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炉客逸闻故事多

甘孜日报    2022年08月26日

◎张潇

7月8日,本网刊出《炉客是谁?谁是炉客?在历史的长河里寻觅炉客的故事》一文,对炉客的起源,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创造的商业辉煌,以及文化价值等做了梳理。其实,在长达五六百年的历史中,还有很多关于炉客的话题和故事散落在岁月的角角落落——

近日,笔者再次走进这段历史,寻访研究者和炉客的后代,听他们讲述发生在那个年代里的一个个传奇故事。

在这些研究者和炉客的后代中,客居成都的炉客后代李韶东,十几年潜心研究入藏陕商,通过田野调查、验证文献,搜集了大量资料;西北大学的李刚教授和他的秦商研究团队,走访、挖掘了千年陕商的辉煌事迹;陕西文学院副院长韩霁虹,曾与作家叶广芩一起重走川藏商路,亲身感受数百年前户县“张家大哥”到四川康定经商的历程;还有坚持研究和疾呼保护炉客文化的学者石晓博、《至圣牛东》村志主编纪校悌、炉客后人杭妍等人。

“炉客翻译”

打破藏汉不通婚旧规

炉客之所以能在川藏地区立足,除了依靠吃苦耐劳、忠厚仁义、诚实守信的品德,还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这第一步就是要学习藏族语言。他们先是请汉藏话两通的“通司”教习。为了在陕帮中普及藏语,专门编写了藏汉语对照的《藏语读本》,如天叫朗,地叫撒,太阳为尼玛,月亮是达瓦……人人背诵,在买卖时应对、实习。

据传陕西炉客初到巴塘一带,基本都是给人打工,干一些诸如木匠、铁匠、银匠等苦力活,常常被人瞧不起。当地土司(地方长官)不允许藏族人和他们通婚。随着时间的推移,炉客们通过艰苦奋斗挣了钱,生活得到改善,盖了房子,甚至还买了地。土司也逐渐地改变了对这些炉客的看法。

这里面有个叫杨宿的炉客,文化程度高,人也聪明,且很有语言天赋,他精通藏语,也是当地一流的藏汉翻译。一次,清政府让主管巴塘的土司上京朝贺,土司因故不能前往,遂派杨宿代表他们进京“汇报工作”。杨宿果然不辱使命,到了京城,他不仅递交了一份巴塘情况的详细报告,并单独受到皇帝的接见。皇帝对巴塘的汇报很满意,于是给主管巴塘的两位土司下了委任状,分别为大营官和二营官,并赏赐了大量金银财宝。杨宿回到巴塘后,两位土司自然大喜过望,大营官将自己的100多亩地送给杨宿,而排位巴塘第三位的贵族拉宗巴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杨宿的儿子。从此,藏汉不通婚之规定解除了。

而藏汉通婚给两族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融合,也方便了贸易活动。再加上炉客的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又讲信用,因而在藏族百姓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5块银圆6幅画

炉客夫妻“密码信”传情

韩霁虹说,炉客在外经商并不容易,他们在川藏线上从事商业活动是无比艰辛的——漫长的道路,崎岖复杂的地形,多变的气候,古老的运输方式……每一项对他们都是挑战,而回到家乡,对他们更成为一种奢望。很多炉客常年往返在这条川藏线上,对家乡和妻儿的思念时时伴随着他们,更有很多炉客,将他们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条古商道上,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巴塘城外有一座“陕商之山”,以一座山纪念炉客在川藏线上的付出及他们的贡献。据李刚介绍,当年有一位姓张的陕西商人拉着牦牛在这座山里贩运茶叶,由于路途艰苦、寂寞,便时常在山路上唱一首歌谣《行路难》,歌声委婉而动听,人们广为传唱。后来,这位陕西商人在一场雪崩中遇难,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座山命名为“陕商之山”。名字听上去虽然有点浪漫,但贩茶十分不容易,每年翻越雪山时总会有人倒下——跌下山崖的,掉进雪窟里的,风吹死的……康定城外有个万人坑,其山门的对联上写着:“满眼蓬蒿游子泪,一盂麦饭故乡情。”一看便知是关中“乡音”,这里不知埋葬了多少陕西茶商、伙计和背茶人的尸骨,令人不免酸鼻!

家乡距离康定约有3000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要经过38个马站。步行的话,一般单趟就需要70多天,炉客们一般都是十六七岁离家出走,基本上10年才能回一趟家。而当时两地的信息传达相当不容易,对于这些炉客们来说,真可谓是“家书抵万金”。

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远行的炉客和家里的联系很艰难!写信的话,写信者可能表达困难,而看信者恐怕也看不明白。于是,在巴塘县和炉霍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书信画画替”的“密码信”传说。

说是有个炉客,因常年回不了家,但是赚取的财物和自己的近况却需要告诉家里人,而妻子没有文化、不大识文字,怎么办呢?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办法,让一个回家的同乡给家里捎了5块银圆和6幅画。捎东西的同乡怎么都看不懂画,但这个炉客的妻子却深知其中的含义:第一幅画画了7只鸭,意为“妻呀——”;第二幅画画了一只鹅拉着一头死去的大象,意为“想死我(我,陕西方言发音 e )了”;第三幅画是一个人向一间房子里走,意为“有人回去了”;第四幅画画了5只苍蝇在一只手掌上,意为“捎了5块银圆”;第五幅画了缀满鲜花的草木,意为“到了春暖花开时”;第六幅画了一位手拿一把旧伞的人往家里走,意为“老陕(陕、伞谐音)回家了”。

5块银圆和6幅画的故事,朴素而又不失浪漫,体现了炉客的智慧和感人的夫妻之情。

信义白马

商号以“人礼”下葬

在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康定商业活动中,陕商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他们开办的众多商号中,“德泰合”是无法绕开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商号,它从清代乾隆年间开设,到解放前歇业,有着180年左右的经营历史。“德泰合”为促进汉藏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流传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其中,最令人称颂的,莫过于“白马传奇”了。

这个故事具体发生在何年何月已不可考。讲的是“德泰合”有一名姓贺的学徒,年轻力壮、有胆识,他经常单人骑一匹白色的骏马,往返于康定至甘孜之间。按当时马站计算,康定至甘孜一个来回大约需要十四五天,而该骏马仅七八天就可以跑一个全程。耀眼的白马成了当时商号里的“明星”,它使得商号信息灵通,驮运贵重物品迅速,为“德泰合”生意兴隆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次,“德泰合”甘孜分店派出一名店员携带银两,骑着这匹白马回康定,途中遇到强盗(当地藏语称“夹坝”)抢劫。店员被迫停下,下马时,机灵的他急中生智,暗地猛抽了白马一鞭。白马似乎会意,驮着银子撒开四蹄飞奔而去。强盗们发现拦劫下来的店员身上一无所有,没过几天,也就放了此店员。而白马竟然独自驮着银两、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康定总商号,这下整个商号的人都震惊了。惊奇之余,大家感到非常庆幸,因为人和财都保住了。

这匹白马在商号二十多年,往来康定与甘孜之间数百次。商号上上下下都非常喜爱它。后来,白马老死在打箭炉,全号人为之痛心惋惜。“德泰合”南、宋两东家感念其为商号出力不少,为表彰白马的功劳,专门为其定制了棺木,将白马埋葬在康定子耳坡。当时,全号长幼十多人送葬,场面甚为悲壮。

“白马传奇”成为陕商各商号间经久不衰的佳话,时至今日,仍常被甘孜人提起。

“和合二仙”

“帮助”大商号发家

“德泰合”商号的“发家史”还有另一个传奇版本,这就是“和合二仙”帮助“德泰合”发家的故事。

原来,“德泰合”在康定设立店号不久,因为当时还没有现代的银行储蓄和信贷业务,因此,过往客商往往习惯将现银寄存在商号中。由于“德泰合”的信誉好,有不少过往客商便把银两寄存在此。某年的正月十一,有一姓何的和一姓郝的客人,在号上寄存了一千两白银,之后竟一去不返,再也没有了音信。大家都推想二人可能遭遇伤病、自然灾害或者被强盗杀害。

在创业初期,增加一千两白银资本,对“德泰合”商号的经营自然有很大的帮助,此后商号的生意蒸蒸日上。南、宋两位东家为了纪念、感谢何、郝两位客人,也为了商号更好地发展,就借此演绎出神话,说这是“和合二仙”送财,“德泰合”才得以发迹。在民间文化中,“和合二仙”为两个笑容可掬、蓬头垢面的和尚,一个手持荷叶莲花,谐音“和”;一个手捧宝盒,谐音“合”。蓬头垢面的“和合二仙”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寓示新人百年好合、家庭团结和睦。

从此,“和合二仙”成了“德泰合”的“吉祥物”。陕西商帮拜财神的日子大都是正月初九,而“德泰合”则是正月十一拜财神。他们专门请人画了一张手捧元宝的“和合二仙”像挂在中堂,早晚香灯礼拜供奉。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规矩:每年的正月十一,汉藏商号会把麝香装袋供奉在桌上,第二天一同打开,看货作价,而且“德泰合”出的价格总要比市价稍高点。

据“德泰合”的东家后人回忆,解放后,他在北稻务庄的家里还看到过此画像,画像高约两米、宽有一米五,后来不幸被毁。

传奇炉客

大书法家为其撰文书写墓志铭

“‘德泰合’上海分号掌柜宁瑜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户县县城学徒蒙冤,下誓到打箭炉,先在草地‘单骑驰数千里,深入不毛’,后又到大上海开辟涉外业务,值得一写。”李韶东对传奇炉客宁瑜的印象非常深。

宁瑜,字佩卿,出生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是现今西安市鄠邑区秦渡街道张良寨人。小时候的宁瑜非常聪明敏捷。因为家境贫寒,小小年纪便到县城的商号去做工。那时候对做工者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打拳练功,还要读四书五经。做工从厨房做起,两三年才能干拆卸门板的活,能熬到站柜台都是很不容易的。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宁瑜的人生。商号里丢了银子,有人诬陷是宁瑜偷的。他被东家打得半死,虽然后来证明了他的清白,但是宁瑜自此发誓到打箭炉去当炉客,不挣到钱绝不回家。20岁进入“德泰合”商号后学习麝香业,宁瑜很快就脱颖而出,深受掌柜的喜爱和器重。

收购麝香的活非常辛苦,宁瑜单身一个人进草原,深入不毛之地,不畏严寒,行数千里路,四五年后才能返回。尽管如此艰难,他依然先后两次前往草原,深受周围人的尊敬。

因为聪慧又能吃苦,宁瑜被东家派到上海去开创业务,还是做麝香生意。最初创业时,便以货真价廉在业内闻名。当时,卖麝香一斤,就可以得到三百两白银。同行为了多赚钱,想要抬高价格,但又怕宁瑜扰乱计划,便多次劝他也一起提升售价。宁瑜表面上答应,而私下仍然以原价出售。因为他做生意诚实可信,不仅是中国商人,外商也都愿意和他合作。三十一岁时,他在号内已经很出名了。

在上海,宁瑜以敢于说真话而在业界颇具声望。当时上海百货业中,麝香的税收只占其他行业税收的三分之一,管税收的人也想把麝香税和其他税相统一。宁瑜坚决不同意。他据理力争,这件事最终就不了了之了,而同行们对宁瑜更加尊敬和佩服。

宁瑜致富不忘乡亲,他乐善好施,一直支持家乡的发展。张良寨村东有明朝正德年间创建的关帝庙,年久失修。1909年,宁瑜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并新盖了两间房。宁瑜深知学习最重要,他特意从上海购买了很多书籍,分发给乡里贫穷的读书人和孩子,督促、鼓励大家读书。

1919年,宁瑜回到家乡。1920年,“德泰合”东家又委派宁瑜到康定接任总号掌柜,很快,宁瑜便察觉到“德泰合”的生意在日渐衰退,于是便向东家辞了职。据说他随后又来到上海,因一桩麝香生意而获得巨额利润,随后便回家乡置办了四顷地,并建起了三间五进的庄院。1926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宁瑜因病去世,终年58岁。其墓志铭为书法家宋伯鲁撰文并书写。

宁瑜优秀,他的妻子孙培德亦聪慧有胆识,且也很有商业头脑。她亲自操持家务,直接安排生产,管理全家生活。宁家拥有自耕地近300亩,出租地约100亩,每年雇长工15名,女佣4人,并且还在秦渡镇开设有“三余德”杂货铺。孙培德与雇请的管家、把头(长工头)和掌柜共同合作,将铺子、田地、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她治家有方,教子有道,两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均学业有成,因此政府曾连续三年免去她们家的“富户捐”。1930年,天大旱闹饥荒,孙培德拿出二十石米救济穷困。当时政府还奖励给她“二等金质褒章”。在1933年的《重修户县志》中,“夫义妇从,宁氏有焉”的评语就是用来评价她的。

名贵书画遗失

留下几多唏嘘

和宁瑜差不多同时期的还有两个人,关于他们与名人字画的旧事,现在提起,仍然叫人叹息不已。

1912年继宁瑜之后任“德泰合”上海分号掌柜的崔明焕(现今西安市鄠邑区牛东中堡人),擅长绘画、书法,喜爱收藏。他善经营,懂日语,曾经将生意做到了东南亚和日本,使其商号的麝香出口在上海名列前茅,人称“崔四爷”。他常常联络书画界朋友和陕西籍的乡绅到号上喝茶、交流,收藏了很多名流赠予的字画。抗战爆发后,他从上海寄回家乡9箱字画,存放在秦渡镇的永茂恒商铺,后来大部分被抢劫。而剩余的字画,有些赠人,有些在上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被变卖换成粮食,还有的在动乱年代被付之一炬。这其中就有张大千的画,有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有周柏生(又名桐,江苏常州人,擅长工笔彩绘古装人物画、水彩擦笔月份牌画)画的“福寿禄”中堂,还有蒙树培画的山水花卉四条屏等。

另一个人叫杨益三(现今西安市鄠邑区黄堆村人),在“德泰合”四十余年,做过总号掌柜,常与当时的军政要员往来,被康定人称为“杨三爷”,2000年去世,享年105岁。杨益三的一生,有很多有趣动人的故事,这里讲一段他购得明代绘画大师仇英仿绘的《清明上河图》、后又遗失的经历。

1939年的一天,康定邱家锅庄的主人邱文彬有一卷画想卖给杨益三,杨展开后发现是仇英仿绘的《清明上河图》。仇英是临摹古画的高手,临摹逼真,天下有名。杨益三对此画一见钟情。邱文彬要价两百块大洋,杨益三二话没说就让账房先生付了款,随后便把画挂在了商号的堂中,可见他对此画的钟爱。

1944年,张大千游历到康定,住在康藏贸易公司经理张乐天的府上。一天,有人约张大千到杨益三商号的厅堂观赏《清明上河图》。到达之后,张大千便摸着胡须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个多钟头,对此画赞不绝口。隔了七八天,张大千又来到杨益三的商号,在画前细品了半天。张大千离开康定前,赠送给杨益三一幅荷花图,而且又去《清明上河图》边流连了一阵。

后来杨益三一直珍藏着此画。解放后,因家境困难,杨益三带着此画到成都去卖,没想到买主只开价50元,他气极而返。动乱年代,杨益三将此画寄放到朋友家中。多年后去索取,想将此画献给国家。不料,此画已经遗失。杨益三到处寻找,可仇英仿绘的《清明上河图》还是失踪了。

上世纪80年代末,九十多岁的杨益三和著名的民族史学家、老友任乃强先生相遇。二人相谈甚欢,在说到《清明上河图》丢失一事时,任乃强先生连呼:可惜!可惜!此乃国宝,为人所窃,确实是一大损失。




  • 上一篇:他开车回来过年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8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