵,竟有一种异样的滋味。”

这一刻,我思绪中飘忽而过的,是曾几何时,那些大家闺秀劳动生活的情景。在如此这般的场景中,茶的香,情的韵,枝枝叶叶,丝丝缕缕,从时光深处延伸出不一样的姿影,不一样的惆怅,不一样的风情,不一样的美丽。那何尝不是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又怎能不教人梦牵魂萦,沉缅其中,为之动容。

於可训先生说:“茶是民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喝茶小到与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大到关乎宇宙之本、天地之心,所谓茶道是也。”这洞庄之茶啊,千百年以来,一直飘荡着如梦似幻的可以直抵灵魂的诗一样的气息。这气息,一如茶叶之于滚水,宕荡回旋,起伏沉浮;柔情万千,婉转依洄;香而不腻,艳而不俗,有着诗意弥漫的香醇,天造地设的美丽。

飞檐斗拱,青砖灰瓦,不厌其烦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镂空木雕,书房墨砚,默然无声地昭示着不尽的风雅。车粼粼,马萧萧,哒哒的马蹄不绝于耳。茶香在古镇缭绕,人气在古镇弥漫,真可谓“马踏古道自春秋,行路至今空叹息”,可以想象的是,曾经的羊楼洞,有归人,有过客,无论白昼还是夜晚,楼台馆阁,酒肆青楼,总有笑语不断,笙歌不歇。

羊楼洞的土壤大多是酸性土,适宜茶树生长,正因如此,其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羊楼洞附近就开始种茶制茶了,尤以青砖茶为盛。青砖茶是以鄂南老青茶为原料,经蒸、压制成的紧压茶,属黑茶类,“为了便于运输和保存,一般会压紧成砖块形状,因此得名。早在宋代,这里就已有成批茶叶运往边疆,在张家口、内蒙古一带进行茶叶交易。清乾隆年间,许多山西茶商来此地设庄收茶。清道光年间,先后有俄、德、日等外商洋行和汉口、镇江、天津及广东商人闻风来羊楼洞经营茶庄,羊楼洞遂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市场。”

时至今日,松峰山下羊楼洞,自然景观得到了充分保护,古街古楼立足原汁原味,修旧如旧,韵味涣然,引得游人如织。在这里,明清石板古街主道岔出许多丁字侧巷,时光深处运茶的独轮车,在石板上碾出了寸余深的凹槽,凸显出羊楼洞昔日的繁华盛况。明代诗人廖道南有感于羊楼洞风光,写下了《无题》一首:“万嶂入羊楼,双溪绕凤丘。天开珠洞晓,月旁石潭秋。翠入梧桐秀,香来蕙若幽。登临长一啸,月夕紫烟浮。”可谓全景观照,惟美曼妙。

一当时光深处生产和交易的场景得以呈现,羊楼洞旅游业便随之火爆,焕发出曾所未有的活力和辉煌,来这儿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走进古色古香的明清石板街,入眼处,有人开起了茶馆,有人做起了餐饮,有人办起了民宿……好一派兴旺喜人的景象。街市之外,青山叠翠,景色宜人;街市之内,人气充盈,茶香四溢。

这儿是历史的遗留,是丝绸之路上不可忽略的一个节点。不是吗?东西松峰港上多为吊脚木楼,有三座长条石桥贯通港东。街道呢,随松峰港曲折逶迤,别具一格。街东南松峰山下,有观音名泉,水质清澈甘醇,是历代精制名茶的取水之处。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之时起,这里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也是自那时起,羊楼洞黑茶加入了国家茶马交易,通过大唐安西都护府翠叶城销往西亚和欧洲。

石板街内,老街茶号、青石板茶、家茶等,不一而足。一首“松峰入羊楼,茶香绕凤丘,古韵珠洞晓,月旁石人瘦”,让人读出了松峰山下羊楼洞千百年来茶香缭绕的奇情妙境。如今,虽然街市修旧如旧,但今日茶艺,既保有古色古香的韵味,也充满了时尚感、现代感,自有教人耳目一新之处。

喝上一碗“川”字青砖茶,润肠养胃,提神养气,口角留香,疲惫顿消。相传,西汉时期,王昭君奉旨出塞,随身带去了青砖茶。那些长期食用牛羊肉的蒙族人饮用后,顿感神清气爽。此后,牧民饮茶在万里草原渐成风尚,形成“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势。宋代一度以砖茶作为通货与内蒙进行茶马交易,有“一斤易一羊,十斤易一牛”之说。大明之时,朱元璋的军士沙场征战,遍染疾病,因羊楼洞籍军士随身所带茶叶而祛病康复。朱元璋登基后,赐名羊楼洞茶为“松峰茶”。

在这里,闻到的,是醇郁清幽的茶香,走过的,是悠长斑驳的石板街,看见的,是生意兴隆的店铺……烟雨朦胧时,还可以和江南油纸伞邂逅,一不经意,便闪现出那个撑着油纸伞,在雨巷中款款而来的丁香一样的妙人儿。

晴和的夜晚,暗蓝的天空下,明清石板街那两排蜿蜒的大红灯笼格外醒目。这样的夜晚,热闹的街市,有开直播的,有相聚喝茶聊天的,有独坐一隅沉思浮想的,当然也有沐着山风、闻着茶香闲逛的……在这里,灯影斑斓,古意氤氲,小店精致,茶香绵长,和谐祥瑞,亦真亦幻。不啻为一个让人心生欢喜,感念“人间值得”的地方。

古时因茶而兴,今日以茶富民。如今,羊楼洞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统筹羊楼洞古镇、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万亩茶园青砖茶公园形成茶旅融合的品牌。万里茶道的源头古镇,正在袅袅茶香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升腾起无限活力。


  • 上一篇:待到山花烂漫时
  • 下一篇:野人清(上)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9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