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白色藏房如莲花绽放

甘孜日报    2019年12月19日

中国规模最大的夯土建筑群

何才华 摄

李鸿 摄

李鸿 摄

    ◎李鸿

     乡城白色藏房是一种通过版筑营造工艺修建的夯土建筑。“墼(ji)”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量词,指一种借助木框夯实土坯的单位,一框为一墼。也指一种古老的生土建筑营造工艺。战国《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相传傅说是商王武丁时期出身于夯土版筑工匠的贤臣。也就是说除了“墼”早在商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版筑工艺的夯土技术。乡城白色藏房正是这种版筑夯土建筑工艺的代表之一。夯土这种古老的建筑工艺,在现代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已经逐渐淡出了主流建筑营造的范畴。但其在生态和文化方面的价值仍值得我们去关注。正是在夯土建筑工艺在世界走向没落和消亡之时,在横断山脉的深处,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乡城县的谷地中,却因为夯土建筑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易、冬暖夏凉、造价相对低廉等特点,以乡城白色藏房为代表的夯土建筑营造工艺得以完整保留,且工艺技术还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是这种建筑营造工艺在中国规模最大的遗存。

      乡城白色藏房建筑群落是目前已知青藏高原乃至全国最大的夯土建筑群。它分布在乡城县境内硕曲河、玛依河和定曲河这三条呈“川”字形南北走向的河谷两岸。说它大,一是指其广,分布面积达5000余平方公里;二是指其规模大,境内单体夯土建筑近6000幢;三是指其体量大,一般单体占地面积均超过200平方米。而寺庙夯土建筑单体可谓体量巨大。以“桑披罗布岭寺”为例:其主经殿占地为2000平方米,分上下五层,高近30米,总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相比中国夯土建筑的代表客家土楼,其体量、高度、层级均是后者的数倍。

     乡城白色藏房采用版筑建筑工艺修建。版(板)指两侧档土板“栽”和前端挡土板“桢”;“筑”是指打夯工具、包含夯杵和夯头。技术体系中还包括“桩”“缩”“竿”等辅助工具,分别作为阻止移动,绑定木板和搭建脚手架之用。乡城白色藏房属于土木结构中的夯土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建筑时间一般选择在少雨而又温暖的晚秋和早春时节,以利于墙体的快速夯筑和干燥。房屋墙体是用湿度适宜的普通泥土通过夯筑而成,一般使用年限可达上百年。墙体外侧呈内斜状,内侧垂直,房屋整体为室内木柱密架,“柱”在这里也是一种特定的面积单位,“一柱”通常为6一7平方米。柱头越多房子越大。房屋一般分成三层,一楼过去为畜圈,二楼为客厅、寝室、经堂等,三楼一般为凉晒房和仓房。

     白色藏房整体为梯形,墙体平整光滑,每年传召节前一月左右,用一种乡城山上特有的阿戈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土墙变白。这不仅使墙体美观、防雨,更主要的是祈求吉祥、幸福。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传召节前或藏历新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对藏房墙体进行白色浇注。从宗教意义上讲每浇注墙体一次,就相当于点上一千盏酥油灯,诵一千道平安经。

     白色藏房的简洁明朗是乡城先民崇尚美感的极致与高度。无论是翠绿的夏、金黄的秋,还是苍凉的冬春。远观白藏房就似如玉的莲花星落于谷地河岸,近看白色藏房线条端直明快,收放有度。其承载了这方土地悠远的历史与文化。是对人类居住与环境相谐,自然与人文相融的赞美。

     朵朵如玉般的莲花散布在河谷两岸,被清澈的硕曲河串成佛珠。这也是乡城地名的由来。漫步绿色山谷, 感受自然的恩赐,古老文化的滋养。朵朵如莲花般的白色藏房已然在沙鲁里山系南端的乡城盛开了千年。



  • 上一篇:骞达
  • 下一篇:回家