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领略徐悲鸿的大爱与大美

甘孜日报    2024年01月24日

◎任蓉华

作为中国现代画坛巨擘,徐悲鸿在国难当头之际,迸发出高度的爱国热情,用画笔作武器,以大胸襟挥写大气魄,创作了一系列觉醒民族精神、振奋抗战士气的传世名作,鼓舞中华儿女奋起抗击侵略者。学者胡进所著的《鸿鹄片羽——贵州省博物馆藏徐悲鸿书画赏析》一书,基于贵州省博物馆藏徐悲鸿的数十幅画作、手稿、草稿,通过与历史文献相互关联,对其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风格深入剖析、解读,力求让更多人读懂艺术大师作品蕴含的时代气息和深刻意义。

与徐悲鸿的著名国画《国殇》不同,书中收录的是七幅用炭精笔勾画的“国殇”草图:一些青年男子身着衬衣、长裤,抬着或扛着沉重的大箱子,几名妇女身着旗袍,双手举起长杆,他们都面色凝重。粗看或无法理解这些画面的意思,但其中一张画稿的背面写有“东安十九路军阵亡将士”“国殇”字样。作者由此想象到:一列长长的送葬队伍缓缓而行,老人走在前面,年轻人或抬或扛棺木,妇女举着幡幛,满腔悲愤的他们正为牺牲的英烈送行……把这些线索聚拢起来,不仅能较真实地了解徐悲鸿的艺术创作,也能更确切地感受到他在这一过程中所倾注的爱国主义激情。

贵州省博物馆藏有徐悲鸿的八幅画马作品,其中四幅《奔马图》中的马昂首奋蹄、腾空而起,极为生动,给人以热血沸腾之感。作者认为,徐悲鸿笔下的马,融中西绘画理论及技法为一体,既有中国传统文人画讲求的写意精神,又有西方绘画注重形体的表现形式;既在笔墨上兼工带写地追求气度,又将其形态刻画得绘声绘影。再加上其托物言志的创作风格,借马抒怀,使其马气宇轩昂,奋发感人。马儿的形态,或站或奔,或俯或仰,都流露出画家对中华文化、民族风貌、时代气息的理解和关注,体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因而格外受到人民大众的推崇。

雄鸡一声天下白。细看徐悲鸿画里的雄鸡,英姿飒爽,浩然正气,每一只都是真正的“勇士”。书中展示的《平安图》《雄鸡图》《雄鸡高唱图》《雄鸡独立图》等,画面上的雄鸡身形健壮,鸡冠端正,冠齿丰润,像一团燃烧的火炬;尾羽丰满,双足粗壮有力,足距刚劲如匕;尤其是目光炯炯,彰显出傲然风骨……它们或站立,或唱晓,一派凛然不可侵犯的威势,流露着无所畏惧、勇于挑战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洁品格,也蕴含了对和平、平安的祈求和祝福。

树木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徐悲鸿对画树也非常重视,创作了不少相关作品,且颇有心得。他曾向友人介绍:“写树以淡墨先效树身,再乘湿施钩勒,则树必奇古……”他的《古松图》,水墨写意一株老松,落笔潇洒,一气呵成;《古柏图》,一株老柏挺然卓立画面右侧,只取树干中段,斑驳陆离,一横枝向左伸出,恣肆峭拔,全幅郁郁苍苍;《梅竹图》,梅树在前,竹子在后,梅枝清晰,竹叶模糊,重重叠叠数枝从画幅右上方倾斜而出,红梅绽放,竹影婆娑。以竹为主题的画作,徐悲鸿多用毛竹,粗壮的竹竿直贯上下,挺拔而圆润,几枝稀疏竹叶浓浓淡淡,掩映绰约。

以图写史,画为心声。徐悲鸿的作品往往给人以生机和力量,在自由奔放、豪气冲天的意境中,凸显强烈的家国情怀。透过该书对贵州省博物馆藏徐悲鸿书画的赏析和解读,我们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心迹,从而更加真切、全面地领略徐悲鸿的大爱、大美的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


  • 上一篇:可亲可爱的“闲人”“老王”
  • 下一篇:人间风味皆有情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9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