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康定新城

甘孜日报    2020年07月28日

   ◎荆林钢

   前几天,与一老哥哥在彩虹桥闲聊晒太阳,老哥哥突然问我:新城建设快十年了吧?我懵懂了一阵,然后告诉老哥哥:不,从规划开始快二十年了!老哥哥一脸诧异:有那么久吗?

   我的思绪一下被牵远,康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边城,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元置宣抚司,宋明继之,崇祯十二年(1639),固始汗在木雅设置营官。清康熙四十二年(1701),清军平定木雅营官,后复设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简称“明正土司”),清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置打箭炉厅;雍正十一年(1733)置打箭炉厅,设同知。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为直隶厅,隶建昌道,三十四年(1908)改为康定府。

   上世纪中期的康定城南起公主桥,北至北门广场,东到向阳桥,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据老人们讲,五零年解放时仅有几千人。

   思绪来到上世纪未,九十年代初,康定从中桥到下桥左岸的旧房改造为着手点,启动了大规模旧城改造,九五年洪灾后,以灾后重建为中心,进一步加大了旧城改造力度,到上世纪未,康定旧城改造基本完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常住人口已有六万左右,是解放初的十倍以上,人口密度超过东京、香港的平均水平,城市拥挤、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建设新城势在必行。

   康定城三山环抱,二水夹流,县城周围根本没有建设用地,人们想到了远郊,北门外、东关外、南门外,最后把目光聚集到了离老城七公里外原榆林乡政府周围的坡地上,选址基本确定了,但要真正建设一个上档次的新城,困难是多方面的,一时间钱在哪?人在哪?两个基本问题成了康定街头巷尾人人议论、关注的问题。

   通过从下到上的广泛讨论,一个向上争取,地方自筹,各方集资,银行贷款的资金筹措和将县四大家及各部、委、局办公迁移至新城带动人口入住的方案逐步形成,新城定义为商住办公为主的城市组团。

   本世纪初叶,新城建设开始启动,申报立项、可研论证、建设规划、城市设计、地质评估、征地安置、招商引资等前期工作齐头并进。随后,市政道路、办公楼、住宅小区等纷纷开工建设,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2008年夏天,新城建设初具规模,以县四大家及县级各部门迀移至新城上班为标志,康定新城建设基本完成。

   从规划到今天近二十年了,康定新城从无到有、从简单至繁华,走过了一条崎岖之路。单从名称就经历了多次更改,最早取名为“榆林新区”,后更名为“康定新区”,最后定名为“康定新城”,每一次更名都体现了康定百姓和决策者对新城的信心和期望、努力与争先。

   新城选址的中轴线是一条冲沟,为了合理避让,减少新城的灾害隐患,规划时放弃了大量建设用地,打造了景观轴线即现在的康定情歌公园,既最大限度的考虑了减少可能的灾害损失又美化、绿化了城市,成为康定人纳凉、休闲的首选去处。

   新城建设中,配套建设了小学、幼儿园、医院、广场、集贸市场、水厂以及供电、通迅,开通了公共汽车,布置了金融、服务等相关设施,使其与老城既有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区域。

   随着新城建设的日益完善,入住的单位、企业日趋增加,部分州属单位迁入,宾馆、餐饮、娱乐设施落户,解决了许多乡镇人员进城和部分州内各县退休人员回康安置问题,人口大量增加。

   新城的建设直接带动了公主桥至新城沿途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先后建成以州医院二病区、州藏医院为代表的医疗集群,以色夏昂巴、桔子酒店为代表的宾馆饭店服务,以州商车队、波罗罗地块为代表的住宅片区,以金刚寺、南无寺为代表的旅游景观以及大量的商业门店组成的十七队至州医院二病区一条街,使康定传统印象中偏僻、简陋的“南郊”化茧成蝶变成了繁荣兴旺的“南市区”。与此同时,间接拉动了稻子坝、新、老榆林、两岔路、折多塘等乡村的档次提升。

   为解决新城便捷交通的问题,从本世纪初开始先后建设了十七队至新城、公主桥至康中校两条快速通道,使新城与老城实现了高效、便捷交通,同时还彻底解决了康定城至折多山独路通行的肠梗阻难题。

   近年来,新城又逐渐建起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职工活动中心、健身设施,新城已经成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市容整洁、车水马龙、欢声笑语的现代化小城,圆满完成了分散老城功能、吸引老城人口、缓解老城压力、扩展城市规模的预期,成为康定城极富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州内其他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样板和示范。

   康定已从不足两公里长的“溜溜”城,演变成了蜿蜒十余公里的“长龙”阵,建成区面积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康定情歌的旋律在更宽、更广、更大的空间荡漾。

  • 上一篇:小说连载|南山
  • 下一篇:愿做革命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